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六 (2)
卷之六 (2)
1. 生薑瀉心湯(五十一)
治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此方主之。
半夏瀉心湯中,減乾薑二兩,加生薑四兩。
上如法
白話文:
[生薑瀉心湯(五十一)],用於治療因感冒發汗後,導致胃部功能失調,胸口有硬塊感(心下痞鞕),打嗝時會有食物的酸臭味,肋骨兩側有水腫現象,腹部有腸鳴聲,並且伴有腹瀉的情況,這張藥方適用於此類症狀。
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減少乾薑兩錢,增加生薑四錢。
以上就是製備此藥方的方法。
2. 湯議
議曰:胃為津液之主,陽氣之根。大汗出後,外亡津液,胃中空虛,客氣上逆,心下痞鞕。此乃中焦之氣未和,不能消穀,故令乾噫食臭者,胃虛而不能化谷也。土虛不能制水,故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與瀉心湯以攻痞,加生薑以益胃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胃是身體內津液的主宰,也是陽氣的根本。當大量出汗後,身體外部流失了大量津液,導致胃部變得空虛,這時異常的氣便會向上逆流,造成胸口下方有硬塊或脹滿感。這表示中焦的氣機尚未調和,無法正常消化食物,所以會感到口乾且呼出的氣息有食物的臭味,這是因為胃虛弱,無法分解食物。當脾胃虛弱時,就無法有效控制水分代謝,因此可能在肋骨下方出現水腫,腹部也可能會有如雷鳴般的咕嚕聲,甚至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治療上,我們會使用瀉心湯來消除胃部的脹滿感,並加入生薑來增強胃部功能。
3. 甘草瀉心湯(五十二)
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此方主之。
半夏瀉心湯中加甘草一兩。
上如法
白話文:
用於治療感冒發燒或是被風邪侵襲的情況,但若醫生誤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會導致患者一天內多次腹瀉,食物無法正常消化,腹部有如雷鳴般的腸鳴聲,胸口有痞塞且脹滿的感覺,並伴有乾嘔和心煩不安的症狀。當醫生看到胸口痞塞的狀況,誤以為是病還未完全去除,再次使用下瀉的療法,結果胸口痞塞的情況更加嚴重。其實這不是因為有熱結在體內,而是因為胃部虛弱,外來的邪氣上升所導致的胸口痞塞感。這種情況適用這個處方來治療。
在半夏瀉心湯的配方中再加入一兩的甘草。
依照上述的方式來調配藥物。
4. 湯議
議曰:傷寒中風,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脾胃,陽氣內陷也,故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胃中空虛,則客氣上逆,故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也。故與瀉心湯攻痞,加甘草以補中而益胃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讀這段古文:當一個人得了感冒或被風邪侵襲,病邪主要在身體表面,但醫生卻用了瀉下法治療,這會損壞脾胃功能,導致人體內部的陽氣下降,因此會有頻繁的腹瀉,一天可能多次,食物無法正常消化,腹部會發出雷鳴般的響聲。由於胃部空虛,異常的氣體會向上逆流,造成胸口有硬塊且脹滿的感覺,還會乾嘔,心煩不安。所以用瀉心湯來消除胸口的硬塊,再加入甘草來滋補中焦,增強胃部功能。
5. 疑問
問曰:瀉心湯中一加生薑,一加甘草,各立其名何也?
答曰:發汗後胃虛,外傷陽氣,致成痞者,故加生薑以益陽。大下後胃虛,內損陰氣,致成痞者,故加甘草以益其陰,而緩其中也。
白話文:
有人問:在瀉心湯這個藥方中,一個版本加入了生薑,另一個版本則加入了甘草,為什麼要這樣區分名字呢?
