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3)

1. 諸血門

夫血氣,形之所恃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蓋人身之血猶水行地中,隨氣而行,通貫經絡,無處不到。血為榮,氣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隨上下,榮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者也。苟或榮衛失調,而為七情四氣所幹,然後變病生焉。蓋血者,主於心,藏於肝,而統於脾者也。

夫血之妄行,固由積熱所致,然其證多端,難以一概而論。有因飲食過飽,負重傷胃而吐者;有因思慮傷心,及積熱而吐衄者;有勞傷心肺,而吐血、咳血者;有思慮過多,傷脾而吐血者:有因肺生癰疽而吐血者;有從高墜下,傷損內臟而吐血者;有傷寒不解,邪熱在經,隨氣上湧而為吐衄血者。治療之法,當究所因。

傷胃者調胃安血,勞心者益其心志,積熱則清之,氣鬱則順之,傷脾則安之,肺癰則消之,墜傷則下之,傷寒邪不解,當分其經而解之。若因吐血後而咳嗽,及嗽中帶紅絲者,久則必成癆瘵之證,為難治也。

又有便血、尿血者。蓋便血乃臟腑積滯,濕熱之毒而成也。或因氣鬱,酒色過度,及多食炙煿熱毒之物,或風邪入胃,或七情六淫所傷,使血氣逆亂,榮衛失度,皆能令人下血。其尿血乃膀胱蘊熱所致也。治法:風濕者則祛散之,寒則溫之,熱則涼之,停滯則疏滌之,氣鬱則調順之,有毒宜解利之。尿血者則當清利膀胱,滋其化源,使血得歸源矣。

大抵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止。凡諸見血,其脈沉細者順,洪大弦數者逆,臨病詳焉。

茯苓補心湯,治心氣虛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黃瘁,五心煩熱,咳嗽唾血,及婦人懷娠惡阻嘔吐,並宜服之。

茯苓(去皮),人參(去蘆),前胡(去蘆),半夏(湯泡),陳皮,枳殼(麩炒),紫蘇,白芍藥,桔梗(去蘆),乾葛,當歸(洗),熟地黃,川芎,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棗二枚,煎至一盅,食遠服。

犀角地黃湯治主脈浮,客脈芤,浮乳相合,血積胸中,熱之甚,血在上焦,此藥主之。

犀角(鎊),大黃(各一錢),黃芩,黃連(各二錢),生地黃(四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後服。

是齋白朮散,治積熱吐血、咳血。若因飲酒過度,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

白朮(三錢),茯苓(去皮),黃耆(蜜炙),人參(去蘆,各一錢半),百合(去心),柴胡,山藥,前胡(去蘆,各一錢),甘草(炙,七分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遠服。

人參救肺散,治咳血、吐血。

人參(去蘆),黃耆,當歸(用尾),熟地黃(以上各二錢),蒼朮,升麻,柴胡,白芍藥(以上各一錢),蘇木,陳皮,甘草(以上各半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白話文:

[各種出血的病症]

人體的精氣和血液,是構成生命存在的基礎,血液屬陰,精氣屬陽。人體的血液就像地下的水流,隨著氣的運行而流動,貫穿全身的經絡,沒有一個地方到達不了。血液是提供營養的,氣是保護身體的,營養在血管中運行,保護在血管外運行,兩者互相配合,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如果營養和保護失調,再加上情緒波動或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就會產生疾病。血液由心臟主導,儲藏在肝臟,由脾臟統管。

血液不正常地流動,通常是因為體內積熱所導致,但症狀很多,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因為吃太飽,或負重傷到胃而嘔吐;有的因為思慮過度傷到心,或積熱而導致嘔吐或流鼻血;有的因為過度勞累傷到心肺,而吐血或咳嗽帶血;有的因為思慮太多傷到脾而吐血;有的因為肺部生了膿瘡而吐血;有的因為從高處摔下,傷到內臟而吐血;有的因為感冒沒有治好,邪熱跑到經絡,隨著氣向上衝而導致嘔吐或流鼻血。治療方法應該根據病因來決定。

傷到胃的要調理胃氣,安穩血液;過度勞累傷到心的要補養心志;體內積熱的要清熱;氣不順暢的要疏通;傷到脾的要安養脾;肺部有膿瘡的要消除膿瘡;摔傷的要讓氣血向下運行;感冒邪氣沒有去除的,要根據所在的經絡進行治療。如果吐血後出現咳嗽,或是咳嗽帶血絲的,久了必定會變成癆病,難以治癒。

還有大便出血、小便出血的情況。大便出血是因為臟腑積滯,濕熱毒素所導致的。或是因為氣不順,飲酒過度、性生活過度,或是吃太多烤炸熱毒的食物,或是受到風邪侵襲,或是受到情緒波動或外在環境的影響,使血氣逆亂,營養和保護失調,都會導致大便出血。小便出血是因為膀胱內有熱所導致的。治療方法:受到風濕侵襲的要驅散風濕,受寒的要溫補,有熱的要清涼,有淤積的要疏通,氣不順的要調理順暢,有毒的要解毒。小便出血的要清理膀胱,滋養膀胱的機能,使血液回歸正常。

一般來說,血液遇到熱就流動,遇到寒就停止。凡是出現出血的狀況,如果脈象沉細的表示情況還可以,脈象洪大、急促的表示情況嚴重,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詳細判斷。

茯苓補心湯,能治療心氣虛弱耗損,不能藏住血液,導致面色黃暗、五心煩熱、咳嗽帶血,以及孕婦懷孕期間噁心嘔吐等症狀。

藥方:茯苓(去皮)、人參(去蘆)、前胡(去蘆)、半夏(用湯浸泡過)、陳皮、枳殼(用麩皮炒過)、紫蘇、白芍藥、桔梗(去蘆)、乾葛、當歸(洗過)、熟地黃、川芎、甘草(各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盅水,放入五片生薑、兩枚紅棗,煎煮至剩一盅,飯後服用。

犀角地黃湯,能治療主脈浮起、客脈空虛,浮脈和虛脈同時出現,血積聚在胸中,熱邪很嚴重,血在上焦的情況。

藥方:犀角(磨成粉)、大黃(各一錢)、黃芩、黃連(各二錢)、生地黃(四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盅水,煎煮至剩一盅,飯後服用。

是齋白朮散,能治療體內積熱導致的吐血、咳血。如果因為飲酒過度,負重傷到胃而吐血,最適合服用此方。

藥方:白朮(三錢)、茯苓(去皮)、黃耆(用蜂蜜炙烤過)、人參(去蘆,各一錢半)、百合(去心)、柴胡、山藥、前胡(去蘆,各一錢)、甘草(炙烤過,七分半)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盅水,放入三片生薑、一枚紅棗,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人參救肺散,能治療咳嗽帶血、吐血。

藥方:人參(去蘆)、黃耆、當歸(用根尾)、熟地黃(以上各二錢)、蒼朮、升麻、柴胡、白芍藥(以上各一錢)、蘇木、陳皮、甘草(以上各半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兩盅水,煎煮至剩一盅,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