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諸蟲獸傷 (33)

回本書目錄

諸蟲獸傷 (33)

1. 余方補遺

喉痹,冰片五分、生礬三分、麟香(半分),石膏一錢,為末,吹患處,涼即愈。

脫頦,起於腎肺虛損,元神不足,或笑談高興,忘倦一時,元氣不能接續所致。患者平身正坐,令人以兩手托住下頦,向腦後送上關竅,隨用絹條兜頦干頂上。須避風,速服煎劑,不然風邪外受,必致痰涎壅盛,口眼歪斜,而風中臟腑,十無一廖矣。附子(炮,去皮臍)六分,殭蠶(酒炒)、當歸各二錢,人參、半夏、白朮、茯苓各錢五分,天麻(火煨)、陳皮各一錢,甘草三分,川芎八分,加燈草四十根,生薑三片,煎服。

咳嗽吐膿,此傷肺也。知母、貝母、白及、枯礬各等分,研細,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泡湯嚼服,三五次愈。

真心疼,麻油一盅,煎滾,衝入燒酒一小杯,乘痛急飲。

心汗,獨心孔有汗,因思慮過多所致。以艾煎湯,調茯苓末一錢服。又用青桑焙乾。末之,米湯送下。

心漏,胸前有孔,常出血水,謂之心漏。此疾醫書少載。附子(炮,去皮臍)、鹽花、鹿茸(去毛酥炙、微黃)三味等分為末,棗子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此方又能治腰痛。

心氣怔忡而自汗者,人參、當歸身各五錢,豬腰子一枚,先以腰子用水二碗煮至一碗半,將腰子細切,入二味藥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藥汁送下。有吃不盡豬腰子,同上二味藥渣,焙乾為細末,山藥糊為丸,桐子大,每三五十丸,米湯下。不過一二服,即愈。

七情交感丹,治一切公私拂情,名志失利,抑鬱煩惱,七情所傷,不思飲食,面黃形羸,胸膈痞悶疼痛等症。南香附米一斤(長流水浸三日,砂鍋炒乾為末)、白茯神(去皮,淨末)四兩,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清晨細嚼一丸,白湯下,陳皮湯亦可。

失心瘋,辰砂、遠志肉、川貝母(去心)、白芍(酒炒)、懷生地、棗仁(炒,研壓去油),撫芎、膽星(制久者佳)、玄明粉、茯神、當歸各五錢,川連(薑汁炒)、石菖蒲、廣陳皮(去白)青黛各三錢,真牛黃五分,用豬心一枚,勿去血者,入辰砂末在內,線扎箬包,火煨熟,搗如泥,後入諸藥,末和勻,浸、蒸餅為丸,杵極堅,丸如黍米大,食後燈心湯服二錢。

痞滿,心下堅如盤者。枳實一錢(麩炒)、白木三錢,水一盅,煎七分,溫服。

消痞,獨頭蒜、穿山甲、真蘄艾等分,將穿山甲洗淨,瓦上煅過成炭,研細,又將艾揉碎拌勻,舂入蒜內,攤成薄餅,照痞大小貼上,候線香一炷為度。痞大,藥味量加。

黃病,熟地八兩(酒蒸),乾山藥、山茱萸各四兩,白茯苓、澤瀉、丹皮各三兩,加綠礬二兩(醋炒紅),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白湯早晚服。

白話文:

喉嚨腫痛:用冰片五分、生明礬三分、麝香(半分),石膏一錢,磨成粉末,吹在患處,感覺涼爽就會好。

下巴脫臼:這通常是因為腎和肺虛弱,精神不足,或是因為說笑太過開心,一時忘記疲勞,導致元氣無法接續。讓患者端正坐好,用兩手托住下巴,往後推向腦後的關節處,然後用布條兜住下巴,綁在頭頂上。一定要避開風,趕快服用湯藥,不然會受到風邪侵襲,導致痰液過多,嘴眼歪斜,如果風邪侵入內臟,幾乎沒有治癒的可能。藥方: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和臍)六分,酒炒過的僵蠶、當歸各二錢,人參、半夏、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火煨過的天麻、陳皮各一錢,甘草三分,川芎八分,加上燈心草四十根,生薑三片,煎煮後服用。

咳嗽吐膿:這是肺部受傷的表現。用知母、貝母、白及、枯礬各等分,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三片泡水後嚼服,三到五次就會好。

心臟劇痛:用一小杯麻油加熱滾燙,沖入一小杯燒酒,在疼痛劇烈時趕快喝下。

心口出汗:只有心口部位出汗,這是因為思慮過多造成的。用艾草煎湯,調入茯苓粉一錢服用。另外,將青桑枝烤乾磨成粉,用米湯送服。

心漏:胸前有孔,常常流出血水,稱為心漏。這種疾病醫書上很少記載。藥方: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和臍)、鹽花、鹿茸(去除毛後用酥油烤至微黃)這三味藥等分磨成粉末,用棗泥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酒送服。這個藥方也能治療腰痛。

心悸自汗:用人參、當歸身各五錢,豬腰子一個。先用水兩碗將豬腰子煮至剩下一碗半,將腰子切細,放入人參和當歸一起煎煮,煮到八分熟,吃掉腰子,用藥汁送服。如果吃不完豬腰子,可以和剩下的藥渣一起烘乾磨成細末,用山藥糊做成藥丸,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米湯送服。一兩次就會好。

七情交感丹:治療因為公事或私事不順心,名利受挫,心情鬱悶煩惱,因七情所傷,導致不想吃飯、面色蠟黃、身體消瘦、胸悶疼痛等症狀。用香附米一斤(用長流水浸泡三日,用砂鍋炒乾磨成粉)、白茯神(去除外皮,磨成粉末)四兩,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彈珠大小,每天早晨細嚼一丸,用白開水送服,也可以用陳皮湯送服。

失心瘋:用辰砂、遠志肉、川貝母(去除心)、酒炒過的白芍、懷生地、炒過的棗仁(磨碎壓去油脂)、撫芎、膽星(製過很久的最好)、玄明粉、茯神、當歸各五錢,薑汁炒過的川連、石菖蒲、去白的廣陳皮、青黛各三錢,真正的牛黃五分,用豬心一個,不要去除血水,將辰砂粉末放入豬心中,用線將豬心包在箬葉中,用火煨熟,搗成泥狀,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壓緊實,做成像黍米大小的藥丸,飯後用燈心草湯服用兩錢。

痞塊:心下部位堅硬如盤。用枳實一錢(用麩皮炒過)、白木三錢,用水一盅,煎至剩七分,溫熱服用。

消除痞塊:用獨頭蒜、穿山甲、真蘄艾等分,將穿山甲洗淨,在瓦片上煅燒成炭,磨成細末,再將艾草揉碎拌勻,舂入蒜中,攤成薄餅狀,貼在痞塊上,大小依照痞塊大小決定,等到線香燃燒一炷香的時間就可取下。痞塊如果較大,藥的用量也要增加。

黃疸病:用熟地八兩(用酒蒸製),乾山藥、山茱萸各四兩,白茯苓、澤瀉、丹皮各三兩,加入醋炒紅的綠礬二兩,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桐子大小,早晚用白開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