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卷之下 (2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24)

1. 嬰兒諸症

走馬牙疳,言患迅速,不可遲延故也。多屬痘疹餘毒所中,又有雜病熱甚而成者。其患牙齦腫爛,隨便黑腐作臭,有五種不治。口臭涎穢,不治;黑腐不脫,不治;牙落無血,不治;穿腮破唇,不治;用藥不效,不治。初起:人中白(溺壺者佳,煅紅)二兩,兒茶一兩,黃柏、薄荷、青黛各末六錢,冰片五分,研極細,先用溫湯漱淨,吹藥疳,日用六七次。吹藥後,涎從外流為吉;涎毒內收為凶。內服:蘆薈、銀柴胡、胡黃連、川黃連、牛蒡子、玄參、桔梗、山梔、石膏、薄荷、羚羊角各五分,甘草、升麻三分,水二盅,淡竹葉十片煎六分,食後服。此方雖穿腮破唇,並宜服之。或川連、乾薑等分為末,吹入;或單用煅過人中白,擦牙數次;或以綠礬入頃銀罐內,煅透收起,覆地去火毒。遇此疾;將礬擦之,皆效。

猢猻癆,此症求食不止,終夜不睡。用針刺兩手面中三指中節能屈處。周歲者,用中號針;六七歲者,用大號針刺進半分許,遇骨微住即拔出,不可誤針筋上。若疳甚無水,刺數日方有白水;不甚者,即有白漿,刺數日,隨有血。一指有血,停此一指不刺;二指有血,停此二指不刺;若六指俱有血,病痊不復刺矣。凡刺須隔一日,俟天晴,雨則無益。刺後即得睡,減貪饞。最忌棗、粟、干甜果物,食則復發。若初刺即有血,則非此症矣。

小兒喉中痰壅喘甚,巴豆一粒,搗爛作一丸,以絲綿包裹,男左女右,塞鼻中,痰即墜下。

小兒卒死、吐利不解何病,狗屎一丸,絞計灌之。無濕者,水煮乾者取汁。或用蔥納下部及鼻中,立蘇。

急慢涼風,眉心中以綠豆大艾圓灸五七壯,須令出喉有聲,即愈。又方:尾尻骨下一指之間,亦以綠豆大艾圓,灸一壯,即出喉有聲,灸三壯,立愈。如鼻梁兩旁,哭笑有窩,用珠筆點記,以艾圓灸兩旁三五壯,即愈。又方:膽南星(牛膽套過多次者)一兩、硃砂二錢二分,研細末。每服五分,服至一錢止,午前一服,午後一服,燈心薑湯送下。

疳瘡,牆上白螺螄殼(去土淨,火煅,研細末)五分,輕粉、宮粉各三分,冰片一分,和勻。先以米泔水洗淨,用藥摻上,立愈。或羊須,燒灰存性,敷之。

痜瘡,松香研細,尺余青布條裹之,以線縫作條子,於香油燈上燒過,其滴下油,以碗接之,搽瘡,愈。

肥瘡及頭上惡瘡,久不愈者,松香(研末篩淨、同蔥汁陳醋煮過)一斤,輕粉一兩五錢,川椒二兩(另研極細末),山東飛丹(水飛過)、枯礬各六兩,共為極細末。先用豬蹄湯洗過,菜油調敷,愈。

遍身細疥瘡,柏油敷上,立愈。

癬方,豬骨髓與輕粉等分,研爛敷之,愈。

白話文:

嬰兒諸症

走馬牙疳,指的是病情發展迅速,不能拖延的疾病。多半是出過痘疹後餘毒未清,或是其他疾病發熱嚴重所導致。這種病會讓牙齦腫脹腐爛,接著發黑發臭,出現以下五種情況就難以治癒:口臭且流出汙穢的口水,無法治癒;腐爛的組織無法脫落,無法治癒;牙齒脫落且不出血,無法治癒;腐爛蔓延到臉頰或嘴唇,無法治癒;用藥後沒有效果,無法治癒。

