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34)
卷之一 (34)
1. 湯議
議曰:發熱,汗出惡風,病如桂枝湯證也。今此頭卻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衛咽喉,不得息者,此非桂枝證,乃寒邪客於胸中,而不在表也。故用瓜蒂為君,味苦寒;赤小豆為臣,味酸寒;淡豉為佐為使,三者之酸苦,合而用之,以吐其上膈之實也。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此其用焉。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患者有發燒的症狀,同時出汗且怕風,這些症狀看起來很像桂枝湯所適用的病症。但是,他的頭部並沒有疼痛,脖子也沒有僵硬,寸脈(手腕內側的脈搏)只輕微浮現,胸部感覺痞悶,氣往上沖至喉嚨,讓他呼吸困難,這就不是桂枝湯能治的症狀了。這是因為寒邪侵入胸腔,而非停留在體表。
因此,我們選擇瓜蒂作為主要藥材,它性質苦寒;紅小豆作為輔助藥材,它性質酸寒;淡豆豉則作為調和劑,這三種藥材的酸苦特性,結合起來使用,目的是要將胸膈間的實邪吐出來。古書有言,酸苦的味道可以促使藥物向下沉降,排除體內陰寒,這就是我們使用這些藥材的原因。
2. 文蛤散(一百五)
治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出,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文蛤(五兩)
右一味,為末,以沸湯調一錢服。
白話文:
如果病在表陽,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但反而用了冷水潑灑病人,或是用冷水灌洗,導致體內的熱氣被抑制住無法散出。這樣會讓病情更加煩躁,皮膚上可能會出現雞皮疙瘩,患者可能想要喝水,但實際上並非口渴,這種情況下可以服用文蛤散。如果服用後病情沒有改善,則可以改用五苓散。對於寒實結胸的症狀,也就是胸部有硬塊且無發燒等熱象的,可以使用三物小陷胸湯,或者也可以選擇白散。
文蛤散的製作方式是取五兩的文蛤,研磨成粉末,然後每次用滾燙的開水沖泡一錢的份量服用。
3. 白散(一百六)
桔梗,貝母(各五錢),巴豆(一錢,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上和二味)
右三味,相合,以白飲和服,量虛實用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白話文:
[白散(一百六)]
藥材包含:桔梗、貝母(兩者各五錢),巴豆(一錢,需去掉外皮及心,炒至黑色後,磨成膏狀)。將上述兩種藥材與處理好的巴豆混合。
取以上三種藥材,將其混合均勻,服用時以溫開水調和。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調整劑量。如果病癥在膈膜以上,可能會引發嘔吐;如果病癥在膈膜以下,可能會導致腹瀉。若無腹瀉,可喝一杯熱粥;若腹瀉過度且無法停止,則飲一杯冷粥。
4. 湯議
議曰:病在陽者,為邪在表,法當汗出而解。反以冷水潠之,或灌洗,其熱被寒水所卻,外不得出,則反攻其裹也。彌更益煩,肉上粟起者,乃寒水之氣客於皮膚也。意欲飲水者,里有熱也。反不渴者,寒在表也。故與文蛤一味,以散表中水寒之氣。若不瘥者,是水熱相搏,欲傳於裡也。
故與五苓散發汗以和之。若心下鞕滿者,乃水寒之氣結而成寒實結胸也。故與小陷胸湯破之;如不應,與白散利泄也。若咽膈阻塞者,與枳實理中丸,亦可取功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如果疾病發生在人體的陽分,這表示邪氣在身體表面,按照治療原則,應該讓病人出汗來驅除邪氣。但若反而用冷水澆淋,或是用冷水沖洗,會使邪熱受到冷水的抑制,無法從身體表面散出,反而會往身體內部侵襲。這樣會讓病情更加惡化,皮膚上可能會出現像雞皮疙瘩一樣的小粒粒,這是因為冷水的寒氣滲入了皮膚。如果病人想要喝水,表示身體內部有熱。但如果病人並未感到口渴,這表示寒氣在身體表面。
因此,我們會使用文蛤這一味藥,來散去在身體表面的水寒之氣。如果病情沒有好轉,這可能是水氣和熱氣正在交戰,且有可能要往身體內部蔓延。
所以,我們會使用五苓散來幫助病人出汗,調和身體。如果病人胸口下方感到脹滿,這表示水寒之氣凝結,形成了一種寒性的實結在胸口。因此,我們會使用小陷胸湯來擊破這種結塊;如果還是沒效,我們會使用白散來促進腸胃蠕動,排出體內的寒氣。如果病人的咽喉和食道有堵塞感,我們會使用枳實理中丸,這也能達到治療效果。
5. 燒裩散(一百七)
治償陽易。
右取男女中裩近陰處,剪烷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
白話文:
[燒褲散(一百七)]
用來治療腎陽虛弱。
方法是取下男女內褲靠近私密部位的部分,剪下後燒成灰燼,再用水調和成約一立方公分的量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服用後若小便順暢,且私密部位前端有輕微腫脹的情況出現,即表示病情已得到改善。
6. 湯議
議曰:大病新瘥,氣血未復,餘熱未盡,強合陰陽,故曰易也。易者,如換易也。故與裩中陰處燒灰服之,以復其氣也。男病用女者,女病用男者,此以陰陽復易之義也。
白話文:
我來說這段古文的現代白話解釋:有言道,當大病初癒,身體的氣血尚未完全恢復,體內殘餘的熱度也還未完全消散,此時若勉強進行性行為,會使得病情容易反覆。這裡所謂的「易」,就好比是更替、變換的意思。因此,建議可將對方內褲的某部位燒成灰,然後服用,以此方式來幫助元氣的恢復。如果是男性病患就使用女性的,反之亦然,這是基於陰陽互補、調和的原則。
7. 牡蠣澤瀉散(一百八)
治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主之。
牡蠣,澤瀉,栝蔞根,蜀漆,商陸根,葶藶,海藻(等分)
右七味,為末,白飲和服。小便利,止後服。
白話文:
所需藥材包括:牡蠣、澤瀉、栝蔞根、蜀漆、商陸根、葶藶、海藻(這些藥材用量相同)
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服用時以清水調和。如果小便變順暢,應停止繼續服用此藥。
8. 湯議
議曰:大病瘥後,脾胃氣虛,不能制約腎水,水溢下焦,腰以下為腫也。故當利其小便,以牡蠣為君,澤瀉、海藻為臣,三味之咸,能入腎而泄水氣。以葶藶、商陸為佐,以苦堅之。以栝蔞根之苦寒,蜀漆之酸寒為使,酸苦以泄其下而降濕腫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在經歷了重大疾病康復後,身體的脾胃功能變得虛弱,無法有效控制與調節腎臟的水分代謝,導致水分過多囤積於下腹部,造成腰部以下部位的水腫現象。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促進小便來解決這個問題。
選擇牡蠣作為主要治療成分,因為它性鹹,能深入腎臟,幫助排出多餘的水分。再輔以澤瀉和海藻,它們同樣具有調節腎臟機能,利尿排水的效果。接著,用葶藶和商陸作為輔助成分,它們的苦味可以進一步鞏固腎臟的功能。最後,利用栝蔞根的苦寒性和蜀漆的酸寒性作為調節劑,酸苦的特性有助於消除下腹部的水腫,並降低濕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