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2)
卷之一 (12)
1. 湯議
議曰:傷寒表不解則發熱,心下有水氣則乾嘔而咳,此乃水氣與寒邪相搏而成此證也。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皆有水氣內攻也,故與此方主之。以麻黃為君,桂枝為臣,芍藥行榮而散表邪,以乾薑、細辛、半夏之辛為使,而行水氣止嘔咳,以五味子之酸,而斂肺之逆氣,以甘草之甘,而和諸藥為佐。經曰,以辛散之,以甘緩之,以酸收之者此也。
謂之曰小青龍者,以其能發越風寒,分利水氣,越超乎天地之間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當感冒未能從體表排出,就會引起發燒。如果胸口下方有水氣,會導致乾嘔及咳嗽,這是由水氣與寒邪互相作用所造成的症狀。有些人可能會口渴,或者拉肚子,或者吞嚥困難,或者小便不順、下腹部脹滿,或者呼吸困難,這些都是因為體內水氣在作怪,所以使用這個處方來治療。以麻黃為主要成分,桂枝為輔助成分,芍藥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並驅除表面的邪氣,乾薑、細辛、半夏的辛辣可以幫助去除水氣並止住嘔吐和咳嗽,五味子的酸性可以收斂肺部的逆氣,甘草的甜味可以調和所有藥材的功效。正如古籍所言,用辛辣來散開,用甘甜來緩解,用酸性來收斂,就是這個道理。
之所以稱之為「小青龍」,是因為它能有效地排除風寒,調節體內水氣,其效果超越一般的藥物。
2. 葛根湯(二十八)
治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
又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此方主之。
葛根(四兩),芍藥,甘草(各二兩),麻黃,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再煎取三升,溫服,覆取微汗。
白話文:
用於治療太陽經的病症,症狀包括脖子和背部僵硬不適,沒有汗且怕風的人。
同時也適用於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的情況,一定會有腹瀉的情況,這個處方適用於這種情況。
所需藥材:葛根(160克),芍藥,甘草(各80克),麻黃,生薑(各90克),大棗(12顆)
以上七種藥材,用十公升的水,先煮麻黃和葛根,煮到水量剩下八公升時,去掉浮沫,然後加入其他所有藥材,再次煎煮至剩三公升,溫熱服用,蓋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
3. 湯議
議曰: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此中風表實也,屬葛根湯;若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為中風表虛也,屬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已載於前詳矣。又太陽病不解,並於陽明者,必自下利,亦必此方內外均解之。葛根性平,能祛風,行於陽明之經,用之為君。
麻黃為臣輔之,發汗解表。桂枝、芍藥為佐,通行於榮衛之間,甘草、大棗之甘,生薑之辛,以通脾胃之津為使。此方乃治其表實,而兼治其合病、並病者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當一個人得了太陽病,脖子和背部感覺僵硬,沒有出汗且畏風,這是因風邪侵入導致的實證,應使用葛根湯治療;但若是太陽病,脖子和背部感覺僵硬,反而有出汗且畏風,這就是因風邪侵入導致的虛證,應使用桂枝加葛根湯來治療,前面已有詳細的說明。
再者,如果太陽病未能得到解決,病情進展到影響陽明經,必然會出現腹瀉的情況,同樣的,還是要用這個方子從內到外一起治療。葛根性質平和,能驅風,適用於陽明經,所以是主藥。
麻黃是輔助的藥物,能發汗解表。桂枝和芍藥能幫助血液和氣在身體中流動,甘草和大棗的甘甜,薑的辛辣,可以幫助脾胃運作,調節體內津液。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表實,同時也能兼顧治療合併症或並發症。
4. 疑問
問曰:表實無汗者,麻黃湯均主之矣。今又有此葛根湯發汗何也?
答曰:麻黃湯治寒邪表實,惡寒無汗者。今此項背強𠘧𠘧,然惡風者,乃有風在表而不得散,只因無汗,為兼有寒邪,故與桂枝湯中加葛根、麻黃主之。
問曰:經云,下利不可發汗,發汗則脹滿。今此下利又發汗者何也?
答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者,為裡虛,若更發汗,則脾虛而脹。今此太陽證未罷,或有頭痛惡風寒等證,尚在表,其脈尚帶浮。便傳入陽明,有口渴身熱等證者,必自下利也。必須此方,微發汗而散表邪。中有葛根,以除陽明之邪也。若是諸證發熱,兼有里而脈浮者,此方用之最善。
白話文:
[疑問]
有人問:當表面實證且不出汗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會使用麻黃湯來治療。但是現在為什麼又要用葛根湯來發汗呢?
