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卷之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3)

1. 諸症歌訣(計八十八首)

未破名痔破為漏,祛風除濕解毒治。

腸澼,腸澼即是大便血,腸風糞前色鮮潔,

臟毒糞後血黯濁,臟寒臟熱不同列。

脫肛,脫肛氣虛寒脫下,多因血痔久痢瀉,

治當補氣要升提,清除濕熱效奔馬。

腋臭,腋臭人聞不可言,誰知子母亦相傳,

若還得遇仙方藥,管取叫君除卻根。

諸蟲,諸蟲多因濕熱生,生於腹內狀難明,

上攻心腹痛還定,或安或下便清寧。

婦人,婦人屬陰多生氣,氣鬱成病最難治,

諸病兼理氣調經,香附是女真仙劑。

經閉,月水緣何久不通,蓋因血水氣凝壅,

或補或瀉兼調氣,慎勿巴黃一樣攻。

崩漏,崩漏虛溜熱則通,陰虛陽搏謂之崩,

更有冷熱並虛實,辨得陰陽自奏攻。

帶下,帶下多緣下部虛,濕痰滲下亦如之,

治宜實下兼清上,養血和脾帶自除。

種子,人生無後實堪傷,誰識先翁有秘方,

只在心田存一點,管叫蘭桂滿庭芳。

妊娠,妊娠母病致胎動,母病醫痊胎自和,

胎若不安觸母病,但安胎氣母無疴。

產育,臨產之婦莫驚惶,行動頻頻莫臥床,

瓜熟須知蒂自落,若還用藥要安詳。

產後,產後諸症要扶虛,惡露流通是所宜,

更有多般發熱症,未可輕教汗下宜。

乳病,乳汁不通有兩樣,血氣有衰有盛壯,

壯者宜行衰宜補,乳吹乳癰要通暢。

小兒,小兒十病九傷食,食傷發熱成諸疾,

早當消導莫遲捱,免致驚疳痰熱積。

驚風,急慢驚風症不同,慢宜溫補急宜攻,

更有慢脾風篤症,枉教醫士費神功。

疳疾,五疳心肝脾肺腎,冷熱肥瘦須辨認,

肚大筋青體瘦黃,和脾消積頻頻進。

癖疾,癖從皮裡膜外生,肝經留血裹成形,

日漸長大如豬肺,不遇仙方命必傾。

痘疹,痘疹原來是胎毒,發熱輕遲重則速,

痘要溫和疹要清,隨機應變無膠柱。

癰疽,癰疽發背氣凝起,先宜敗毒後托裡,

高起屬陽陷屬陰,陽輕陰重費調理。

瘰癧,瘰癧相連頸項生,虛勞氣鬱結其形,

益氣養榮並解鬱,內消方顯藥通靈。

疔瘡,疔瘡名有十三種,皆由熱毒附邪風,

外宜刺破敷其藥,發汗須教毒外攻。

臁瘡,臁瘡濕毒兼風熱,兩腳生瘡腫爛裂,

卻除濕熱更誅蟲,蔥椒湯洗後敷貼。

疥瘡,疥癩濕熱小干瘡,渾身搔癢也難當,

殺蟲除濕追風毒,須用神仙一掃光。

癬瘡,癬瘡原是因風起,濕熱相煎聚一處,

有熱作癢痛難當,用藥殺蟲使風去。

禿瘡,禿瘡頭上白如雪,當時作癢抓出血,

有蟲有毒熱兼風,用藥搽之自消滅。

癜風,白癜紫癜一般風,更有汗斑亦相同,

內服敗風九散藥,外將末劑擦其容。

諸瘡,一切無名腫毒瘡,須臾腫起痛難當,

急將妙藥頻敷貼,免使猖狂作禍殃。

癭瘤,癭瘤多緣氣與痰,結於身體項頤間,

惟有血瘤病最惡,未可尋常一類看。

折傷,折傷打撲痛難禁,瘀血停留忽上心,

白話文:

