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諸蟲獸傷 (5)

回本書目錄

諸蟲獸傷 (5)

1. 傷寒諸症

傷寒六經辨,傷寒書、莫詳於仲景,但傳經,各有時候,療治難執一法,因錄脈於下,俾閱者知所傳之經,因知所治之方,庶不至誤服,而病可療矣。脈浮緊:主無汗,頭項痛,腰脊強,謂之傷寒,病在太陽,脈浮長:身熱,目疼,鼻乾,不得眠,病在陽明;脈弦:胸脅痛,耳聾,寒熱往來而嘔,病在少陽;脈沉細:咽乾,腹滿,自利,病在太陰;脈微緩:口燥,舌乾,病在少陰,脈沉澀。煩滿,囊縮,病在厥陰。

傷寒諸症,無論陰陽虛實一切等症,用潔白糖五錢。陰症,蔥薑湯調下;陽症,百滾湯下;暑症並中熱、中暍,新汲水下;虛症,米湯下;實症,陳皮湯下;傷食,山楂湯下;結胸症,淡鹽湯下;蛔厥症,烏梅花椒湯下;緊沙腹痛,新汲水下;婦人血崩,鍋臍煤湯下。

白話文:

《傷寒六經辨》中提到,傷寒的診斷與治療方法,最詳細的當屬張仲景的著作。疾病在不同的經絡上表現不同,治療方式也有所區別,不能固定使用一種方法。因此,以下是各經絡的脈象特徵:

  • 脈象浮緊:主現無汗、頭項痛、腰脊強硬,這表示傷寒病在太陽經。
  • 脈象浮長: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孔乾燥、無法入睡,這表示傷寒病在陽明經。
  • 脈象弦:胸部脹痛、耳朵聽力減退、寒熱交替且伴有噁心,這表示傷寒病在少陽經。
  • 脈象沈細:咽喉乾燥、腹部脹滿、自覺大便過頻,這表示傷寒病在太陰經。
  • 脈象微緩:口渴、舌頭乾燥,這表示傷寒病在少陰經。
  • 脈象沈澀:煩躁、腹脹、睪丸收縮,這表示傷寒病在厥陰經。

對於各種傷寒症狀,不分陰陽虛實,可以使用五錢的白糖來進行治療:

  • 雙陰性症狀,可以使用蔥薑湯調和後服用。
  • 雙陽性症狀,可以使用沸騰的熱水送服。
  • 夏季或中暑、中暈症狀,可以使用新汲的清水送服。
  • 虛弱性症狀,可以使用米湯送服。
  • 實證性症狀,可以使用陳皮湯送服。
  • 消化不良症狀,可以使用山楂湯送服。
  • 結胸症狀,可以使用淡鹽湯送服。
  • 蠕蟲癥狀(如蛔蟲),可以使用烏梅椒湯送服。
  • 累積腹痛,可以使用新汲的清水送服。
  • 女性月經過多,可以使用鍋臍煤湯送服。

傷寒噁心,陳皮、半夏、茯苓、桔梗、白朮、蒼朮、厚朴、紫蘇、藿香各錢五分,甘草、大腹皮各一錢,加姜三片,水煎服。

解利兩感傷寒,經云:兩感不治(陰陽俱受,而為兩感)。然所稟有虛實,所感有淺深。若稟實感淺,間亦可生,治之而不救者有矣,未有不治而生者。用此十中常活一二。羌活一錢五分,獨活、防己、黃芩、黃連、白朮、川芎各一錢,細辛五分,生地、知母各二錢,水煎,熱服。

白話文:

對於「傷寒噁心」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藥材進行調理:陳皮、半夏、茯苓、桔梗、白朮、蒼朮、厚朴、紫蘇、藿香,每種各取五分量;甘草、大腹皮各取一錢量,並加入三片薑,加水後煎煮飲用。

對於「解利兩感傷寒」的情況,根據經典理論,如果陰陽雙受影響,就可能發生兩感症狀。然而,根據個體的不同,他們的基礎狀況和感染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基礎情況良好且感染輕微,患者有可能康復,但如果不進行治療,也可能康復。這類情況下,使用這些常見的草藥配方,可能會對一部分人起到幫助作用。