回答是:當發汗後,胃部會變得虛弱,同時身體外部的陽氣也會受到傷害,進而形成痞症,所以我們會加入生薑來補充陽氣。而當經過劇烈的排便後,胃部同樣會虛弱,但這次是內部的陰氣受到了損害,導致痞症的產生,因此我們會加入甘草來滋補陰氣,並且調和中焦的功能。
6.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五十三)
治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此方主之。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朮,甘草(炙,各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感冒後,無論嘔吐或瀉下之後,感到胸口悶脹,氣往上沖到胸口,一站起來就頭暈目眩,且脈搏沉而緊繃的情況,如果發汗會導致身體的經絡受擾,全身感到搖晃不穩的人,適合使用這個處方。
所需藥材為茯苓(120克)、桂枝(90克)、白朮和炙甘草(各60克)。
將以上四種藥材,加入1200毫升的水煎煮,直到剩餘900毫升的藥汁,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
7. 湯議
議曰:大吐則傷陽,大下則傷陰,今此吐、下後,陰陽之氣內虛,則虛氣上逆,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若脈浮緊者,可發汗,今此脈沉緊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此陽氣外內皆虛也。故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以益其不足之陽。經曰,陽不足者,補之以甘是也。以桂枝為佐,以散里之逆氣。以甘草為使,而行陽氣,且緩中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大量嘔吐會傷害到身體的陽氣,劇烈腹瀉則會損傷陰氣。在經歷了這樣的嘔吐和腹瀉之後,體內的陰陽二氣會變得虛弱,虛弱的氣會向上反沖,導致胸口悶脹,氣往上衝至胸口,起身時還會感到頭暈。
如果脈搏浮而緊,可以考慮發汗治療。但如果脈象呈現沉而緊的情況,就不適合發汗;因為發汗會擾亂經絡,導致全身震顫,這表示體內外的陽氣都已虛弱。因此,我們選擇茯苓作為主藥,白朮為輔助藥物,用以補充體內不足的陽氣。根據經典所言,當陽氣不足時,應該用甘味藥物來補充。
我們使用桂枝作為佐藥,用以消散體內的逆氣。而甘草則作為調和藥物,幫助運行陽氣,同時也有緩解中間的效果。
8. 茯苓桂枝甘棗湯(五十四)
治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方主之。
茯苓(八兩),桂枝(四兩),甘草(五兩),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即潦水也,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發汗後,病人感到肚臍下方有悸動感,像是有氣要往上衝,疑似要發生奔豚症的情況,這時候就可以使用這個處方。
所需材料為:茯苓八兩,桂枝四兩,甘草五兩,大棗十五枚。
以上四種藥材,要用甘瀾水一斗來煮,甘瀾水也就是雨水。首先煮茯苓,等到水縮減了二升後,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最後得到的藥汁約為三升。去掉藥渣後,趁溫熱時服用。
9. 湯議
議曰:《難經》曰: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今此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者,雖無丙丁日得之,然乃汗者心之液,汗多則心虛,腎氣因斯而動也。丙丁亦即心也,故與茯苓為君,以其能伐腎邪而利水道。
桂枝為臣,能泄腎之邪氣。甘草為佐,大棗為使,以補其中而益土氣,令其制水。甘瀾水音,取其不助腎邪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難經》提到,腎臟產生的病竈,被稱為奔豚,這種病症會從小腹開始,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症狀就像小豬奔跑一樣,位置時上時下,沒有固定時間。如果長時間不治療,會讓人呼吸困難,骨頭疲軟,氣息短促,這種病症在夏季的丙丁日得到。
現在的情況是,病人在發汗療法後,肚臍下方有悸動感,似乎有出現奔豚的徵兆,雖然不是在丙丁日得到的病症,但是汗液是心臟的排泄物,過度出汗會導致心臟虛弱,這時候腎臟的氣力就會活躍起來。丙丁也代表心臟,因此以茯苓為主要藥材,因為它能夠抑制腎臟的邪氣,同時有利尿的作用。
桂枝作為輔助藥材,能幫助排出腎臟的邪氣。甘草和大棗作為調和藥材,用來補充體力,增強脾胃功能,讓身體能控制水分。使用甘瀾水煮藥,是為了避免增加腎臟的負擔。
10. 黃芩湯(五十五)
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黃芩(三兩),芍藥,甘草(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藥材包括:黃芩(9克),芍藥,甘草(各6克),大棗(12枚)。
以上四種藥材,用水十公升煮沸後,熬煮至剩三公升,過濾掉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11. 湯議
議曰: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為在表,與葛根湯汗之;陽明與少陽合病者,為在裡,與承氣湯下之;太陽與少陽合病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與黃芩湯以和解之。故與黃芩為君,以解少陽之裡熱,苦以堅之也。芍藥為臣,以解太陽之表熱而行營氣,酸以收之也。以甘草為佐,大棗為使,以輔腸胃之弱而緩中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出問題,如果出現拉肚子的情況,這表示病在體表,可用葛根湯來發汗治療;若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有問題,拉肚子代表病在體內,應使用承氣湯來瀉下;若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出問題,自行拉肚子表示病在半表半里的位置,應使用黃芩湯來調和。
所以在黃芩湯中,黃芩是主要藥物,用來清除少陽經的內熱,其苦味可以固攝體內。白芍是輔助藥物,用來消除太陽經的表熱並促進營氣運行,其酸味可以收斂。而甘草和大棗則是輔助和調和的藥物,用來加強腸胃功能及緩和中焦的不適。
12.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五十六)
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而嘔者。
黃芩湯中加半夏、生薑各三兩。
右如法。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病人有腹瀉並且嘔吐的情況。
在黃芩湯的基礎上,增加半夏和生薑,兩者的份量各為三兩。
依照上述方式進行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