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諸蟲獸傷 (6)

回本書目錄

諸蟲獸傷 (6)

1. 瘧疾諸症

瘧疾總論,王節齋曰:瘧是風暑之邪,有一日一發,有二日一發,有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發二日,日與夜各發。有有汗,有無汁。有上半日發,有下半日發,有發熱於夜者。治法:邪從外入,宜發散之,然以扶持胃氣為本,又須分別陽分陰分而用藥。邪瘧及新發熱者,可散可截;虛瘧及久者,宜補氣血。若服過截藥,致傷脾胃,則必延綿不休。主方:柴胡、白朮、蒼朮(米泔浸)各一錢(以上三味,瘧疾必用之藥),陳皮七分,甘草(炙)五分,乾葛一錢二分。一日一發及午前發者,邪在陽分。加枯黃芩、茯苓、半夏各一錢,熱甚頭痛,再加川芎,軟石膏各一錢;口渴加石膏、知母、麥門冬各一錢。間日或三日發、午後或夜發者,邪在陰分,加當歸、川芎、酒炒芍藥,熟地、炒知母各一錢,酒洗紅花、酒炒黃柏各四分,提起陽分,可截之。間一日連發二日,或日夜各發者,氣血俱病,加人參、黃耆、白茯苓各一錢以補氣;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一錢以補血。陽瘧多汗,黃耆、人參、白朮以斂之;無汗,柴胡、白朮、蒼朮、黃芩、乾葛以發之。陰瘧多汗,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耆、黃柏以斂之;無汗,柴胡、蒼朮、大川芎、紅花、升麻以發之。故曰:有汗者,要無汗,正氣為主;無汗者,要有汗,散邪為主。病人胃氣弱,飲食少,或服截藥,傷脾胃而少食者,加人參一錢五分,酒炒芍藥、大麥芽各一錢。厭食痞悶或有食積者,加神麯、麥芽、枳實(炒)各二錢,黃連(炒)五分。痰盛,加薑製半夏、南星、枳實(炒)各一錢,黃芩、黃連各六分。若欲截之,加檳榔、黃芩、青皮、常山各一錢,烏梅肉三個。日久虛瘧,寒熱不多,或無寒,而但微熱者,邪氣已無,只用四君子合四物湯(方見瘟疫諸症),加柴胡、黃芩、黃耆、陳皮,以滋補氣血。

白話文:

【瘧疾總論】,王節齋說:瘧疾是由風熱和暑熱之邪引起的,有每日發作一次的,有兩日發作一次的,有三日發作一次的,也有間歇一天後連發兩天,或者白天和夜晚各自發作的。有出汗的,有不出汗的。有上午發作的,有下午發作的,也有晚上發熱的。治療方法:邪氣從外進入,應當疏散之,但以養護胃氣為根本,還需根據陽分和陰分來選擇藥物。對於新發的熱病或發作的熱病,可以使用疏散或截癥的方法;對於虛弱的瘧疾或長期發作的,應當補充氣血。如果服用了過度的截癥藥物,導致傷害脾胃,則癥狀必定會持續不愈。

主要方劑包括:

  • 柴胡、白朮、蒼朮(米泔水浸泡)、陳皮、甘草(炙)、乾葛。
  • 日發或午前發作的,邪氣在陽分,可以加入黃芩、茯苓、半夏、川芎、軟石膏等,若熱勢嚴重伴有頭痛,可再加入川芎、石膏、麥門冬等。
  • 間日或三日發作、午後或夜晚發作的,邪氣在陰分,可加入當歸、川芎、酒炒芍藥、熟地、酒洗紅花、酒炒黃柏等,以提升陽分,達到截癥的效果。
  • 雖然一日內連發兩次,或日夜交替發作的,體內氣血俱損,需加入人參、黃耆、白茯苓等補氣,當歸、白芍、熟地、黃耆、黃柏等補血。陽性瘧疾出汗時,可用黃耆、人參、白朮收斂;無汗時,柴胡、白朮、蒼朮、黃芩、乾葛等發散。陰性瘧疾出汗時,當歸、白芍、熟地、黃耆、黃柏等收斂;無汗時,柴胡、蒼朮、大川芎、紅花、升麻等發散。
  • 故此,有出汗的,要保持不出汗,讓正氣主導;無出汗的,要促使其出汗,以發散邪氣為主。

