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七 (3)
卷之七 (3)
1. 乾薑附子湯(六十七)
治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則安靜,不渴不嘔,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此方主之。
附子(生,一枚),乾薑(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在治療過後,如果再發汗,白天會感到煩躁無法入睡,但到了晚上卻能安靜下來,而且不口渴、不噁心嘔吐,身上也沒有任何外感病的症狀,心跳微弱且脈搏低沉,身體並無高燒的情況下,就應該使用這個處方。
所需藥材為:生附子一枚,乾薑一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放入三公升的水中煎煮,直到水剩下約一公升,然後去掉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這就是「乾薑附子湯」的用法和適用情況。
2. 湯議
議曰:大汗則表虛,大下則裡虛,既汗又下,表裡皆虛。陽主於晝,則陽虛不能勝邪,正邪交爭,故晝日煩躁不得眠。陰主於夜,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故用附子為君,以溫經復陽。乾薑為臣佐,以輔之也。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此湯是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大量出汗會導致身體表面的防禦力下降,劇烈的腹瀉會使內臟虛弱,如果同時出汗和腹瀉,那麼身體的內外都會變得非常虛弱。陽氣在白天佔主導,一旦陽氣不足,就無法抵抗邪氣,正邪兩方的力量在白天互相較量,所以病人在白天會感到煩躁不安,難以入眠。而夜晚是由陰氣主導,陽氣不足時無法與陰氣抗衡,因此在夜晚病人會相對安靜。病人不嘔吐也不口渴,這表示內臟並無火熱。身體並未高燒,這說明表面也無火熱。此外,沒有任何表面病徵,但脈搏卻呈現沉微的狀態,由此可推斷出病人的陽氣嚴重不足,陰寒之氣佔了上風。因此,我們選用附子作為主要藥材,目的是溫暖經絡、恢復陽氣。乾薑作為輔助藥材,用以增強主要藥物的效果。古籍記載,當寒氣過盛,應該使用辛熱的藥物來平衡,這個藥方正是遵循了這樣的原則。
3. 朮附湯(六十八)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此方主之。
桂枝附子湯中除桂枝,加白朮四兩。
右如前法。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疾病,病程已經八九天了,是由風濕兩種病因共同引起的,病人全身疼痛到無法自行翻身,但沒有噁心嘔吐的症狀,也沒有口渴的情況,且診斷出的脈象是浮虛且帶有澀感的,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桂枝附子湯來治療。如果病人出現大便硬結,但小便仍能順利排出的情況,也同樣適用這個方子。
在製作桂枝附子湯時,要去掉桂枝成分,改為加入四兩的白朮。
藥物的煎煮方法與之前一樣。
4. 湯議
議曰:此方即桂枝附子湯中之法用也。已議在前,十九條中詳矣。若其人大便難,小便自利者,此為風濕之證,故就本方中去桂枝,加白朮主之,以治其濕也。考之《金匱》方中,止名朮附湯,此以正之。
白話文:
我說:這個藥方就是根據桂枝附子湯的使用原則來的。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在前面第十九條中有詳細說明。如果病人有大便困難,但小便卻正常的情況,這顯示的是風濕的症狀,因此在原本的藥方中去掉桂枝,加入白朮作為主要成分,目的是為了治療濕氣。參考《金匱要略》中的方劑,這個藥方只被稱為朮附湯,這裡我們就以此命名進行修正。
我解釋道:這個藥方是基於桂枝附子湯的使用原則。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並且在第十九條中有詳細的說明。如果病人大便困難,但是小便正常,這表明他可能有風濕的問題,所以我們會在原有的藥方中去掉桂枝,加入白朮作為主要成分,目的就是為了治療濕氣。根據《金匱要略》中的記載,這個藥方只被叫做朮附湯,我們在此進行修正,以符合實際情況。
5. 真武湯(六十九)
