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九 (1)
卷之九 (1)
1. 卷之九
2. 咽喉口齒門
夫咽喉者,一身之總要,氣與食出入之門戶也。咽以納氣,故嚥氣通於天;喉以納食,故喉氣通於地。自其風邪客於喉間,氣鬱而熱,則壅遏而為咽疼;自其熱氣生於肺胃,風毒蘊隆,則腫結而為喉痹。又有屍咽,谷賊之證。屍咽者,陰陽不和,脾肺壅盛,風熱毒氣不能宣通,故令屍蟲發動,上蝕於喉,或癢或疼,如䘌之候也。
谷賊者,稻芒強澀,藏於米而誤食之,滯於咽間,不能傳化,故風熱並聚與血氣搏,遂令腫刺,如咽嗌之生谷刺也。胃脘實熱、薰炙上焦,發為白頭赤根,固有咽瘡之證。臟腑停寒,寒則氣縮,如物窒礙於其間,亦有喉痹之證。至若懸癰,生於上齶,雖不關於咽喉,所以暴腫者,抑亦熱氣使然也。
咽喉懸癰,關要所繫,病不急療,皆能殺人。夫咽喉為病,其名甚多,有一十八種之證,惟乳蛾、纏喉風、走馬喉痹最為緊急。單蛾者,其形圓小如筋頭,生於咽喉關上,或左或右,雙蛾則兩邊俱生也,若生於關下為難治。纏喉風者,熱結於喉,腫繞於外,且麻且癢,腫而大也。
走馬喉痹者,謂喉痹急甚,其死又速,故名走馬也。治療之法,微者可以咸軟之,大者可以辛散之,或去風痰,或解熱毒。至如走馬喉痹,其死生如人反掌之間耳,豈待藥之緩不及救耶!其最妙者,莫如用針針出毒血,病即時愈。若纏喉風腫甚,藥不能下者,以藥灌鼻中令吐之,外以拔毒之劑敷之,熱退腫消,必自愈矣。亦有陰證不虛,亦能令人喉痹,又當治其下寒,則痹自通矣,不可不知。
若夫口者,脾之竅。齒者,腎之標。諸經多有會於口者,其齒牙是也。蓋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運化津液,以養五氣。五氣者,五臟之氣也。節宣微爽,五臟之氣偏盛,由是諸疾生焉。故口臭者,乃臟腑臊腐之氣,蘊積於胸臆之間而生熱,沖發於口也。口瘡者,脾氣凝滯加之風熱而然也。
治之當清胃瀉火是也,若夫齒者受病,實多有因胃熱而痛者,有因風邪而痛者,有蟲痛者,有腎虛者。大抵齒多屬手足陽明二經,胃熱火旺之故。且齒者骨之精華,骨乃腎之所主,外板則為牙,內床則為齒。人腎氣強,則齒自堅,衰則齒必為痛也。其有胃熱者,則齒動搖,縫中出血,或臭穢不可近,或齒自疏落,皆陽明經熱也。
治法:當審其何部,胃熱者瀉其火,腎虛者補其水,風者祛而散之,蟲者毒而取之,在乎活法而施治之可也。
升麻散,治咽喉腫痛,上膈壅熱,口舌生瘡。
升麻,人參,乾葛,赤芍藥,桔梗(去蘆,各二錢),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後熱服。
清咽利膈湯,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防風,荊芥,薄荷,桔梗,黃芩,黃連(各一錢半),山梔,連翹,玄參,大黃,朴硝,牛蒡子,甘草(各七分)
白話文:
咽喉是人體的重要關口,是氣體和食物進出的門戶。咽部負責納入氣體,所以咽部的氣息與天相通;喉部負責納入食物,所以喉部的氣息與地相通。如果風邪侵入喉部,導致氣機鬱結而生熱,就會阻塞而引起咽喉疼痛。如果肺胃產生熱氣,加上風毒積聚,就會腫脹結塊而形成喉痹。