具體方劑包括:羌活一錢五分,獨活、防己、黃芩、黃連、白朮、川芎各一錢,細辛五分,生地、知母各二錢,加水後煎煮,熱服。

傷寒狂走,雞子殼(出過小雞者)泡湯服,即睡。

傷寒結胸停食,陳香糟六兩、生薑四兩、水菖蒲根四兩、鹽二兩,共搗勻,炒熱為餅,敷胸前痛處,以火熨之,內響即去。如口渴,任吃茶水,待大便利,下惡物,即愈。

傷寒熱結不解,枳實五錢、大黃七錢,瓜蔞四錢,煎服。

傷寒發黃,傷寒五六日,忽發黃色,急將麻油半盞,和水半盞,入雞子清一枚,攪和服之,神效。

白話文:

"傷寒狂走",使用出過小雞的雞蛋殼浸泡湯中飲用,就會感到睏倦並進入睡眠。

"傷寒結胸停食",取陳年香糟六兩、生薑四兩、水菖蒲根四兩、鹽二兩,混合後打成糊狀,炒熱做成餅狀,敷在胸部疼痛的地方,用熱力加溫,當有內響聲出現時就可停止。如果感到口渴,可以隨意飲用茶水,直到大便通暢排出異物,病症就會好轉。

"傷寒熱結不解",使用枳實五錢、大黃七錢、瓜蔞四錢,加水煎煮後服用。

"傷寒發黃",在傷寒病發後五到六天,突然出現黃疸,緊急使用半杯麻油與半杯水混合,加入一個雞蛋清,攪拌後飲用,效果極佳。

傷寒並一切雜病、嘔噦、手足逆冷,橘紅一兩、生薑一兩,水兩碗,煎八分,徐徐嚥下,即愈。

時疫傷寒舌黃、煩躁、狂言、發熱,吞生雞子一二枚,即時清爽。

喉管傷寒,凡喉中作癢難過,不可吃茶,酒、湯水。將薄荷二分,麝香一分,作極細末。吹入喉中,待其氣通,吐出涎水碗許,然後吃陳黃米湯半茶杯,即愈。若不知者,竟吃茶,酒等項,便不可救。

傷寒發頤,原受風寒,表邪末盡,日久身熱不解,耳項前後結腫,疼痛,初起身熱口渴。柴胡、天花粉、乾葛、黃芩、桔梗、牛蒡子、連翹、石膏各一錢,甘草五分,升麻三分,水煎,不拘時服。初起身涼,不渴,患上微熱、不紅、疼痛。牛蒡子、桔梗、陳皮、天花粉、黃連、川芎、赤芍、甘草、蘇木各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對於傷寒或其他各種疾病,包括嘔吐和四肢冰冷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方劑:取一兩橘紅與一兩生薑,用水煮沸至剩餘八分,慢慢飲用,即可痊癒。

對於時令流行病引起的傷寒,如果舌頭黃色、焦躁不安、說胡話或發燒的情況,可以吞食生雞蛋一二個,這樣會立刻感到清爽。

對於喉部傷寒,當喉嚨感到瘙癢難耐,不能喝茶、酒或湯水時,可以將二分薄荷和一分麝香研磨成極細末,吹入喉嚨,等待氣流通暢,吐出一碗許的涎水,接著喝半茶杯陳黃米湯,即可痊癒。如果不知道這種方法,直接飲用茶、酒等,就無法輓救了。

對於傷寒引起的頸部腫脹,原本是因風寒引起表邪未盡,長期發熱不退,耳、項前後腫脹且疼痛,初期會有體溫升高和口渴的情況。使用以下方劑:柴胡、天花粉、乾葛、黃芩、桔梗、牛蒡子、連翹、石膏各一錢,甘草五分,升麻三分,加水煎煮,不分時間服用。初期體溫下降,不再口渴,出現微熱、不紅、疼痛的情況。使用牛蒡子、桔梗、陳皮、天花粉、黃連、川芎、赤芍、甘草、蘇木各一錢,加水煎煮服用。

