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卷之八
2. 痼冷門
痼冷者,謂痼久而冷者也。痼者,固久也;冷者,寒之甚也。人之臟腑稟受不同,亦或將理失宜,遂致偏勝,故方中有痼冷、積熱之說。痼冷者,中寒也。其病多由真陽虛弱,胃氣不實,復啖生冷、冰雪、水酪諸寒之物,或坐臥陰寒久濕之處,日漸侵奪陽氣,以致臟腑久痼而冷。
其為病也,或手足厥逆,或腹中久痛,溏泄無度,或腰腿重痛,如坐水中,或陰痿不舉,精寒自出,或久嘔吐,不進飲食,或自汗戰慄,或大腑洞泄,或小便頻數。此皆痼冷之為病也。治之當宜溫補腎元,健養脾胃,祛寒邪,固真氣,使陽氣得復。陰陽和平則無偏勝之患,而斯疾愈矣。
三建湯,治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攻衝,肢節煩疼,腰背痠困,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濁,及中風痰潮,不省人事,傷寒陰證,厥逆脈微,皆可服之。
大烏頭,附子,天雄(以上俱炮,去皮臍,各三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十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沉附湯,治上盛下虛,氣不升降,陰陽不和,胸膈痞滿,飲食不進,肢節倦痛。
沉香(銼,二錢半),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十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參附湯,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眩暈;但是陽虛氣弱之證,並宜服之。
人參(去蘆,五錢),附子(炮,去皮臍,三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十片,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沉香蓽澄茄散,治內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痿黃,臟腑自利,小便滑數,小腸氣痛,並皆治之。
沉香,蓽澄茄,附子(炮,去皮臍),葫蘆巴(炒),肉桂(去粗皮),補骨脂(炒),川楝子(去核),巴戟(去心),茴香(炒),木香(以上各一錢),桃仁(去皮尖,雙仁者),川烏(炮,去皮臍,各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入鹽少許,煎至八分,空心服。
附子茴香散,治氣虛積冷,心腹絞痛。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茴香(炒),肉豆蔻(煨),乾薑(炮),人參(去蘆),白朮,白茯苓(去皮),木香(以上各一錢),丁香,甘草(炙,各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入鹽少許,煎至八分,空心服。
茸附湯,治精血俱虛,榮衛耗損,潮熱自汗,怔忡驚悸,肢體倦乏;但是一切虛弱之證,並皆治之。
鹿茸(去毛,酒炙),附子(炮,去皮臍,各四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十片,煎至八分,食前服。
接真湯,治陰病,手足厥冷,臍腹疼痛,真氣不足,虛憊欲絕。
沉香,丁香(各二錢),麝香(一錢),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上㕮咀,用水二盅,生薑七片、棗二枚,煎至七分,空心服;或為末,每服二錢亦可。
白話文:
所謂「痼冷」,指的是病況長久且呈現寒冷的狀態。「痼」表示固結已久,「冷」表示寒氣非常嚴重。每個人的體質和臟腑功能都不一樣,也可能因為調養不當,導致身體陰陽偏盛。所以中醫才會說有「痼冷」、「積熱」這些情況。「痼冷」就是指身體內部受寒。這種病症大多是因為身體陽氣虛弱、胃氣不足,又吃太多生冷食物,像是冰品、冷飲,或長期處在陰冷潮濕的環境,導致寒氣慢慢侵蝕陽氣,使得臟腑長期受寒。
患有痼冷的人,可能會出現手腳冰冷、腹部長期疼痛、腹瀉不止、腰腿沉重痠痛像坐在水裡、陰莖萎縮無法勃起、精液寒冷並自行流出、長期嘔吐、食慾不振、自汗發抖、嚴重腹瀉、小便頻繁等症狀,這些都是痼冷所引起的。治療這種疾病,應該用溫補的方式來補充腎臟的陽氣,並健壯脾胃功能,驅散寒邪,鞏固身體的真氣,使陽氣恢復正常。當體內陰陽平衡,就不會出現偏盛的問題,疾病自然就能痊癒。
三建湯,適用於真氣不足、元陽長期虛弱、寒邪入侵導致關節疼痛、腰背痠困、自汗發冷、大便滑瀉、小便混濁、中風痰阻、不省人事、傷寒陰證、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等情況。
藥材:炮製過的大烏頭、附子、天雄(各9克,皆去皮臍)。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十片生薑,煎至一碗,不拘時間服用。
沉附湯,適用於上熱下寒、氣機升降失調、陰陽不和、胸悶脹滿、食慾不振、肢體倦怠疼痛等情況。
藥材:沉香(磨碎,7.5克)、炮製過的附子(15克,去皮臍)。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十片生薑,煎至一碗,飯前服用。
參附湯,適用於真陽不足、氣喘急促、自汗盜汗、氣短眩暈等陽虛氣弱的症狀。
藥材:人參(去蘆,15克)、炮製過的附子(9克,去皮臍)。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十片生薑,煎至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沉香蓽澄茄散,適用於體內有積寒、肚臍周圍腹部緊繃疼痛並牽引到腰背、面色萎黃、腸胃自行腹瀉、小便頻數、小腸氣痛等情況。
藥材:沉香、蓽澄茄、炮製過的附子(皆去皮臍)、炒過的葫蘆巴、肉桂(去粗皮)、炒過的補骨脂、川楝子(去核)、巴戟(去心)、炒過的小茴香、木香(各3克)、桃仁(去皮尖,雙仁者)、炮製過的川烏(皆去皮臍,各1.5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少許鹽,煎至八分,空腹服用。
附子茴香散,適用於氣虛積寒、心腹絞痛等情況。
藥材:炮製過的附子(9克,去皮臍)、炒過的小茴香、煨過的肉豆蔻、炮製過的乾薑、人參(去蘆)、白朮、白茯苓(去皮)、木香(各3克)、丁香、炙甘草(各1.5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少許鹽,煎至八分,空腹服用。
茸附湯,適用於精血虧虛、氣血耗損、潮熱自汗、心悸驚慌、肢體倦怠等一切虛弱的症狀。
藥材:酒炙過的鹿茸(去毛)、炮製過的附子(各12克,去皮臍)。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十片生薑,煎至八分,飯前服用。
接真湯,適用於陰證、手腳冰冷、肚臍周圍腹部疼痛、真氣不足、虛弱到極點等情況。
藥材:沉香、丁香(各6克)、麝香(3克)、炮製過的附子(12克,去皮臍)。
用法:將上述藥材搗碎,加兩碗水、七片生薑、兩枚紅棗,煎至七分,空腹服用;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