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6)

1. 喘門

夫喘者,肺病也。肺主氣,一呼一吸,上升下降,榮衛息數,往來流通,安有所謂喘耶?唯夫邪氣伏藏,痰涎浮湧,呼不得呼,吸不得吸,於是上氣促急,填塞肺脘,激亂爭鳴,如鼎之沸,而喘之形狀具矣,有肺虛挾寒而喘者,有肺實挾熱而喘者,有水氣乘肺而喘者,有驚憂氣鬱肺脹而喘者,有胃絡不和而喘者,有腎氣虛損而喘者。如是等類,皆當審證而主治之。

若肺虛、肺寒,必有氣乏表怯,冷痰如水之證,法當溫補之。肺實、肺熱,必有壅盛胸滿,外鬨上炎之狀,法當清利之。水氣者,漉漉有聲,怔忪浮腫,法當逐水利小便。驚憂者,惕惕悶悶,引息鼻張,法當寬中下氣。胃絡不和者,宜分氣化痰以和之。腎氣虛損者,宜助陽接真以補之。

至若傷寒發喘,表汗里下;腳氣喘滿,疏導收功。此則但療本病,其喘自安。

雖然,喘有利下而愈者,亦有因瀉而殂者;喘有數年沉痼而復瘳者,亦有忽因他疾大喘而不救者。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為肺絕;身汗如油而喘者,為命絕;直視譫語喘滿者,不治。及諸篤病,正氣欲絕之時,邪氣盛行,壅逆而為喘。然則喘之危惡,又安可以尋常忽之耶?

人參定喘湯,治肺氣上喘,喉中有聲,坐臥不安,胸膈緊痛,及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

人參(去蘆),麻黃(去節),阿膠(蛤粉炒),半夏曲,五味子,罌粟殼(去蒂,蜜炙),甘草(以上各一錢),桑白皮(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後服。

定喘湯,治上氣喘嗽。一名定肺湯。

紫菀,橘紅,杏仁(去皮尖,炒),五味子,枳殼(麩炒),半夏(薑製),桑皮(炒),紫蘇子(炒),甘草(炙,以上各一錢半)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紫蘇葉五葉,煎至一盅,食後服。

五味子湯,治喘促,脈伏而數者。

五味子(二錢),人參(去蘆),麥門冬(去心),杏仁(去皮尖),橘皮(去白,以上各二錢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三枚,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時服。

千緡湯,治痰喘。

半夏(泡七次,每個切作四片,七個),皂角(去皮弦子,炙,一寸),甘草節(一寸)

上作一服,用水二盞,生薑如指大一塊,煎至半盞,去柤,頓服。數帖瘥。

杏蘇飲,治上氣喘嗽,浮腫。

杏仁(去皮尖,炒,一錢半),紫蘇葉(二錢),五味子,大腹皮,烏梅(去核),紫菀,甘草(炙,以上各一錢),陳皮(去白),麻黃(去節),桑皮(炒),阿膠(炒),桔梗(以上各七分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後服。

玉華散,治咳嗽上喘。調順肺經,清利咽膈,安和神氣。

甜葶藶(焙),桑白皮(炒),半夏(薑製),貝母(炮),天門冬(去心),馬兜鈴,杏仁(去皮尖),紫菀(洗),百合(蒸),人參(以上各一錢),百部,甘草(炙,各七分半)

白話文:

所謂的喘,是肺部的疾病。肺主管氣息,一呼一吸,氣的上升下降,營養物質的運送,呼吸次數的調節,氣息在體內往來流通,本應不會有喘的現象。但當邪氣潛伏在體內,痰液不斷湧上,導致想呼氣卻無法呼出,想吸氣卻無法吸入,於是出現氣往上衝、呼吸急促的狀況,胸腔被堵塞,呼吸時發出嘈雜的聲響,像鼎中的水沸騰一樣,這就是喘的症狀。喘的成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肺虛又夾帶寒氣,有的是因為肺實又夾帶熱氣,有的是因為水氣侵犯肺部,有的是因為驚嚇憂慮導致氣鬱結在肺部而脹滿,有的是因為胃部的經絡不調和,還有的是因為腎氣虛損。這些不同的情況,都應該詳細辨別病症,然後進行治療。

