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六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7)

1. 諸淋門

生地黃(四錢),木通(三錢),甘草(三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竹葉十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清肺飲子,治渴而小便不利,邪熱在上焦氣分也。

茯苓(去皮),豬苓(去皮),澤瀉(各二錢),車前子(炒),琥珀,木通,瞿麥,萹蓄(各一錢),通草,燈心(各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木香湯,治冷氣凝結,小便淋瀝作痛,身體寒冷。

木香,木通,檳榔,當歸,舶上茴香(炒),青皮(去穰),澤瀉,赤芍藥,辣桂,橘紅,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煎服。

參苓琥珀湯,治小便淋瀝,莖中痛不可忍,相引脅下痛。

人參(五分),茯苓(去皮,四錢),琥珀,當歸梢,柴胡,澤瀉(以上各三分),延胡索(七分),川楝子(去核炒),甘草(生用,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長流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柤,食前服。數服大效。

榆皮散,治小便卒暴淋澀不通。

榆白皮(洗),瞿麥穗,梔子仁,郁李仁(去皮尖、炒),赤茯苓(去皮),雞蘇葉,木通(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沉香散,治膏淋,臍下妨悶,不得快利。

沉香,陳皮(去白),黃耆(各七錢半),瞿麥(三兩),榆皮,韭子(炒),滑石(各一兩),黃芩,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調下。

瞿麥湯,治氣淋澀滯。

瞿麥穗,黃連(去須),大黃(蒸),枳殼(去穰,麩炒),當歸(切,焙),羌活(去蘆),木通,牽牛,延胡索,桔梗,大腹皮,射干,桂心(去粗皮,以上各一兩半)

上㕮咀,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益原散,治心經蘊熱,及傷暑小便赤澀,痛閉作淋,煩渴口乾,並宜服之。

滑石(另研,六兩),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燈心煎湯,食前調下。

神效琥珀散,治石淋,水道澀痛,頻下沙石。

琥珀,桂心,滑石,大黃(微炒),葵子,膩粉,木通,木香(不見火),磁石(煅紅酒淬七次,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用燈心蔥白湯調下。

火府丹,治心經蘊熱,赤澀淋痛。

木通,黃芩(各一兩),生地黃(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通煎湯送下。

石燕丸,治小便滲痛不可忍,出沙石而後方通。

石燕子(燒紅水淬二次,研細),滑石,石葦(去毛),瞿麥穗(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瞿麥、燈心煎湯送下,日三次。

五苓散,治伏暑積熱,小便赤澀如淋。

方見中暑門。

王不留行散,治熱淋疼痛不止。

白話文:

諸淋門

**清肺飲子:**治療口渴卻小便不利,邪熱在上焦氣分的情況。藥方:茯苓(去皮)、豬苓(去皮)、澤瀉(各二錢)、車前子(炒)、琥珀、木通、瞿麥、萹蓄(各一錢)、通草、燈心(各半錢)。用法:一劑藥用兩盅水煎成一盅,飯後服用。

**木香湯:**治療寒邪凝結,小便淋瀝疼痛,身體冰冷的情況。藥方:木香、木通、檳榔、當歸、舶上茴香(炒)、青皮(去瓤)、澤瀉、赤芍藥、辣桂、橘紅、甘草(炙,各一錢)。用法:一劑藥用兩盅水,加三片生薑,煎成一盅,飯後服用。

**參苓琥珀湯:**治療小便淋瀝,尿道疼痛難忍,並牽扯到脅下的疼痛。藥方:人參(五分)、茯苓(去皮,四錢)、琥珀、當歸梢、柴胡、澤瀉(以上各三分)、延胡索(七分)、川楝子(去核炒)、甘草(生用,各一錢)。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一劑藥用三盞長流水煎成一盞,去渣,飯前服用,連服幾劑效果顯著。

**榆皮散:**治療小便突然變少、淋澀不通的情況。藥方:榆白皮(洗)、瞿麥穗、梔子仁、郁李仁(去皮尖、炒)、赤茯苓(去皮)、雞蘇葉、木通(各一錢)。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一劑藥用兩盅水煎成八分,隨時服用。

**沉香散:**治療膏淋(一種淋證,症狀較重)、臍下悶脹、小便排洩不暢的情況。藥方:沉香、陳皮(去白)、黃耆(各七錢半)、瞿麥(三兩)、榆皮、韭子(炒)、滑石(各一兩)、黃芩、甘草(炙,各半兩)。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米湯送服。

**瞿麥湯:**治療氣淋(因氣滯導致的淋證),小便澀滯的情況。藥方:瞿麥穗、黃連(去須)、大黃(蒸)、枳殼(去瓤,麩炒)、當歸(切,焙)、羌活(去蘆)、木通、牽牛、延胡索、桔梗、大腹皮、射干、桂心(去粗皮,以上各一兩半)。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盞半水,加七片生薑煎成八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益原散:**治療心經蘊熱,以及中暑引起的小便赤澀、疼痛、閉塞、口乾舌燥等症狀。藥方:滑石(另研,六兩)、甘草(一兩)。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燈芯煎湯送服,飯前服用。

**神效琥珀散:**治療石淋(尿路結石),水道澀痛,頻頻排出沙石的情況。藥方:琥珀、桂心、滑石、大黃(微炒)、葵子、膩粉、木通、木香(不見火)、磁石(煅紅酒淬七次,細研水飛過,各半兩)。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燈芯蔥白湯送服。

**火府丹:**治療心經蘊熱引起的赤澀淋痛。藥方:木通、黃芩(各一兩)、生地黃(二兩)。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木通煎湯送服。

**石燕丸:**治療小便滲痛難忍,排出沙石後才能通暢的情況。藥方:石燕子(燒紅水淬二次,研細)、滑石、石葦(去毛)、瞿麥穗(各等分)。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瞿麥、燈芯煎湯送服,一日三次。

**五苓散:**治療中暑積熱,小便赤澀如淋。 (此方在中暑門另有記載)

**王不留行散:**治療熱淋疼痛不止。

(註:文中錢、分、兩為古代重量單位,現代用法需參考相關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