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2)

1. 茯苓甘草湯(八十七)

治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方主之。

茯苓(君),桂枝(各二兩),甘草(一兩),生薑(三兩)

白話文:

茯苓(為主藥),桂枝(各兩兩),甘草(一兩),生薑(三兩)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服。

2. 湯議

議曰:傷寒,汗出不惡風,渴而飲水者,屬人參白虎湯。若汗出而渴,脈浮,小便不利者,屬五苓散。今此汗出而不渴者,為邪不傳裡,但在表而表虛也。故與茯苓為君,而益津和中。甘草為臣輔之。以桂枝為佐,生薑為使,二者之辛,而固衛氣者也。

白話文:

討論:傷風感冒時,出汗不怕風,口渴而喝水,應使用人參白虎湯。如果出汗口渴,脈搏浮大,小便不通暢,應使用五苓散。現在這種出汗但不口渴的情況,是邪氣沒有進入體內,只停留在體表,而且體表虛弱。所以用茯苓為主藥,滋陰生津,調理脾胃。甘草為輔助藥,桂枝為佐藥,生薑為引藥。桂枝和生薑的辛味,可以鞏固衛氣。

3. 黃連湯(八十八)

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此方主之。

黃連甘草乾薑桂枝(各三兩),人參半夏(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黃連、甘草、乾薑、桂枝(各三兩) 人參、半夏(各三兩) 大棗(十二顆,切成兩半)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此即半夏瀉心湯加桂枝也。

4. 湯議

議曰:濕家下後,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是邪氣入里,而為上熱下寒也。此傷寒邪氣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胃中有邪氣,使陰陽不交。陰不得升為下寒,故腹中痛;陽不得降為上熱,故欲嘔吐也。故與半夏瀉心湯中加桂枝,升降陰陽之氣也。為下痛,故去黃芩

白話文:

中醫討論道:淋雨受寒後,舌頭出現胎毛樣白苔,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氣深入體內,導致上熱下寒。這種情況是傷寒邪氣進入體內,導致下寒上熱。胃中有邪氣,導致陰陽失調。陰氣無法上升,導致下腹疼痛;陽氣無法下降,導致嘔吐。因此,在半夏瀉心湯中加入桂枝,可以升提陰陽之氣。由於伴有下腹疼痛,所以去掉了瀉火的黃芩。

經曰:上熱者,泄之以苦,下寒者,散之以辛。故用黃連為君,以治上熱。乾薑、桂枝、半夏,以散下寒為臣。人參大棗甘草之甘,以益胃而緩其中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上半身發熱,用苦味的藥來宣泄;下半身發寒,用辛味的藥來溫散。所以用黃連為君藥,治療上半身發熱。乾薑、桂枝、半夏為臣藥,用來溫散下半身發寒。人參、大棗、甘草的甘味,可以益氣養胃,緩和作用。

5. 黃連阿膠湯(八十九)

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主之。

黃連(四兩),阿膠(三兩),芍藥(二兩),黃芩(一兩),雞子黃(二兩)

白話文:

黃連:120 克 阿膠:90 克 芍藥:60 克 黃芩:30 克 雞蛋黃:60 克

右以水先煮三物、減半,去渣,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

6. 湯議

議曰:少陰病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乃寒極變熱也,熟煩於內而然。故用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除內熱。而陽有餘,以阿膠雞子黃之甘,以補陰不足為佐。芍藥之酸,以斂陰氣而泄邪熱為使也。

白話文:

議論說:少陰疾病持續三天以上,心中煩躁無法入睡,這是寒氣極盛轉變為熱氣,內熱灼燒所致。因此,用黃連作為君藥,黃芩作為臣藥,以清除內熱。同時,陽氣有餘,用阿膠、雞子黃的甘味作為佐藥,以補益不足的陰氣。芍藥的酸味,用來斂縮陰氣,宣發邪熱作為使藥。

7. 乾薑黃連人參湯(九十)

治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主之。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白話文: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各120克)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8. 湯議

議曰:傷寒本自寒下,其人下虛也。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損傷正氣,寒氣內為格拒,則陰陽不通,食入口即吐也。寒格,更逆吐下者,是醫不知又復吐下,則重虛而死也。故用乾薑為君,以散逆氣而調其陽,辛以散之也。以黃連為臣,而和其陰;黃芩為佐,以通寒格,苦以泄之也。以人參為使,而和其中,補益真氣,甘以緩之也。

白話文:

討論:傷寒本來就是寒症下行,是因為人體下虛導致的。醫生如果再使用吐下法,寒邪就會更加逆行,損傷人體正氣。寒氣在體內阻塞,導致陰陽不通,食物一吃進口就吐出來。如果寒氣阻塞,醫生卻再使用吐下法,這是因為醫生無知,這樣會加重虛弱而導致死亡。因此,使用乾薑作為君藥,以發散逆氣、調和陽氣;使用黃連作為臣藥,以調和陰氣;使用黃芩作為佐藥,以通利寒氣阻塞;使用人參作為使藥,以調和脾胃,補益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