剛開始發病時,可以用人中白(用尿壺裡的沉澱物效果最好,燒紅後磨成粉)二兩,兒茶一兩,黃柏、薄荷、青黛各磨成六錢的粉末,再加入冰片五分,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先用溫水漱口清潔,然後把藥粉吹到牙齦腐爛的地方,每天用六七次。吹藥後,如果口水往外流是好現象,如果口水往內收則是不好的跡象。

內服的藥方:蘆薈、銀柴胡、胡黃連、川黃連、牛蒡子、玄參、桔梗、山梔、石膏、薄荷、羚羊角各五分,甘草、升麻各三分,用水兩碗,加上淡竹葉十片,煎煮成六分,飯後服用。這個藥方即使病況嚴重到牙齦腐爛到臉頰或嘴唇,也適合服用。另外,也可以用川黃連、乾薑等分磨成粉末吹到患處;或是單獨用煅燒過的人中白,擦拭牙齒數次;或是把綠礬放入小銀罐中煅燒透,然後放在地上除去火毒,遇到這種病,將綠礬擦拭患處,都有效果。

猢猻癆,這種病會讓孩子一直吵著要吃東西,整夜都睡不著。可以用針刺兩手手掌面,中指中間關節能彎曲的地方。一歲左右的孩子用中號針,六七歲的孩子用大號針,刺入約一分深,碰到骨頭就停住拔出,注意不要刺到筋。如果疳病嚴重沒有水液,刺幾天後才會有白色液體;如果不嚴重,很快就會有白色液體,刺幾天後會有血。一個手指流血就停止刺這個手指,兩個手指流血就停止刺這兩個手指,如果六個手指都流血了,病就痊癒不用再刺了。每次刺都要隔一天,而且要選晴天刺,雨天刺沒有效果。刺後孩子就能睡著,不再一直想吃東西。最忌諱吃棗子、小米、乾甜的食物,吃了會復發。如果剛刺就出血,就不是這種病。

小兒喉嚨痰多、呼吸急促,用巴豆一粒搗爛做成丸狀,用絲綿包好,男孩塞左邊鼻孔,女孩塞右邊鼻孔,痰就會排出。

小兒突然死亡、又吐又拉不止是什麼病,用狗屎一丸,擠壓取出汁液灌入。沒有濕狗屎就用水煮乾狗屎取汁灌入。或是用蔥塞入肛門及鼻孔,可以立刻甦醒。

急慢涼風(指小兒驚風),在眉心用綠豆大小的艾絨灸五到七壯,必須要讓喉嚨發出聲音,就會痊癒。另外一個方法,在尾椎骨下一指的地方,也用綠豆大小的艾絨灸一壯,喉嚨發出聲音,灸三壯,就會立刻痊癒。如果鼻樑兩側,哭笑時有凹陷,用硃砂筆點記,在兩旁灸三到五壯,就會痊癒。

還有一個藥方:膽南星(用牛膽套過多次的)一兩、硃砂二錢二分,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分,最多吃到一錢就停止,早晚各服一次,用燈心薑湯送服。

疳瘡,用牆上的白螺螄殼(去除泥土,燒過磨成細末)五分,加上輕粉、宮粉各三分,冰片一分,攪拌均勻。先用米泔水洗淨患處,然後把藥粉敷上,就會立刻痊癒。或者用羊鬍鬚燒成灰,敷在患處。

疔瘡,把松香磨成細末,用一尺多長的青布條包起來,用線縫好做成條狀,在香油燈上燒過,滴下的油用碗接住,塗抹在疔瘡上,就會痊癒。

肥瘡及頭上久治不癒的惡瘡,用松香(磨成細末、過篩,再用蔥汁和陳醋煮過)一斤,輕粉一兩五錢,川椒二兩(另外磨成極細末),山東飛丹(用水淘洗過)、枯礬各六兩,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先用豬蹄湯洗淨患處,用菜油調成糊狀敷在患處,就會痊癒。

遍身細小的疥瘡,塗上柏油,就會立刻痊癒。

癬的藥方,用豬骨髓和輕粉等分,磨爛後敷在患處,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