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諸蟲獸傷 (9)

回本書目錄

諸蟲獸傷 (9)

1. 見血諸症

吐血總論,人身之血,猶水行地中,百川皆理,則無壅逆之患。一身榮衛失調,七情四氣相干,以致氣血逆亂,變生吐血、咳血諸症。夫血之妄行,固由積熱所致,然其症多端。有因飲食過飽,負重傷胃而吐者;有思慮傷心,並積熱而吐血、衄血者;有勞傷心肺,又為七情所幹而咳血、吐血者。心主血,肝藏之,而脾為之統。過思傷脾,亦能令人吐血。治之須究其因。傷胃者,調胃安血;勞心者,補益心志。積熱則清之;氣鬱則順之;傷脾則安之。脈宜沉細,不喜浮數。吐而不咳,易治;唾中帶紅絲者,難醫,為有所損也。

止血方,蒲黃、生地各一兩,忌鐵器。水二碗,煎八分,藕節七枚,搗汁入藥,食後溫服。真正五色龍骨二三分,泡滾水一飯碗,飲之,愈。鼠糞二斤,新瓦焙燥、研末,每日以陳好酒服,即止。韭菜根淨,石臼木杵搗爛,入童便在內,布帛絞去渣,只將汁與便以碗盛之,置火邊令熱。濁者居下不用,只取汁便之清者服之。

白話文:

【吐血總論】,人身的血液,猶如水流於大地,百川順流,則無阻塞和逆流的問題。身體的榮衛失調,七情六慾和四時之氣相互影響,導致氣血逆亂,引發吐血、咳血等症狀。血的妄行,固然由積熱引起,但症狀多樣。有因飲食過量,負重傷害胃而吐血的;有因思慮傷害心,加上積熱而吐血或鼻血的;有因勞累傷害心肺,再受七情影響而咳血、吐血的。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過度思慮傷脾,也能讓人吐血。治療必須探究病因。傷害胃部的,應調和胃氣,安定血液;勞累心神的,補益心神。積熱則清熱;氣滯則順氣;傷脾則養脾。脈象應沈細,不喜浮數。吐血不伴隨咳嗽的,較容易治療;唾液中帶有紅絲的,難以醫治,表示有損傷。

【止血方】,蒲黃、生地各一兩,忌用鐵器。用水兩碗,煎至八分,加入藕節七枚,搗汁混入藥中,於飯後溫熱服用。真正五色龍骨二三分,浸泡滾水一碗,飲用可愈。鼠糞二斤,新瓦烤乾研磨成粉,每日以陳年好酒服用,即可停止出血。韭菜根淨洗乾淨,石臼木杵搗爛,加入童尿,用布絞去渣,只取汁與尿的清液服用。

夜熱咳嗽、口燥、吐血初起,黃芩四兩,豬膽三個,拌勻,飯鍋上蒸,曬乾,如此三次。為末,米糊為丸,空心,白湯下。輕者四兩即愈,重者服至一斤,無不效。

吐血咳嗽,真阿膠(蛤粉炒)五錢、揀天冬肉(去心)一兩、川貝母(水洗,去心)五錢、白茯苓五錢、杏仁(湯泡,去皮、尖,炒黃)五錢。共為細末,煉蜜丸如龍眼核大,不時噙化一丸,加甘草五錢。藕節汁、梨汁、茅草根汁、蘿蔔汁、雞冠汕、麻油各四兩,煎膏服,愈。童便一杯,入生薑自然汁一二匙,緩服,自愈。

白話文:

對於夜晚發燒咳嗽、口渴、開始嘔血的初期症狀,可以使用黃芩四兩,豬膽三個,混合均勻後,在飯鍋上蒸熟,然後晾乾,重複三次。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藥丸,空腹服用,用白開水送服。輕度的患者服用四兩即可痊癒,重度的患者服用到一斤,都能見效。