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自利,或嘔者,此方主之。
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炮),茯苓,芍藥(各三兩),白朮(二兩),生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五升,去渣,溫服。加減見後。
白話文:
[真武湯(六十九)]
用於治療少陰病,若病情持續二三天未見好轉,到第四五天時,出現腹部疼痛,小便不暢,四肢感到沉重並伴有疼痛,並且自行發生下痢的情況,這些症狀表明體內有水濕停滯。病人可能還會咳嗽,或是小便頻繁,或是有嘔吐現象,這種情況下,可用此方進行治療。
另外,對於太陽病患者,如果發汗治療後,汗雖出但病情未見好轉,患者仍然發燒,心悸,頭暈,身體不停顫抖,甚至感覺自己要倒地,這種情況下,此方也適用於治療。
所需藥材:炮製過的附子一顆,茯苓、芍藥各三兩,白朮二兩,生薑三兩。
以上五種藥材,用水八升煮沸,煮至剩五升後,去掉藥渣,趁熱服用。具體的藥量增減方法可參考後續說明。
6. 湯議
議曰:少陰者腎也,真武者北方之正氣也。腎氣內虛,不能制水,故以此方主之。其病腹痛者,寒濕內勝也。四肢沉重疼痛者,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又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者,水氣在中也。故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二者入脾走腎,逐水祛濕。以芍藥為佐,而益脾氣。
以附子、生薑之辛為使,溫經而散寒也。又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為真氣內虛而亡其陽,亦用此湯正氣溫經,而復其陽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少陰指的是腎臟,真武是指北方的純正氣息,象徵著腎臟的健康狀態。當腎氣虛弱,無法控制水液代謝時,這就是使用此處方的原因。如果腹部感到疼痛,那是因為體內的寒濕過重。若四肢感到沉重且疼痛,則表示體外的寒濕更為嚴重。小便不順,同時又有下痢的情況,是因為濕氣過盛,導致食物和水分無法正常分離。有咳嗽或嘔吐的症狀,則表示水氣聚集在身體中間部位。
因此,我們選擇茯苓作為主要成分,白朮為輔助,這兩種成分可以進入脾臟,走向腎臟,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和濕氣。以芍藥為佐料,可以增強脾氣。
以附子和生薑的辛辣特性為調節,用來溫暖經絡並驅散寒氣。此外,如果出汗後情況沒有改善,人體仍然發熱,這表示邪氣尚未被清除。如果感到心悸,頭暈,全身顫抖,甚至有倒地的傾向,這是因為體內的真氣虛弱,陽氣流失,同樣使用這種湯藥來溫暖經絡,恢復體內的陽氣。
7. 加減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氣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水寒相搏則咳,細辛、乾薑之辛,以散少陰之水寒也。)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氣逆則嘔,附子補氣故去之,生薑散氣故加之。嘔家聖藥是生薑也,故此多用。)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三兩。(芍藥酸能泄氣故去之,乾薑辛能散氣故加之。)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小便利者,則無伏水,故去茯苓之滲也。)
白話文:
[加減法]
如果患者有咳嗽的症狀,需增加五味子約半升,以及細辛和乾薑各一兩。(對於因氣逆導致的咳嗽,五味子的酸性可以收斂逆氣。當水寒相互作用造成咳嗽時,細辛和乾薑的辛辣可以驅散少陰經中的水寒。)
如果患者有嘔吐的情況,應去掉附子,並增加生薑,使得總量達到半斤。(氣逆會導致嘔吐,附子有助於補氣所以去掉,生薑能幫助散氣所以要增加。生薑對於治療嘔吐非常有效,因此在此處大量使用。)
如果患者有腹瀉的問題,應去掉芍藥,並增加乾薑三兩。(芍藥的酸性可能導致氣泄,所以要去掉;乾薑的辛辣可以幫助散氣,所以要增加。)
如果患者的排尿正常,應去掉茯苓。(排尿正常的患者,通常不會有潛在的水濕問題,因此不需要茯苓的利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