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十 (15)
卷之十 (15)
1. 小兒門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粳米百粒煎湯調下。
瀉黃散,治小兒脾經有熱,唇口生瘡、偷針眼等疾,及身上生黃水黏瘡,並宜服之。
藿香葉,梔子仁,石膏,甘草,防風(各等分)
上用蜜酒拌,微炒香為末,每服一錢,溫熱水調,不拘時服。
加味四聖散,治瘡痘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澀,餘熱不除,一切惡候,或被風吹復隱入皮膚內者。
紫草茸,木通(去皮節),木香(不見火),黃耆(炒),川芎,甘草,人參(各二錢),蟬蛻(去翅足,一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盅,煎六分,不拘時服。大便秘,加枳殼少許。大便如常,加糯米百粒,性解毒,能釀而發之。
紫草木香湯,治痘瘡出不快,大便泄利。
紫草,木香,茯苓,白朮,甘草(炒,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糯米三十粒,煎六分溫服。
黃芩甘草湯,治挾熱作疹瘡不出,煩躁不得眠。
黃芩(七錢半),赤芍藥,甘草(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若嘔者加半夏三錢、生薑三片煎,食少者加人參、紅棗煎,量大小加減服。
如聖湯,治痘疹毒攻,咽喉腫痛。
桔梗,甘草,牛蒡子(炒,各二錢半),麥門冬(去心,一錢半)
上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入竹葉煎尤妙。
消毒加味犀角飲,治痘瘡,毒氣壅遏,壯熱心煩,雖出未能勻透,口舌生瘡,不能吮乳。
牛蒡子(炒,三兩),荊芥穗(五錢),甘草(炙,一兩),防風(去蘆),升麻(各七錢半),犀角(鎊,三錢),麥門冬(去心),桔梗(去蘆,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盅,煎至半盅,去柤,徐徐溫灌之。若大便滑利者,不再服。
木香散,治發瘡疹,身熱作渴。
木香,大腹皮,人參(去蘆),桂心,赤茯苓(去皮),青皮(去穰),前胡(去蘆),訶黎勒(去核),半夏(薑製),丁香,甘草(炙,各三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煎五、六分,空心服。
異功散,治痘瘡出欲靨未靨之間,頭溫手冷,腹脹渴瀉,急服此,切不可與蜜水。
木香(不見火),當歸(各三錢半),官桂(去皮),白朮,茯苓(各三錢),陳皮,厚朴(薑汁炒),人參(去蘆),肉豆蔻(麵裹煨),丁香(各二錢半),附子(炮,去皮臍),半夏(薑製,各一錢半)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盅,生薑二片、棗二枚,煎至六分,不拘時溫服。
人參麥門冬散,治痘疹發熱煩渴。
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陳皮,白朮,厚朴(薑汁炒,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不拘時服。
七香丸,消食快膈,和胃氣,止腹痛。
木香(不見火),丁香(不見火),檀香,甘松,丁皮(各三錢),陳皮(去白),砂仁,三稜(醋煮),蓬朮(醋煮,各五錢),益智(三錢),香附(一兩),白豆蔻(二錢)
白話文:
小兒門
瀉黃散:治療小兒脾胃積熱引起的唇口生瘡、針眼等症狀,以及身上長黃水泡,皆可服用。配方:藿香葉、梔子仁、石膏、甘草、防風(各等量)。將藥材用蜂蜜酒拌勻,微炒至香,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溫開水送服,不限時間。
加味四聖散:治療痘瘡發疹不暢,或疹子凹陷,小便赤澀,餘熱未消,以及其他不良症狀,或因風寒吹襲導致疹子隱入皮膚者。配方:紫草茸、木通(去皮節)、木香(不用火炒)、黃耆(炒)、川芎、甘草、人參(各二錢)、蟬蛻(去翅足,一錢)。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盅水煎成六分,不限時間服用。若大便秘結,可加少量枳殼;若大便正常,則加一百粒糯米,此方有解毒、促進發疹的作用。
紫草木香湯:治療痘瘡發疹不暢,大便稀溏。配方:紫草、木香、茯苓、白朮、甘草(炒,各等量)。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盞水和三十粒糯米,煎成六分溫服。
黃芩甘草湯:治療因熱邪引起的疹子發不出,伴隨煩躁失眠。配方:黃芩(七錢半)、赤芍藥、甘草(各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盞水煎成六分溫服。若嘔吐,加半夏三錢、生薑三片同煎;若食慾不振,加人參、紅棗同煎,劑量可依據病情調整。
如聖湯:治療痘疹毒邪侵犯,咽喉腫痛。配方:桔梗、甘草、牛蒡子(炒,各二錢半)、麥門冬(去心,一錢半)。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沸水沖服,加入竹葉同煎效果更佳。
消毒加味犀角飲:治療痘瘡,毒邪壅塞,壯熱心煩,疹子雖已發出但佈滿不均勻,口舌生瘡,不能吮吸乳汁。配方:牛蒡子(炒,三兩)、荊芥穗(五錢)、甘草(炙,一兩)、防風(去蘆)、升麻(各七錢半)、犀角(刮磨,三錢)、麥門冬(去心)、桔梗(去蘆,各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盅水煎成半盅,去除藥渣,溫熱服用。若大便稀溏,則停服。
木香散:治療發疹,身熱口渴。配方:木香、大腹皮、人參(去蘆)、桂心、赤茯苓(去皮)、青皮(去瓤)、前胡(去蘆)、訶黎勒(去核)、半夏(薑製)、丁香、甘草(炙,各三錢)。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盞水和兩片薑,煎成五、六分,空腹服用。
異功散:治療痘瘡將要凹陷但尚未凹陷時,伴隨頭熱手冷、腹脹口渴、瀉痢,緊急情況下服用,切勿用蜂蜜水送服。配方:木香(不用火炒)、當歸(各三錢半)、官桂(去皮)、白朮、茯苓(各三錢)、陳皮、厚朴(薑汁炒)、人參(去蘆)、肉豆蔻(麵裹煨)、丁香(各二錢半)、附子(炮製,去皮臍)、半夏(薑製,各一錢半)。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盅水、兩片薑、兩枚棗,煎成六分,不限時間溫服。
人參麥門冬散:治療痘疹發熱煩渴。配方: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陳皮、白朮、厚朴(薑汁炒,各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盞水煎成六分,不限時間服用。
七香丸:消食導滯,和胃氣,止腹痛。配方:木香(不用火炒)、丁香(不用火炒)、檀香、甘松、丁皮(各三錢)、陳皮(去白)、砂仁、三稜(醋煮)、蓬朮(醋煮,各五錢)、益智(三錢)、香附(一兩)、白豆蔻(二錢)。 (此為丸劑,用法未明列)
備註: 以上劑量單位「錢」、「兩」、「盅」、「盞」、「分」為古代重量和容量單位,現代已少用,需根據實際情況換算。 服用任何中藥前,請諮詢專業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