對於吐血咳嗽的情況,可以使用真阿膠(蛤粉炒)五錢、選購天冬肉(去心)一兩、川貝母(用水洗,去心)五錢、白茯苓五錢、杏仁(用湯浸泡,去皮、尖,炒黃)五錢。共同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丸子,大小類似龍眼核,隨時含服一顆,加上甘草五錢。使用藕節汁、梨汁、茅草根汁、蘿蔔汁、雞冠汕、麻油各四兩,加熱熬製成膏狀,服用後可痊癒。若兒童有此情況,可以加入一杯童便,加入生薑的自然汁一二匙,緩慢服用,也會自行痊癒。

血熱妄行,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搗爛,丸如雞子大。每一丸,水二碗,煎八分,去渣服。

血噴成升斗者,花蕊石不拘多少,煅存性,研如粉,童便一盞,頓溫,調末三錢,食後下。如男子則和酒,女子和醋,與童便調藥,服後用獨參湯補之,須熱睡一覺自止。

痰中見血,白朮、丹皮各錢半,當歸、芍藥、桃仁(去皮尖,研)、貝母俱各一錢,山梔(炒黑)、黃芩各八分,桔梗七分,青皮五分,甘草三分,水煎服。

白話文:

"血熱妄行",使用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份,搗爛,做成丸狀,大小如雞蛋。每次服用一丸,用水二碗,煎煮至八分,去渣飲用。

"血噴成升鬥者",使用花蕊石,數量不限,煅燒後保持活性,研磨成粉末,加入童子尿一杯,熱服,調入三錢粉末,於飯後服用。男性則與酒調和,女性則與醋調和,再與童子尿調和藥物,服用後用獨參湯補身,需熱睡一覺自然痊癒。

"痰中見血",使用白朮、丹皮各錢半,當歸、芍藥、桃仁(去皮尖,研磨)、貝母各一錢,山梔(炒黑)、黃芩各八分,桔梗七分,青皮五分,甘草三分,加水煎煮後服用。

吐血下血,其症皆因內損,或酒色過度,或心肺膜破,血氣妄行。血如泉湧,口鼻俱出,用扁柏葉(焙乾)一兩、人參一兩(焙乾),為末,每服二錢。再入飛羅面二錢,井花水調勻,如稀漿糊服之。荊芥一握,燒過,蓋地上,出火氣,研末,陳米煎飲,調下三錢,不過二三服,自愈。

鬱熱在內、衄血及咯血、吐血、下血,枸杞子、柴胡、地骨皮、天門冬(去心)、白芍、黃芩、黃耆各一錢,黃連八分,生地、熟地各一錢二分,甘草四分,水煎,空心服,若下血,加地榆一錢。

白話文:

"吐血和下血",這些症狀都源自於內部損傷,可能是因飲酒或房事過度,或者是心肺組織受損,使得血液運行失常。血如泉水般湧出,從口鼻處流出,可以使用扁柏葉(烘乾後)一兩和人參(烘乾後)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再加入二錢的飛羅麵,用井花水調和,使其成為稀漿糊狀,然後服用。荊芥(烘乾後)一握,燒過後放在地上,散發火氣後研磨成粉末,加入陳米煎煮的飲料中,每次服用三錢,通常只需二三次就能恢復。

"鬱熱在內、衄血及咯血、吐血、下血",可以使用枸杞子、柴胡、地骨皮、天門冬(去心)、白芍、黃芩、黃耆、黃連、生地、熟地各一錢,黃連八分,甘草四分,用水煎煮,早晨空腹服用。如果出現下血的情況,可以加入地榆一錢。

2. 腫脹諸症

鼓脹,鼓症有十。氣鼓,食鼓,熱鼓,風鼓,勞鼓,濕鼓,蟲鼓,血鼓,疳鼓,胸腹腫脹並四肢腫者。如遇患人,腹上用手指按之,有窩可治。脈壯者,易治。脈細並臍窩腫出者,難治。雞里金一具(焙),真沉香、砂仁各三錢,陳香圓(去核)五錢。共為末,每服錢五分,薑湯下。雄烏豬肚一具,入大蒜四兩在內,煮爛,連用五七個。忌鹽、醋、醬一百日。

氣鼓,以大麥須(陳者為上)煎湯服。泄氣即消。

白話文:

