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七 (3)
卷之七 (3)
1. 乾薑附子湯(六十七)
治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則安靜,不渴不嘔,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此方主之。
附子(生,一枚),乾薑(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治療完之後,又發汗,白天煩躁不安睡不著,晚上卻安靜,不口渴不嘔吐,沒有表證,脈搏沉細微弱,身體沒有明顯發熱,可以用這個方子。
用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加水三升煮到剩下一升,去渣,溫溫地喝下去。
2. 湯議
議曰:大汗則表虛,大下則裡虛,既汗又下,表裡皆虛。陽主於晝,則陽虛不能勝邪,正邪交爭,故晝日煩躁不得眠。陰主於夜,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故用附子為君,以溫經復陽。乾薑為臣佐,以輔之也。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此湯是也。
白話文:
有人說:大汗淋漓表示體表虛弱,大腹瀉表示體內虛弱,既出汗又腹瀉,那麼體表和體內都虛弱。陽氣主宰白天,所以陽虛的話,無法抵禦外邪,正邪交戰,因此白天煩躁不安,無法入睡。陰氣主宰夜晚,陽虛無法與之抗衡,所以夜晚就平靜下來。不嘔吐、不口渴,表明體內沒有熱氣。身上沒有明顯的高燒,表明體表沒有熱氣。又沒有體表虛證,但脈象沉細微弱,說明陽氣極度虛弱,陰寒之氣盛。因此使用附子為君藥,溫經補陽。乾薑為臣佐藥,輔佐附子。經典中說,寒邪侵襲,可以用辛熱之藥平息,此方即以此為準則。
3. 朮附湯(六十八)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當傷寒病發作到八九天時,身體出現風濕交織的情況,全身痠痛難忍,無法自如地翻身側臥,沒有嘔吐或口渴的症狀,脈象浮虛而澀澀的,這時可以使用桂枝附子湯來治療。如果患者還有便祕,但小便是通暢的,這個方劑也很適合。
桂枝附子湯中除桂枝,加白朮四兩。
右如前法。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中去掉桂枝,加入四兩白朮。
4. 湯議
議曰:此方即桂枝附子湯中之法用也。已議在前,十九條中詳矣。若其人大便難,小便自利者,此為風濕之證,故就本方中去桂枝,加白朮主之,以治其濕也。考之《金匱》方中,止名朮附湯,此以正之。
白話文:
評論說:這副方子是桂枝附子湯配方的運用。之前已經討論過了,在十九條中詳述了。如果病人大便困難,小便卻自然通暢,這是風濕的徵象,所以從這個方子中去掉桂枝,加入白朮來治療,以治療濕氣。在《金匱》方中,只叫它術附湯,這裡加以更正。
5. 真武湯(六十九)
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自利,或嘔者,此方主之。
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治療持續兩三天以上的少陰病,到了四五天時出現腹痛、小便不暢、四肢沉重疼痛、腹瀉等症狀,這是因為體內有水氣。有些人還會咳嗽、不由自主地小便或嘔吐,可以用以下方劑治療。
附子(一枚,炮),茯苓,芍藥(各三兩),白朮(二兩),生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五升,去渣,溫服。加減見後。
白話文:
- 附子 (1 枚,炮製過)
- 茯苓 (3 兩)
- 芍藥 (3 兩)
- 白朮 (2 兩)
- 生薑 (3 兩)
6. 湯議
議曰:少陰者腎也,真武者北方之正氣也。腎氣內虛,不能制水,故以此方主之。其病腹痛者,寒濕內勝也。四肢沉重疼痛者,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又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者,水氣在中也。故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二者入脾走腎,逐水祛濕。以芍藥為佐,而益脾氣。
白話文:
藥方討論:少陰指腎臟,真武是北方正氣的象徵。腎氣虛弱,無法控制水液代謝,因此使用此方來調理。
患者出現腹痛,是因為體內寒濕過重。四肢沉重疼痛,是寒濕外邪過於嚴重。小便不通暢,同時還腹瀉,是因為濕氣過盛,導致水液和食物無法正常吸收。
如果出現咳嗽或嘔吐,則說明體內有水氣滯留。因此,此方以茯苓為君藥,白朮為臣藥。茯苓和白朮都能入脾經和腎經,具有利水祛濕的功效。芍藥為佐藥,可以增強脾氣。
以附子、生薑之辛為使,溫經而散寒也。又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為真氣內虛而亡其陽,亦用此湯正氣溫經,而復其陽也。
白話文:
運用附子、生薑的辛辣做為引藥,溫暖經絡,祛除寒氣。此外還有發汗的作用,若出汗後仍不退燒,說明邪氣尚未解除。如果心悸、頭暈、身體抽動、想要撲倒在地的症狀,都是真氣不足導致陽氣衰敗所致,也應使用這種湯劑溫補經絡,恢復陽氣。
7. 加減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氣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水寒相搏則咳,細辛、乾薑之辛,以散少陰之水寒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咳嗽,加入五味子半兩,細辛、乾薑各一兩。(氣逆咳嗽的人,用酸性的五味子來收斂逆氣。水寒交結就會咳嗽,用辛性的細辛、乾薑來散發少陰之處的水寒。)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氣逆則嘔,附子補氣故去之,生薑散氣故加之。嘔家聖藥是生薑也,故此多用。)
白話文:
如果病患嘔吐,可去掉附子,加上生薑,足前部用量為半斤。(氣往上逆則會嘔吐,附子補氣,因此要去掉;生薑能夠疏散氣,所以要加上。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故此用量較多。)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三兩。(芍藥酸能泄氣故去之,乾薑辛能散氣故加之。)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小便利者,則無伏水,故去茯苓之滲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有腹瀉的情況,就去掉芍藥,加入三兩的乾薑。(因為芍藥性酸,會泄氣,所以去掉;乾薑性辛,可以散氣,所以加入。)
如果患者小便通利,就去掉茯苓。(因為小便通利,體內沒有停滯的水濕,所以去掉茯苓的利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