對於胃氣弱、飲食少,或服用截癥藥物傷害脾胃、導致食慾減退的患者,可加用人參、酒炒芍藥、大麥芽等。若患者厭食、腹脹、有食積,則可加入神麯、麥芽、枳實(炒)、黃連(炒)等。若痰多,則需加入姜製半夏、南星、枳實(炒)、黃芩、黃連等。若想要截癥,則可加入檳榔、黃芩、青皮、常山、烏梅肉等。長期的虛弱型瘧疾,寒熱不太明顯,或只有輕微的熱感,邪氣已經消失,只需使用四君子合四物湯(方見瘟疫諸症),加入柴胡、黃芩、黃耆、陳皮,以滋補氣血。

止瘧,不拘間日或日日發。虛瘧汗多者,柴胡、知母、當歸俱各一錢,桂枝六分,防風四分,黃耆二錢,何首烏、青皮各八分,穿山甲(土炒)八分,水二碗,煎一碗,露一宿,面北方,溫服。陳皮、澤瀉各八分,當歸,柴胡各錢二分,製半夏、茯苓、黃芩各一錢,甘草七分,人參八分,量虛實增減用,水煎服。貝母、生半夏,各為末,端午日午時,合一處,瘧末發將發之際,一飯前,將末一錢,生薑汁調服,立止。獨蒜十二個(煨熟),桃仁一百個(去皮尖,雙仁者),搗爛,加入上好黃丹,再搗勻,丸如黃豆大,每服三丸,當發日早晨,溫酒一杯,面東吞下。白糖四兩,調化燒酒內,溫服、飲至微醺自止。新潔泉水,煎至百沸,一碗約至半碗,發瘧時,寒過熱來,坐起椅上,去被增衣,不時熱服少許,助汗,多發一兩個時辰,覺腹中寒冷氣盡,舒暢即止。陳月坡治瘧方:陳皮、製半夏、當歸各一錢,柴胡、黃芩、澤瀉、茯苓各八分,甘草(炙),升麻、乾葛各五分,生薑兩片,棗頭一個,桃頭五個,水兩碗,煎熱服。忌生、冷、魚面。據月坡云:方有百種,唯此穩當無誤。須服二十劑,服五六劑後得加入人參,更易愈也。

白話文:

治療瘧疾的藥方,無論是隔天發作或天天發作都適用。對於虛弱導致大量出汗的患者,配方如下:柴胡、知母、當歸各取一錢,桂枝六分,防風四分,黃耆二錢,何首烏、青皮各取八分,穿山甲(土炒)八分。將二碗水煮成一碗,放置一夜,面向北方,溫熱服用。

陳皮、澤瀉各取八分,當歸、柴胡各取二錢二分,製半夏、茯苓、黃芩各一錢,甘草七分,人參八分,根據虛實情況調整用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貝母、生半夏研磨成粉,於端午日午時混合,當發作前一刻,飯前服用一錢,用生薑汁調和服用,可立即停止發作。

獨蒜十二個(煮熟),桃仁一百個(去皮尖,雙仁者),搗碎,加入上好的黃丹,再充分混合,做成如黃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粒,發作前一天早晨,用溫酒一杯,面向東方吞下。

白糖四兩,調和燒酒內,溫熱服用,飲至微微醉意即可停止。

新鮮清淨的泉水,煮沸至一百次沸騰,一碗約剩半碗,當發作時,寒過熱來,坐於椅子上,去除被子增加衣物,不時熱服少量,助於發汗,發作一個兩個小時後,感覺腹部寒冷氣息盡,舒適即可停止。

陳月坡治療瘧疾的方子:陳皮、製半夏、當歸各取一錢,柴胡、黃芩、澤瀉、茯苓各取八分,甘草(炙),升麻、乾葛各取五分,生薑兩片,棗頭一個,桃頭五個,二碗水煮熱後服用。

