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3)

1. 五疸門

針砂(銀鍋內醋炒赤色,研),紫金皮(酒浸),香附子(炒),三稜(煨),蒼朮(米泔浸,焙),陳皮,青皮,厚朴(制),砂仁(各一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白湯送下,或酒或川椒湯亦可,忌鯊魚、牛肉等物。

大溫中丸,治食積、黃腫病。

陳皮,蒼朮(米泔浸),厚朴(制),三稜(煨),蓬朮(煨),青皮(各五兩),香附子(一斤),甘草(二兩),針砂(醋炒紅,三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薑湯下,午後鹽湯下,臨睡溫酒下。

金黃丸,治酒積、食積,諸積面黃,疸積硬塊。

荊三稜,牽牛(各二錢半),巴豆(去油,四十九粒),黍米粉,香附子(各半兩),澤瀉(一錢半)

上為細末,用梔子煎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食遠用白湯送下。

谷疸丸,專治谷疸。

苦參(三兩),龍膽草(一兩),牛膽(取汁,一個)

上為細末,用牛膽汁入少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熟水,或生薑、甘草煎湯送下。

治黃疸效方,用生蘿蔔子焙為末,白湯調下,日三服,不拘時,每服二錢。

白話文:

五疸門

第一方:將針砂(用銀鍋加醋炒至赤紅色後研磨)、紫金皮(用酒浸泡)、香附子(炒過)、三稜(煨過)、蒼朮(用淘米水浸泡後烘乾)、陳皮、青皮、厚朴(炮製過)、砂仁(各一兩),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白開水送服,也可以用酒或川椒水送服。忌食鯊魚、牛肉。此方名為大溫中丸,主治食物積滯、黃疸腫脹。

第二方:將陳皮、蒼朮(用淘米水浸泡後烘乾)、厚朴(炮製過)、三稜(煨過)、蓬朮(煨過)、青皮(各五兩)、香附子(一斤)、甘草(二兩)、針砂(用醋炒至紅色,三兩),磨成細粉,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薑湯送服,下午用鹽湯送服,睡前用溫酒送服。此方名為金黃丸,主治酒積、食積、各種積滯導致的面黃、黃疸及腹部硬塊。

第三方:將荊三稜、牽牛(各二錢半)、巴豆(去油,四十九粒)、黍米粉、香附子(各半兩)、澤瀉(一錢半),磨成細粉,用梔子煎煮的湯汁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到五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此方名為谷疸丸,專治谷疸(飲食不節導致的黃疸)。

第四方:將苦參(三兩)、龍膽草(一兩)、牛膽(取汁,一個),磨成細粉,用牛膽汁和少量煉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熟水或生薑、甘草煎煮的湯水送服。此方為治療黃疸的有效藥方。

第五方:將生蘿蔔子烘乾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服,每日三次,不限時間,每次服用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