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

1. 大柴胡湯(三十四)

治太陽未解,便傳入陽明,大便不通,熱實心煩,或寒熱往來,其脈沉實者,以此方下之。

柴胡(八兩),黃芩,芍藥(各三兩),半夏,大黃(各二兩),枳實(四枚),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前七味,滅四升,加大黃,煮取六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大柴胡湯的使用(三十四)]

用於治療原先在太陽經絡未完全解決的病狀,隨即轉入陽明經絡的情況,主要症狀為大便不通暢,身體有熱感且實證的心煩,或者出現時冷時熱的徵候,如果脈象呈現沉實的特徵,則可使用此方進行瀉下治療。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分別是:柴胡(約320克),黃芩,芍藥(各約120克),半夏,大黃(各約80克),枳實(4個),生薑(約200克),大棗(12個)。

將以上八種藥材,加入相當於12公升的水,先煮前面七種藥材,煮至剩下4公升的藥汁,然後再加入大黃,繼續煮至剩下6公升的藥汁,然後濾去藥渣,趁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