如果是肺虛、肺寒引起的喘,通常會有氣力不足、身體虛弱、咳出像水的寒痰等症狀,治療方法應該用溫補的方式。如果是肺實、肺熱引起的喘,通常會有胸悶、胸部脹滿、氣往上衝而發炎的現象,治療方法應該用清熱疏通的方式。如果是水氣引起的喘,通常呼吸時會有水聲,還會有心悸和身體浮腫,治療方法應該用排除水分、利小便的方式。如果是因為驚嚇憂慮引起的喘,通常會感到心神不定、胸悶不適,呼吸時會張大鼻孔,治療方法應該用疏通胸腔、使氣下降的方式。如果是胃部經絡不調和引起的喘,應該用分理氣機、化解痰液的方式來調和。如果是腎氣虛損引起的喘,應該用幫助陽氣、補充腎精的方式來補養。

至於傷寒引起的喘,應該發汗或用藥物疏通腸胃;如果是腳氣病引起的喘,應該用疏導的方式來消除。這些情況,只要治療好原本的疾病,喘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但是,喘這種疾病,有的會因為排便順暢而痊癒,有的卻會因為腹瀉而死亡;有的喘病雖然多年難以治癒,最後卻能痊癒,也有的會突然因為其他疾病導致喘症加重而不治。如果出汗過多,身體濕潤,喘卻不停,表示肺氣已經衰竭;如果身體出汗像油一樣黏膩,喘個不停,表示生命即將結束;如果眼睛直瞪著前方,說著胡話,喘到胸部脹滿,這種情況無法治療。還有一些重病,當身體正氣衰弱到極點的時候,邪氣就會更加猖獗,導致氣機阻塞而引起喘。因此,喘的危險性是不可小覷的,千萬不能把它當成尋常小病而忽略。

人參定喘湯,可以治療肺氣上逆引起的喘,喉嚨有痰聲,坐立不安,胸部和膈膜感到緊繃疼痛,也可以治療因為肺部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咳嗽,咳嗽聲音很重。

藥方成分:人參(去除蘆頭),麻黃(去除節),阿膠(用蛤粉炒過),半夏曲,五味子,罌粟殼(去除蒂頭,用蜂蜜炙過),甘草(以上各一錢),桑白皮(二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三片,煎至剩下一碗,飯後服用。

定喘湯,可以治療氣往上衝、咳嗽和喘。又名定肺湯。

藥方成分:紫菀,橘紅,杏仁(去除皮和尖,炒過),五味子,枳殼(用麩皮炒過),半夏(用生薑處理過),桑白皮(炒過),紫蘇子(炒過),甘草(炙過,以上各一錢半)。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為一劑,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三片、紫蘇葉五片,煎至剩下一碗,飯後服用。

五味子湯,可以治療喘氣急促,脈象微弱但次數頻繁的症狀。

藥方成分:五味子(二錢),人參(去除蘆頭),麥門冬(去除心),杏仁(去除皮和尖),橘皮(去除白色部分,以上各二錢半)。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三片、紅棗三枚,煎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服用。

千緡湯,可以治療因痰引起的喘。

藥方成分:半夏(用清水浸泡七次,每次切成四片,共七個),皂角(去除皮和弦子,炙過,一寸長),甘草節(一寸長)。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加水兩碗,放入像手指般大小的生薑一塊,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一次全部服用。服用數帖就會痊癒。

杏蘇飲,可以治療氣往上衝、咳嗽、喘氣和身體浮腫。

藥方成分:杏仁(去除皮和尖,炒過,一錢半),紫蘇葉(二錢),五味子,大腹皮,烏梅(去除核),紫菀,甘草(炙過,以上各一錢),陳皮(去除白色部分),麻黃(去除節),桑白皮(炒過),阿膠(炒過),桔梗(以上各七分半)。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五片,煎至剩下一碗,飯後服用。

玉華散,可以治療咳嗽和喘。可以調理肺經,疏通咽喉,使人神清氣爽。

藥方成分:甜葶藶(焙乾),桑白皮(炒過),半夏(用生薑處理過),貝母(炮製過),天門冬(去除心),馬兜鈴,杏仁(去除皮和尖),紫菀(洗過),百合(蒸過),人參(以上各一錢),百部,甘草(炙過,各七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