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五 (15)
卷之五 (15)
1. 眩暈門
沉香磁石丸,治上盛下虛,頭目眩運,耳鳴、耳聾。
沉香(別研),蔓荊子,青鹽(別研),甘菊花(以上各半兩),巴戟(去心),葫蘆巴,山藥(炒),磁石(火煅醋淬,細研水飛),川椒(去目,炒),山茱萸(去核),陽起石(火煅,研),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酒煮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用鹽湯送下。
增損黑錫丹,治陰陽不升降,上熱下冷,頭目眩暈,病至危篤,或暖藥上僭愈甚者。
黑錫丹頭(二兩),肉豆蔻,附子(炮,去皮臍),破故紙(炒),葫蘆巴,官桂(去皮),茴香(以上各一兩),青皮(去穰,炮),川楝子,陽起石,木香,沉香(以上各半兩),烏藥,磁石(火煅醋淬七次,細研水飛,各一分)
上為細末,酒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濃煎人參茯苓生薑棗湯送下,空心服。一方無磁石。
川芎散,治風眩頭暈。
山茱萸(一兩),山藥,甘菊花,人參(去蘆),茯苓(或用茯神亦可),小川芎(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服,不拘時,日三服。
祛痰丸,治風頭旋,痰逆噁心,胸膈不利。
南星(生),半夏(生),赤茯苓(去皮),陳皮(去白),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用溫米飲送下。
芎藭散,治風,頭旋,眼目昏痛,眩運倦怠,心忪。
芎藭,前胡,白殭蠶(炒),人參(以上各一兩),蔓荊子,天麻(酒浸,焙),防風(去叉,以上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酒調下。
白話文:
眩暈門
沉香磁石丸:治療上焦實熱,下焦虛寒,導致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的方劑。藥材包括沉香、蔓荊子、青鹽、甘菊花、巴戟天、葫蘆巴、山藥、磁石、川椒、山茱萸、陽起石、附子。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至七十丸,空腹用鹽水送服。
增損黑錫丹:治療陰陽失調,上熱下寒,頭暈目眩,病情危重,或服用溫熱藥物後症狀加重的方劑。藥材包括黑錫丹、肉豆蔻、附子、破故紙、葫蘆巴、官桂、茴香、青皮、川楝子、陽起石、木香、沉香、烏藥、磁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至七十丸,用濃煎人參茯苓生薑棗湯送服,空腹服用。另有一方不含磁石。
川芎散:治療風眩頭暈的方劑。藥材包括山茱萸、山藥、甘菊花、人參、茯苓(或茯神)。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服用,每日三次,不限時間。
祛痰丸:治療風眩頭暈,痰逆噁心,胸膈不適的方劑。藥材包括南星、半夏、赤茯苓、陳皮、乾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溫米湯送服,不限時間。
芎藭散:治療風邪引起的頭暈眼花、昏痛、眩暈倦怠、心悸的方劑。藥材包括芎藭、前胡、白殭蠶、人參、蔓荊子、天麻、防風。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溫酒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