還有一種情況叫做「屍咽」和「谷賊」。「屍咽」是指陰陽失調,脾肺功能壅塞,風熱毒氣無法疏通,導致體內的屍蟲活動,向上侵蝕喉部,引起發癢或疼痛,症狀類似瘡瘍。「谷賊」是指稻芒等粗糙堅硬的東西藏在米中被誤食,卡在咽喉之間,無法消化,導致風熱與血氣搏結,進而腫脹刺痛,就像咽喉長了穀刺一樣。胃部過熱,熱氣上熏,會在咽喉產生白頭赤根的瘡瘍,這是咽喉生瘡的一種情況。如果臟腑積寒,寒氣導致氣機收縮,像有東西堵塞在喉嚨,也會產生喉痹。
至於懸癰,長在上顎,雖然與咽喉無直接關係,但突然腫脹也是因為熱氣造成的。咽喉和懸癰都關係重大,如果不及時治療,都可能致命。咽喉疾病的種類很多,總共有十八種,其中乳蛾、纏喉風和走馬喉痹最為危急。單蛾是指在咽喉關節處長出一個圓小如筋頭的腫塊,可能長在左邊或右邊;雙蛾則是兩邊都長。如果長在關節下方就比較難治療。纏喉風是指熱氣結聚在喉部,腫脹環繞喉部外側,同時感到麻癢,腫脹程度很大。
走馬喉痹是指喉痹來勢兇猛,死亡速度快,所以稱作「走馬」。治療方法上,輕微的可以用鹹味藥物軟化,嚴重的可以用辛味藥物疏散,或者祛除風痰,或者解除熱毒。至於走馬喉痹,生死只在一瞬間,等藥物生效可能已經來不及救治了!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針刺放出毒血,病症可以立即痊癒。如果纏喉風腫脹嚴重,藥物難以進入,可以將藥液滴入鼻腔使其吐出,外敷拔毒的藥劑,等熱退腫消,自然就會痊癒。也有陰證體質的人即使不虛弱,也會引起喉痹,這時就應該治療下寒,喉痹自然就能通暢,這一點不可不知。
口腔是脾的竅門,牙齒是腎的外在表現。許多經脈都會匯聚到口部,比如牙齒。食物經由口進入胃,脾臟負責運化水液,滋養五臟的氣。如果調節稍有不順,五臟之氣就會偏盛,導致各種疾病產生。口臭是因為臟腑腐敗的氣味,積聚在胸腔而產生熱,然後從口中散發出來。口瘡是脾氣凝滯加上風熱造成的。治療上應該清胃瀉火。至於牙齒疾病,很多是由於胃熱引起的疼痛,有的是由於風邪,有的是蟲牙,有的則是由於腎虛。總的來說,牙齒多屬於手足陽明二經,是胃熱火旺造成的。而且牙齒是骨的精華,骨頭歸腎所管,外層稱為牙,內層稱為齒。如果腎氣強盛,牙齒自然堅固;如果腎氣衰弱,牙齒就會疼痛。如果胃熱,牙齒會鬆動,牙縫出血,或有臭味讓人難以靠近,或者牙齒自己脫落,這些都是陽明經熱的表現。
治療方法:應該仔細辨別是哪一部分的問題。胃熱就瀉胃火,腎虛就補腎水,風邪就祛風散邪,蟲牙就殺蟲取之,總之要靈活運用方法進行治療。
升麻散可以治療咽喉腫痛,上膈壅熱,口舌生瘡。成分包含升麻、人參、乾葛、赤芍藥、桔梗(去蘆)、甘草。將上述藥物研成末,每次服用一劑,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煎至一碗,飯後溫服。
清咽利膈湯可以治療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成分包含防風、荊芥、薄荷、桔梗、黃芩、黃連、山梔、連翹、玄參、大黃、朴硝、牛蒡子、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