中醫古文中描述了十種不同的「鼓脹」類型,分別是氣鼓、食鼓、熱鼓、風鼓、勞鼓、濕鼓、蟲鼓、血鼓、疳鼓和胸腹腫脹伴隨四肢腫脹。當遇到患有鼓脹的人時,可以用手指按壓腹部,如果能形成凹陷,則可以進行治療。脈搏強壯的患者較容易治療,而脈搏細弱或肚臍周圍出現腫塊的患者較難治療。治療方案包括使用「雞裏金」(經過烘焙處理的草藥)、「沈香」(一種珍貴的香料)和「砂仁」(一種常用的草藥)各三錢,再加上「陳香圓」(去除核後的草藥)五錢,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之一錢,用薑湯送服。另外,還需要一個雄性烏鴉的豬肚,裡面加入四兩大蒜,煮至軟爛,連續食用五到七個。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攝取鹽、醋和醬油,且需禁食一百天。

對於「氣鼓」,可以使用「大麥」(尤其是陳年的更佳)煎湯服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氣體,使鼓脹現象減輕直至消失。

鼓脹水腫,陳皮、木通、大腹皮(鹽水洗)、茯苓各一錢,車前子(去殼)三錢,茵陳一錢五分,檳榔八分,米仁三錢,水煎服,忌口食淡,方效。千絲瓜一條,去皮,煎碎,入巴豆十四粒,同炒,以巴豆黃色為度,去巴豆,只用絲瓜,同陳倉米炒黃(米與巴豆,先須等分),又去絲瓜,只用米研細末,清水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滾湯下。腫脹不服藥,自去水,真水銀粉二錢、巴豆肉(研,去油)四兩、生硫黃一錢,研成餅,貼臍上,黃水自下(貼時先以綿一片鋪臍上,次貼藥餅,外用帛縛之),如人行三五里,黃水自下,待三五度去餅,溫粥補之。久患者,隔日取水。

白話文:

治療「鼓脹水腫」的配方如下:

  • 陳皮:1錢
  • 木通:4錢
  • 大腹皮:1錢(需以鹽水洗淨)
  • 茯苓:1錢
  • 車前子:12錢(去除果殼)
  • 茵陳:1.5錢
  • 檳榔:0.8錢
  • 米仁:12錢

以上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服用,飲食上應避免過於清淡。

另外,使用千條絲瓜,去皮後切碎,加入十四粒巴豆一同炒至巴豆呈黃色,然後去掉巴豆,僅使用絲瓜,再和陳倉米一同炒至黃色(米和巴豆需先等量)。接著去掉絲瓜,僅留下米研磨成細末,再用清水製成大小如桐子的丸狀,每次服用約百丸,並以滾熱的開水送服。

對於腹部脹滿而不願服藥的情況,可以自行排出水分,使用真水銀粉兩錢、巴豆肉(研磨後去掉油脂)四兩、生硫黃一錢,研磨成餅狀,貼在肚臍上,黃色的水分會自行排出(貼藥時需先在肚臍上鋪上一層綿紙,再貼上藥餅,外面用布包好)。如果走路三五里後,黃色水分就會自行排出,待排出三五次後去除藥餅,再食用溫熱的稀粥進行補充。對於長期患病的患者,可以隔日取水。

水腫腹脹及黃疸、火丹、發腫,香圓(陳久者,去穰)四兩、人中白(陰煉)三兩,共為末,每服一錢,白湯下。火丹,芥菜搗爛,敷之。蠶沙、山梔、黃連、黃芩、黃柏、大黃、寒水石,共為末,水調敷上,立效。白火丹,天羅水吞愈。兼治黃疸。

白話文:

治療水腫、腹脹、黃疸、火丹、發腫的古方:

  • 香圓(選擇存儲已久的,去除果肉),四兩;
  • 人中白(陰煉),三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開水送服。

對於火丹,可以使用芥菜搗碎後敷在患處。

針對上述疾病,還可以使用以下配方:

  • 螢沙、山梔、黃連、黃芩、黃柏、大黃、寒水石,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敷在患處,立即見效。

對於白火丹,可以吞服天羅水來痊癒。

此方也適用於治療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