我回答:麻黃湯主要是用來治療由寒邪引起的表面實證,如畏寒不出汗的情況。但現在出現了頸部和背部僵硬的症狀,而且對風很敏感,這說明表面有風邪存在,但未能散去。由於同時伴有不出汗的現象,顯示也有寒邪的影響,因此我們會在桂枝湯中加入葛根和麻黃來治療。
再有人問:醫學理論上說,如果發生瀉肚的情況,是不能發汗的,因為這樣會導致腹部脹滿。那為什麼現在瀉肚的情況下,還會使用發汗的方式呢?
我回答:如果是少陰病,並且瀉出的是像米穀一樣的稀水,這說明內臟虛弱,如果再發汗的話,就會導致脾臟更加虛弱,從而出現脹滿的情況。但現在的情況是,太陽病的症狀尚未消失,可能還有頭痛、怕風寒等表面病症,脈搏仍有浮動的跡象。即使病情已轉入陽明病,出現口渴、身體發熱等症狀,必然也會有瀉肚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使用這個方子,稍微發汗以去除表面的邪氣。其中的葛根成分,就是用來清除陽明病的邪氣。如果是各類發熱的症狀,同時伴有內臟問題,但脈搏仍呈浮動狀態,使用這個方子的效果最好。
5. 葛根加半夏湯(二十九)
治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此方主之。
本方中加半夏半升。
上如法。
白話文:
在原本的處方中需額外加入半夏半升。
依照上述說明來配製藥方。
6. 湯議
議曰:邪氣外盛,裡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即為下利而不嘔;裡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故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也。半夏味豐,能逐水飲止逆氣,故用之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讀這段古文:當外來的病邪過於旺盛,身體內部的氣機運行不調和,如果氣機向下流動而不能向上,就會出現腹瀉但不噁心的症狀;反之,若內部的氣機向上逆反而不向下,則只會有噁心嘔吐,而無腹瀉的現象。因此,我們使用葛根湯來疏散體內的病邪,並加入半夏來平抑上逆的氣機。半夏性味豐富,能夠驅除體內的水分和飲邪,並且阻止氣機的逆反,所以我們選擇使用它。
7. 葛根黃連黃芩湯(三十)
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方主之。
葛根(四兩),黃連(二兩),黃芩(二兩),甘草(一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服。
白話文:
[葛根黃連黃芩湯的使用(三十)]
用於治療太陽病,原本應使用桂枝湯症狀的情況下,但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瀉下法,導致患者拉肚子的情況一直無法停止。如果患者的脈搏急促,表示表邪還未被清除;如果患者有喘息且出汗的現象,這時就適合使用這個方劑。
所需藥材為:葛根(四兩),黃連(二兩),黃芩(二兩),甘草(一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混合,先用八升的水煮葛根,等到水分剩下六升時,再加入其他的藥材一起煮,最終煮到剩三升的藥汁,分次溫服即可。
8. 湯議
議曰:太陽病,桂枝證,宜發肌表之汗,醫反下之,內虛協熱,遂利不止。脈促者,為表邪未解,不當下而下之所致也;喘而汗出者,即裡熱氣逆所致。故用葛根為君,以通陽明之津而散表邪。以黃連為臣,黃芩為佐,以通里氣之熱,降火清金而下逆氣。甘草為使,以緩其中而調諸藥者也。且此方亦能治陽明大熱下利者,又能治嗜酒之人熱喘者,取用不窮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如果得了太陽病,具備桂枝症狀,應該要發汗以解肌表的病邪,但醫生卻用了瀉下的方法治療,這會導致體內虛弱並與熱邪相結合,於是就開始不停拉肚子。如果脈搏急促,表示表邪尚未解除,這是不應該用瀉下法卻用了瀉下法所導致的;如果出現喘息並且出汗,就是因為裡熱氣逆造成的。因此使用葛根作為主藥,用以疏通陽明經絡的津液並驅散表邪。再用黃連作為輔助藥物,黃芩作為佐藥,來疏通裡氣的熱邪,降火、清肺熱,並且平息逆氣。最後用甘草作為調和藥物,用以緩和中間的衝突,並調和所有藥物的效果。此外,這個方子也能治療陽明經絡大熱導致的腹瀉,還能治療嗜酒者因熱邪導致的喘息,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9. 白虎湯(三十一)
治發汗後,大熱不解,多汗出,不惡寒,大渴能飲水者,此方主之。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梗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米,再加余藥,取五升,溫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發汗後,高燒仍未退,大量出汗,不再畏寒,並且極度口渴想喝水的情況,這種情況適用此處方。
所需藥材為: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以上四種藥材,先用水十升煮粳米,之後再加入其餘的藥材,煮至剩下五升的藥汁,趁溫熱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