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六

2.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十八)

治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緊者,此方主之。若有惡寒者,表未解也,宜先解表,然後攻痞。

大黃(三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去滓,溫服。

白話文: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十八)]

主治:在罹患類似流感的疾病後,經過大規模的治療(如大量服用瀉藥後再發汗),導致胃部或上腹部出現痞滿感(即感覺脹滿不適),如果輕輕按壓該部位會感到軟綿綿的,而且手腕內側的脈搏摸起來有浮而緊的特徵,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此方。

若患者還伴有畏寒的情況,說明身體表面的病邪尚未完全清除,應先用適合的方法解除表面的病邪,之後再針對胃部或上腹部的痞滿感進行治療。

藥物組成:

  • 大黃(約90克)
  • 黃連(約30克)

使用方法:取上述兩種藥材,用剛煮沸的熱水(約400毫升)浸泡它們,等一段時間讓藥性溶解,然後去除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3. 湯議

議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而成痞。又表未解,而下之早,重者成結胸,輕者成痞。凡痞者,有陰陽之分焉。若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為陰,屬附子瀉心湯。今此心下痞,關上脈浮緊,不惡寒反惡熱者為陽,大黃黃連瀉心湯以導泄其虛熱也。經曰:火熱受邪,心病生焉。

苦能入心,寒能除熱,故以黃連之苦寒為君,而通其心氣。以大黃之苦寒為臣使,以共瀉其心之虛邪,主熱痞結於中者也。

白話文:

我說道:疾病如果起因於體內陰性失調,但卻錯誤地使用了瀉下法治療,這會導致形成痞證。再者,如果表證尚未解除,就過早地使用瀉下法,病情嚴重的話會形成結胸,較輕的情況則會形成痞證。對於所有痞證來說,它們可以分為陰性和陽性兩種情況。如果患者感到胸口痞悶,同時伴有怕冷和出汗,那就是陰性痞證,應該使用附子瀉心湯來治療。然而,現在這個患者胸口痞悶,但是脈象在關部呈現浮緊,並不是怕冷反而怕熱,這是陽性痞證,應該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引導排出體內虛熱。

經典中說到:當身體受到火熱邪氣的侵襲,就會產生心臟的疾病。

苦味藥物能夠進入心臟,寒涼性質的藥物能消除熱氣,所以我們選擇苦寒的黃連作為主藥,以疏通心臟的氣血。再輔以同樣苦寒的大黃作為輔助和調節,共同清除心臟裡的虛假邪氣,主要用於治療由熱氣導致的痞證在體內結聚的情況。

4. 疑問

問曰:黃連瀉心湯用麻沸漬服者何也?

答曰:痞者乃虛邪所結,按之濡者,乃虛邪也。關上脈浮緊者,乃虛熱也。用此方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味之薄,而泄虛熱也。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使用黃連瀉心湯時,要用煮沸的水稍微冷卻後浸泡藥材再服用呢?

回答是:所謂的痞症,是由虛弱的病邪聚結而成,如果輕壓患處感覺柔軟無力,這就是虛弱的病邪。在手腕關節上的脈搏如果呈現浮而緊的狀態,這是虛熱的徵兆。使用這個處方時,之所以用煮沸後稍涼的水浸泡藥物再服用,是為了利用藥材的淡淡氣味和輕微效用,來排除這種虛弱的熱氣。

5. 附子瀉心湯(四十九)

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此方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加附子一枚,生用。

上將瀉心湯如前,用麻沸湯漬之,仍去渣,別將附子用水二升煎取汁,加前湯內,溫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胃部有脹滿感,同時又感到畏寒並且出汗的情況,適用這個藥方。

在大黃黃連瀉心湯的基礎上,加入一顆未經加工的附子。

首先依照之前的步驟來準備瀉心湯,用滾熱的水浸泡藥材後去除渣滓,另外將附子用兩公升的水煎煮提取汁液,再將這汁液加入前面的湯裡,趁溫熱時服用。

6. 湯議

議曰:心下痞者,乃虛熱內伏也。又惡寒汗出者,本為表未解,當用桂枝湯;若脈微弱者,加附子。今此有痞證,故用之。大黃黃連瀉心湯中加附子,用之去痞以固陽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如果有胸口悶脹的症狀,這通常是因為體內有虛火潛藏。如果同時伴有怕冷且容易出汗的現象,這表明身體表面的風邪尚未解除,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桂枝湯來治療;但如果脈搏微弱的話,則需要在桂枝湯中加入附子。現在由於出現了胸口悶脹的症狀,所以選擇使用這樣的藥方。在大黃黃連瀉心湯中加入附子,目的是去除胸口的悶脹感,同時鞏固體內的陽氣。

7. 疑問

問曰:前二分。古方中皆用黃芩,今此不用何也?

答曰:痞乃虛邪所結,只用黃連瀉心氣,大黃引之下泄,稍有惡寒汗出,便加附子,故去黃芩也。古方正經內亦無黃芩,余方有者,乃後人不詳其理誤添之也。

白話文:

有人問:在之前的處方中,古代的藥方都會用到黃芩,為什麼現在的這個處方卻沒有使用呢?

