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六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6)

1. 諸淋門

淋者,小便淋瀝澀痛,因腎虛而膀胱生熱也。夫水火不交,心腎氣鬱,遂使陰陽乖舛,清濁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受病焉。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若風寒濕熱之邪客於胞中,則不能化而出,故有五淋之證焉。夫五淋者,謂氣淋、石淋、血淋、膏淋、勞淋是也。

氣淋為病,小便澀而常有餘瀝也。石淋者,莖中痛,尿不得卒出,出則有沙石也。膏淋者,尿似脂膏而出也。勞淋者,勞傷即發,痛引氣衝也。血淋者,遇熱即發,小便澀痛而溺血也。

治法:並用流行滯氣、疏利小便、清解邪熱。其於調平心火,又三者之綱領焉。心清則小便自利,心平則血不妄行。最不可過用補劑。蓋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水竇不行,加之穀道閉遏,未見其有能生者也。然而腎氣虛弱,囊中受寒,亦有挾冷而小便淋澀者。

其狀先寒戰而後溲便,蓋冷氣與正氣交爭,冷氣勝則寒戰而成淋,正氣勝則寒戰解而得便溺也。治之當逐散寒邪,扶養正氣則自平矣。其餘癃閉澀痛皆一類也,臨病之際當詳審焉。

八正散,治心經蘊熱,臟腑秘結,小便赤澀,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皆治之。

大黃,瞿麥,萹蓄,車前子,木通,山梔,甘草(各一錢),滑石(研,二錢)

上㕮咀,用水二盅,燈心二十莖,煎至一盅,食前服。一方加木香一錢尤佳。

立效散,治熱結淋閟,作痛尿血。

甘草(炙),山梔子(各二錢),瞿麥(四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蔥三根、燈心五莖,煎至一盅,食前服。

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心火炎上,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淋閟不通。

方見遺精白濁門

石葦散,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出,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或尿如豆汁,或出沙石,並皆治之。

石葦,葵子,木通,瞿麥,芍藥,白朮,滑石(以上各一錢半),當歸(去蘆),甘草,王不留行(以上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或為末,每服一錢,用小麥煎湯調服。

海金沙散,治小便淋瀝,及下焦濕熱,氣不施化,或五種淋疾,癃閉不通。

海金沙(研),木通,滑石,瞿麥穗,通草(以上各一錢半),杏仁(去皮尖,麩炒,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燈心二十莖,煎至一盅,食前服。

五淋散,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止,臍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如沙石,膏淋、尿血並宜服之。

山茵陳,淡竹葉(各一錢),木通,滑石,甘草(炙,各一錢半),山梔子(炒),赤芍藥,赤茯苓(各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導赤散,治心虛蘊熱,小便赤淋,或成淋痛。

白話文:

所謂的「淋」,指的是小便時感到澀痛,淋漓不盡,這是因為腎虛導致膀胱產生熱。當體內的水火不調和,心腎之氣鬱結,就會使陰陽失調,清濁之氣互相干擾,積聚在下焦,因此膀胱就會生病。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器官,氣化功能正常時就能順利排出小便。但如果風寒濕熱等邪氣侵入膀胱,就會影響氣化,導致小便不暢,產生各種淋證。淋證主要分為五種,分別是氣淋、石淋、血淋、膏淋和勞淋。

氣淋的症狀是小便澀滯,而且經常有排不乾淨的感覺。石淋的症狀是尿道疼痛,小便無法順利排出,排出時會帶有砂石。膏淋的症狀是尿液像油脂一樣混濁。勞淋的症狀是過度勞累後發病,疼痛會牽引至氣衝。血淋的症狀是遇熱就會發作,小便澀痛並伴隨血尿。

治療原則應該是疏通氣機,利尿,清除體內邪熱。其中,調和心火是重要的關鍵。心火清淨,則小便自然順暢;心氣平和,則血液不會妄行。切忌過度使用補藥,因為補氣反而會加重脹滿,補血反而會加重澀滯,補熱反而會使熱邪更盛,導致水道不通,腸道阻塞,病情會更加嚴重。然而,腎氣虛弱,下腹受寒也可能導致小便淋澀,這種情況會有先發冷顫抖,然後小便困難的症狀,這是因為寒氣與正氣交戰,寒氣勝則發冷成淋,正氣勝則寒戰解除,小便通暢。這種情況應該祛除寒邪,扶正氣,病情自然會好轉。其他如癃閉、澀痛等症狀,也都屬於這一類,應詳細診斷。

八正散,適用於心經蘊熱,臟腑結滯,小便赤澀,癃閉不通,以及熱淋、血淋等症狀。

藥方:大黃、瞿麥、萹蓄、車前子、木通、山梔、甘草(各一錢),滑石(研末,二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兩盅,加入燈心草二十根,煎至一盅,飯前服用。另一種方法是加入木香一錢,效果更佳。

立效散,適用於熱結導致的淋證,疼痛、血尿等症狀。

藥方:炙甘草、山梔子(各二錢),瞿麥(四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兩盅,加入生薑三片、蔥三根、燈心草五根,煎至一盅,飯前服用。

清心蓮子飲,適用於上盛下虛,心火旺盛,口苦咽乾,煩渴微熱,小便赤澀,淋閉不通等症狀。

藥方:見於《遺精白濁門》。

石葦散,適用於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小便淋漓不盡,臍腹急痛,時發時停,勞累後發作,尿液如豆汁,或排出砂石等症狀。

藥方:石葦、葵子、木通、瞿麥、芍藥、白朮、滑石(各一錢半),當歸(去蘆)、甘草、王不留行(各一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煎成一服,用水兩盅,煎至一盅,飯前服用。或者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小麥煎湯調服。

海金沙散,適用於小便淋漓不盡,下焦濕熱,氣機不暢,或五種淋證,癃閉不通等症狀。

藥方:海金沙(研末)、木通、滑石、瞿麥穗、通草(各一錢半),杏仁(去皮尖,麩炒,二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煎成一服,用水兩盅,加入燈心草二十根,煎至一盅,飯前服用。

五淋散,適用於膀胱有熱,水道不通,小便淋漓不止,臍腹急痛,或尿液如豆汁,或如砂石,膏淋、尿血等症狀。

藥方:山茵陳、淡竹葉(各一錢),木通、滑石、炙甘草(各一錢半),炒山梔子、赤芍藥、赤茯苓(各二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煎成一服,用水兩盅,煎至一盅,飯前服用。

導赤散,適用於心虛蘊熱,小便赤淋,或導致淋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