諸症歌訣

痔瘡如果還沒破裂,就叫做痔,破裂了就變成漏(瘻管),治療的原則是祛風、除濕、解毒。

腸澼,腸澼就是大便帶血,如果是腸風引起的,血會在糞便之前排出,顏色鮮紅;如果是臟毒引起的,血會在糞便之後排出,顏色暗濁。而臟寒和臟熱引起的腸澼,又有所不同。

脫肛,脫肛多半是因為氣虛、寒冷導致脫出,通常是因為痔瘡久病、痢疾或腹瀉引起的。治療應該補氣、提升陽氣,同時清除濕熱,才能快速見效。

腋臭,腋臭的味道難以形容,而且會遺傳給下一代。如果能遇到神奇的藥方,就能徹底去除病根。

體內寄生蟲,體內寄生蟲多半是因為濕熱而產生,它們在腹中活動難以察覺,有時會向上侵犯心腹導致疼痛,有時會安靜下來,有時會向下排出,使大便清澈。

婦女,婦女屬陰,容易產生氣鬱,氣鬱成病最難治療。治療婦女疾病,要兼顧理氣調經,香附是婦女的良藥。

經閉,月經為什麼會長久不來?多半是因為血水和氣凝結阻塞。治療時可以補也可以瀉,同時要調理氣機,不要像巴豆、大黃一樣猛烈攻伐。

崩漏,崩漏是因為虛弱、滑脫或是熱盛而導致出血。陰虛陽亢也會引起崩漏。崩漏還有冷熱虛實之分,能辨別陰陽才能對症下藥。

帶下,帶下多半是因為下部虛弱,或是濕痰滲漏而下。治療應該補下、清上,同時養血和脾,帶下自然就能消除。

求子,人生沒有後代實在是令人傷心,但是如果能掌握古人留下的秘方,只要心中存有希望,一定能子孫滿堂。

妊娠,孕婦生病會導致胎動不安,如果治好孕婦的疾病,胎兒自然會安定。如果胎兒不安,會反過來影響母體,所以只要安胎,母體自然就不會有疾病。

生產,產婦臨產時不要驚慌,要多活動不要躺在床上。瓜熟蒂落是自然道理,如果需要用藥也要謹慎。

產後,產後各種疾病都需要扶助正氣,惡露順利排出最重要。產後發熱有很多種情況,不可輕易就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治療。

乳房疾病,乳汁不通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氣血衰弱,一種是氣血強盛。氣血強盛的要疏通,氣血衰弱的要補益。乳汁阻塞或乳癰都要及時疏通。

小兒疾病,小兒十個有九個是因飲食不當而生病,飲食不當會導致發熱等各種疾病。應該及早消食導滯,不要拖延,以免引起驚風、疳疾、痰熱等問題。

驚風,急驚風和慢驚風症狀不同,慢驚風要溫補,急驚風要攻邪。還有一種慢脾風,就算醫生也難以治療。

疳疾,五疳是指心、肝、脾、肺、腎五臟的疳疾,有冷熱肥瘦之分,要仔細辨別。如果出現肚子大、青筋暴露、身體瘦黃等症狀,要及時健脾消食。

癖疾,癖疾是長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因肝經瘀血結聚而成,會逐漸長大像豬肺一樣,如果沒有遇到好的藥方,就會有生命危險。

痘疹,痘疹是胎毒引起的,發病時發熱有輕有重,痘瘡要用溫和的藥物治療,麻疹要用清熱的藥物治療,要隨機應變,不能拘泥不化。

癰疽,癰疽長在背部,是氣血凝滯引起的,要先用敗毒的藥物治療,再用托里的藥物治療。高起的屬於陽證,凹陷的屬於陰證,陽證較輕,陰證較重,需要仔細調理。

瘰癧,瘰癧是長在頸部的多個腫塊,是因為虛勞、氣鬱引起的,要益氣養血、疏肝解鬱,內服藥才能起效。

疔瘡,疔瘡有十三種,都是因為熱毒感染邪風引起的。外治要刺破敷藥,內治要發汗把毒邪排出體外。

臁瘡,臁瘡是因為濕毒兼風熱引起的,兩腳生瘡腫爛裂開。治療要去除濕熱、殺滅蟲毒,用蔥椒湯清洗後再敷藥。

疥瘡,疥瘡是因為濕熱產生的小瘡,全身搔癢難耐。治療要殺蟲、除濕、祛風,可以用神效的藥方一掃而光。

癬瘡,癬瘡是因為風邪引起的,濕熱相煎聚積一處,發熱搔癢疼痛難當,要用藥殺蟲驅風。

禿瘡,禿瘡長在頭上,像雪一樣白,當時會搔癢出血,是因為有蟲有毒兼風熱,要用藥擦拭才能消滅。

癜風,白癜風和紫癜風都屬於風病,還有汗斑也是一樣的。內服可以選擇敗風九散,外用藥粉擦拭患處。

各種瘡瘍,各種原因不明的腫毒瘡,會突然腫起疼痛難忍,要趕快用藥敷貼,以免引起更大的禍害。

癭瘤,癭瘤多半是因為氣和痰結於身體的頸項之間,而血瘤是最嚴重的,不能用一般的癭瘤治療方法來對待。

跌打損傷,跌打損傷的疼痛難以忍受,瘀血停留在體內會影響到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