回答是:所謂的痞,是由虛弱的邪氣所凝結而成,我們只需要用黃連來清瀉心臟的熱氣,再用大黃來引導邪氣從下部排出。如果患者稍微有些怕冷並出現出汗的症狀,就會添加附子來增強體力,因此就不需要黃芩了。其實,在古代的正式藥方中,也並沒有使用黃芩的記錄。其他一些藥方中有黃芩的使用,那可能是後人未能深入理解其道理,而誤以為需要添加的。

8. 半夏瀉心湯(五十)

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當與之,宜此方主之。

半夏,黃芩,乾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治療半夏瀉心湯(五十)]

用於治療感冒五六天後,出現噁心嘔吐並伴隨發燒的症狀,若原本符合使用柴胡湯的情況,但因其他藥物的使用導致下痢,即便如此,如果柴胡湯的症狀依然存在,可以再次使用柴胡湯。這種情況下,即使已經有下痢的情況,也不算是逆轉,患者會出現全身燥熱震顫,然後發汗退燒而康復。

若病人感到心窩處脹滿且伴有劇烈疼痛,這是結胸的症狀,應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然而,如果只是感覺脹滿而無疼痛,這是痞的症狀,不應該使用柴胡湯,應該使用本方,即半夏瀉心湯來治療。

藥方成分包括:半夏、黃芩、乾薑、人參、甘草(需炙過,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種藥材,加入十升的水,煎煮至剩五升,濾去藥渣,趁溫服用。

9. 湯議

議曰:病在半表半裡,本屬柴胡湯,反以他藥下之,虛其脾胃,邪氣所歸,故結於心下,重者成結胸,心下滿而鞕痛也;輕者為痞,滿而不痛也。若此痞結不散,故以黃連為君,苦入心以泄之。黃芩為臣,降陽而升陰也。半夏、乾薑之辛溫為使,辛能散其結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其中,而益其脾胃之不足,使氣得平,上下升降,陰陽得和,其邪之留結者,散而已矣。經曰,辛入肺而散氣,苦入心而泄熱,甘以緩之,三者是已。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疾病處於半表半里的狀態,原本應該使用柴胡湯來治療,但卻用其他藥物進行瀉下,這使得脾胃功能虛弱,邪氣因此聚集,所以會在心下形成結聚,嚴重的情況會成為結胸,表現為心下部位的飽滿和劇烈疼痛;較輕的則成為痞證,只會感到飽滿而不會有劇烈疼痛。如果這種痞結不能消散,因此選擇黃連作為主藥,因為苦味能入心經,有助於清熱去火。黃芩則作為輔助藥物,能幫助降陽升陰。半夏和乾薑的辛溫性質作為調節藥物,辛味可以散開結聚。人參、甘草、大棗的甘味,可以調理中焦,補充脾胃的不足,使氣血平和,上下氣機得以順暢,陰陽達到平衡,那些滯留在體內的邪氣,就會被逐漸消散。經典中提到,辛味進入肺經可以散開氣滯,苦味進入心經可以清熱解毒,甘味可以緩和身體,這三種就是主要的治療原則。

10. 疑問

問曰:瀉心湯有五,曰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此五者,各何主用也?

答曰:大黃黃連瀉心湯者,乃瀉其虛熱之邪,心下痞,大便不通者用之。

附子瀉心湯,乃瀉其虛熱之邪,惡寒汗出者用之。

半夏瀉心湯乃瀉其半表半裡之邪,誤下成痞,大便自通者用之。

生薑瀉心湯乃瀉其汗後餘邪,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用之。

甘草瀉心湯乃瀉其誤下傷胃,上逆虛邪,心下痞鞕,下利穀不化,腹中雷鳴,乾嘔,心煩不得安者用之。

先聖以此五方,皆曰瀉心而治痞者,各有取用不同也。

白話文:

有人問道:中醫瀉心湯共有五種,分別是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這五種湯劑各自的用途是什麼呢?

回答如下:大黃黃連瀉心湯,主要用於清除虛熱的病邪,適用於心下部感到痞滿,且大便不通的情況。

附子瀉心湯,同樣用於清除虛熱的病邪,但適用於怕冷且出汗的情況。

半夏瀉心湯,則用於清除半表半裡的病邪,特別是因誤用下法導致的痞滿症狀,且大便自然通暢的狀況。

生薑瀉心湯,用於清除汗後殘留的病邪,適用於心下部感到痞滿且堅硬,有乾嘔、口中有食物腐臭味,脅下有水氣,腹部雷鳴並伴有下痢的情況。

甘草瀉心湯,用於清除因誤用下法導致胃部受傷的病邪,適用於心下部感到痞滿且堅硬,下痢且食物不能消化,腹部雷鳴,乾嘔,心煩且無法安靜的情況。

古聖先賢之所以以瀉心命名這五種湯劑,並用於治療痞滿,是因為它們各自有不同的適用情況和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