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2)

1. 癆瘵門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九,空心溫酒下。

百癆散,治骨蒸癆熱等證。

天仙藤,芍藥,川芎,茯苓,半夏(湯洗),黃耆(蜜炒),知母,當歸(酒浸),貝母,五味子,黃芩,地骨皮,柴胡,甘草,白芷,桔梗,人參(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盅,姜三片,煎至八分,食後服。

殺蟲神效散,此方傳之於河源郡王府,濟世極多,功不可量。

川椒(擇去子及合口者,炒出汗,二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必麻痹暈悶少傾。不能禁者,即以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亦可。

白話文:

癆瘵門:

上方藥材磨成細粉,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再以硃砂包裹藥丸表面。每次服用二十九粒,空腹溫酒送服。

百癆散,用於治療骨蒸、癆熱等症狀。

藥材包括:天仙藤、芍藥、川芎、茯苓、半夏(用湯水洗淨)、黃耆(用蜂蜜炒)、知母、當歸(用酒浸泡)、貝母、五味子、黃芩、地骨皮、柴胡、甘草、白芷、桔梗、人參(所有藥材份量相同)。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兩,用兩盅水、三片薑片煎煮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殺蟲神效散,此方源自河源郡王府,救治過許多人,療效非常顯著。

藥材為川椒(挑去籽粒和開口不飽滿的,炒至出汗,共計二斤)。

將川椒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送服,服用後可能會略感麻痺、暈眩片刻。若無法忍受此症狀,則可將藥粉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