2. 傷風諸症

傷風頭痛,發熱無汗,冰糖五錢,生薑五錢,煎湯,熱服,取汗。

傷風身熱、有汗、脈浮、咳嗽、痰多,陳皮八分,紫蘇、杏仁(去皮尖,炒,研)、半夏(薑製)、桑白皮(蜜炙)、貝母(去心)、白朮(土炒)各一錢,五味子七粒(研),甘草六分,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熱服。

傷風發熱、頭疼、咳嗽,川芎、白芷、紫蘇各八分,陳皮七分,香附子一錢,甘草五分,水兩碗、姜三片、蔥頭兩個,煎八分,空心服。

白話文:

對於感冒引起的頭痛和發燒但不出汗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使用五錢的冰糖和五錢的生薑,加水煮成湯,熱後服用,以求出汗退熱。

對於感冒導致的身體發熱、出汗、脈搏跳動快、咳嗽和痰多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使用八分的陳皮、紫蘇和杏仁(去皮尖,炒後研磨)、半夏(與生薑一起煮)、桑白皮(用蜂蜜炙烤)、貝母(去除心臟部分)、一錢的白朮(土炒)、七粒研磨的五味子、六分的甘草、三片生薑和一枚大棗,加水煎煮,熱後服用。

對於感冒導致的發熱、頭痛和咳嗽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使用八分的川芎、八分的白芷、紫蘇各一份、七分的陳皮、一錢的香附子、五分的甘草,用水煎煮後,熱後在空腹時服用。

傷風頭疼、發寒、潮熱,細辛、白芷、石膏各一錢,川芎八分,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溫服。

傷風中寒重者,蒼朮、半夏、厚朴各一錢二分,前胡一錢,川芎、藿香各八分,陳皮七分,甘草五分,水二碗、煎八分,溫服,汗出為愈。

風熱、發癢、起斑塊,防風、荊芥、黃芩、連翹各一錢,甘草五分,升麻四分,木通六分,枳殼八分,桔梗七分,水煎服。風疹塊,白雞冠花煎洗。

白話文:

對於感冒引起的頭痛、發寒和潮熱,可以使用以下藥方:細辛、白芷、石膏各一錢,加上川芎八分,用兩碗水煎至剩八分,空腹溫熱服用。

對於感冒伴有嚴重的寒症,則應使用以下藥方:蒼朮、半夏、厚朴各一錢二分,前胡一錢,川芎、藿香各八分,陳皮七分,甘草五分,用兩碗水煎至剩八分,溫熱服用,直到出汗為止。

對於風熱引起的頭癢、皮膚出現斑塊,可以使用以下藥方:防風、荊芥、黃芩、連翹各一錢,甘草五分,升麻四分,木通六分,枳殼八分,桔梗七分,加水煎煮後服用。對於風疹塊,可用白雞冠花煎水洗患處。

請注意,這些藥方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這些藥方,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況都不同。在開始任何新的治療計劃之前,請諮詢你的醫生或中醫師。

十神湯,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或欲出疹。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並皆治之。川芎、麻黃、乾葛、蘇葉、白芷、陳皮、香附各一錢,赤芍八分,甘草(炙)七分,升麻五分,生薑三片,煎服。發熱頭痛,加連須蔥白。中滿氣實,加枳殼,桔梗。天氣和暖,加黃芩,去麻黃。

白話文:

【十神湯】,用於治療季節變化不適,瘟疫肆虐,感冒發燒,或是預期出現疹子的情況。此方對陰陽兩種風寒引起的病症均有療效。配方包括:川芎、麻黃、乾葛、蘇葉、白芷、陳皮、香附各一錢,赤芍八分,炙甘草七分,升麻五分,生薑三片,煎煮後服用。若出現發熱頭痛的情況,可添加連須蔥白。如果消化不良或氣體過多,則需添加枳殼和桔梗。當天氣溫暖時,可加入黃芩,並去除麻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