避免食用生冷及魚麪食物。據月坡說,治療方法有上百種,唯有這個方法最穩定可靠,無誤差。需要服用二十劑,服用五六劑後可以加入人參,更易痊癒。

三陰瘧,用草果一錢於碗內,水半碗,水上蓋以棉紙,紙上用人參三錢,隔一夜,於次日飯鍋上蒸之,只將人參煎湯服,不用草果,即愈。如不愈,再進一服,無有不止者。常山一兩,煮黑豆一合,去常山,取黑豆食之,神效,無後患。

久瘧,貝母一錢五分,當歸、川芎、柴胡各三錢,水煎,未發時服,自愈。

隔年瘧,乾薑五錢、白朮三錢,煎服,愈。雄黃三錢(為末)、龜板一個(去兩旁),放火上,將雄黃末徐徐鋪在龜板上,煅黑,碗蓋存性,取起研末,酒服。厚被蓋臥,立愈。

白話文:

【三陰瘧】,使用草果一錢放入碗中,加水半碗,水面覆以棉紙,棉紙上放參三錢,隔夜後,於次日飯鍋上蒸之,僅需用人參煎出的湯服用,不需草果,即可痊癒。若未見好轉,再服用一次,沒有不能止癒的。常山一兩,煮黑豆一合,去除常山,食用黑豆,效果神妙,無後遺症。

【久瘧】,使用貝母一錢五分,當歸、川芎、柴胡各三錢,加水煎煮,於未發病時服用,自然痊癒。

【隔年瘧】,使用乾薑五錢、白朮三錢,煎服,即可痊癒。雄黃三錢(研成粉末)、龜板一個(去掉兩側),放在火上,將雄黃粉末緩慢鋪在龜板上,煅至黑色,用碗蓋住保持其性質,取出研磨成粉,以酒服用。覆以厚重的被子躺下,立即痊癒。

年久虛瘧,虛瘧年久不愈,漸成怯弱者,人參、川芎、青皮(米醋拌炒)各一兩,當歸、白朮(炒黃)、薏苡仁(水洗,炒)、白茯苓(去皮膜)、鱉甲(米醋浸,炙酥黃色,再用米醋煮,去裙,取板,槌碎為末)各二兩。共為末,黃米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早晚白湯服百餘丸。

瘴瘧,感山嵐瘴氣作瘧。實者,霍香正氣散(方見吐瀉諸症);虛者,人參養胃湯。蒼朮一錢,半夏(制)、厚朴(薑汁炒)、橘紅各八分,藿香、草果、人參、茯苓各五分,甘草(炙)三分,姜七片、烏梅一個,水煎服。

白話文:

【年久虛瘧】,長期的虛性瘧疾未能痊癒,逐漸導致身體衰弱,可以使用以下方子:

  • 人參:三錢
  • 川芎:三錢
  • 青皮(用米醋拌炒過):三錢
  • 當歸:六錢
  • 白朮(炒黃):六錢
  • 薏苡仁(用水清洗後,再炒過):六錢
  • 白茯苓(去掉皮膜):六錢
  • 鳥甲(用米醋浸泡過,炙至金黃色,再用米醋煮,去掉裙部,取下鳥甲,槌碎成粉末):十二錢 將所有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黃米糊和成藥丸,每個約如桐籽大小,早晚用白開水服用一百餘丸。

【瘴瘧】,因受到山嵐瘴氣而發作的瘧疾。如果是實質性的,可以使用「霍香正氣散」(詳細方子在嘔吐和洩瀉的症狀部分可以看到);如果是虛弱性的,可以使用「人參養胃湯」。成分如下:

  • 蒼朮:一錢
  • 半夏(經過處理):八分
  • 厚朴(用薑汁炒過):八分
  • 橘紅:八分
  • 藿香:八分
  • 草果:五分
  • 人參:五分
  • 茯苓:五分
  • 甘草(炙過):三分
  • 薑:七片
  • 烏梅:一個 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