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白主人

《救生集》~ 卷三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7)

1. 小兒門

黑丸(又名太真丸),治症同前(為病較前症稍輕緩者,及久熱、痰喘等症)。製大黃(酒拌久蒸曬)一錢二分,琥珀六分,制礞石六分,天竺黃六分(如無照前代),硃砂(飛過)六分,天麻(炒)一錢,白附(薑汁拌炒)一錢,茯苓(炒)一錢,茯神(炒)一錢,殭蠶(洗炒)六分,天冬,麥冬(去心二味均搗如泥)、膽南星(炒)一錢,製半夏一錢。共研極細末,煉蜜作丸,每丸約重二分。每服一丸,或用薄荷,或薑湯,或陳皮湯研服。

以上五方系胡梅先生客徽婺時,抄於董採章先生家,傳自方村明季方公諱升巡按福建得之海上者,又按此五方治風寒食滯,熱痰實症,果有殊功,乃小兒常有之病亦幼幼者,宜常修合應用之藥,至於面青唇白,聲低息短,倦臥惡光,少食懶言,或久熱神昏,或久嘔久瀉之症,則有用異成散、附子理中湯,或筒瀉不止,則有用丁桂、訶蔻理中丸之類,不可不察也。

壽春丸,銀柴胡(蒸)五錢,陳皮(炒)三錢,殭蠶(洗淨)三錢,膽南星(炒)五錢,川羌活(薑汁拌炒)四錢,天麻(炒)三錢,雲苓(炒)四錢,桔梗(蜜炒)四錢,獨活(薑汁拌炒)三錢,法半夏四錢(炒),甘草二錢,前胡四錢(炒),全蠍(洗焙)三錢,川厚朴(薑汁拌炒焦)四錢,白枯礬二錢,川芎四錢,麻黃二錢(去根節炒),枳殼(麥麩拌炒)三錢,白附四錢(拌薑汁炒)。共為極細末,吳神麯打糊作丸,每丸約重三分,飛過硃砂為衣。此丸治小兒百病,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惡寒發熱,腹痛泄瀉,胸緊氣急,痰鳴咳嗽,嘔吐惡食,角弓反張,四肢逆冷等症,為冬春二季初病要藥,夏秋則用青丸,其餘病症照前五方主治。

肥兒丸,雲苓(炒)、鉤藤(忌火)、山楂(去核醋炒)、白朮(土炒)、廣木香(忌火)、檳榔(炒)、龍膽草(炒)、使君肉(炒去衣)、蘆薈(用新燈盞盛,再用燈盞合黃泥包裹火煅,煙盡為度)各五錢,吳曲(醋炒)、川黃連(炒)、甘草、蕪荑仁、川楝肉(去核醋炒)各三錢。共研極細末,用麥芽五錢煎水,煮早米粉為糊作丸如芥子大。日服二次,每次服二三分。諒兒大小加減,或置粥內,或蒸餅內,或藕粉內與服俱可,有泄瀉者忌服。此丸治小兒黃瘐飲食減少,或病後肌肉不豐,服彌月即壯健,治痞積蟲肚,百發百中。

延生第一方,鎮江錢醫官傳。

小兒初生臍帶脫落後,取置新瓦上,用炭火燒至四周煙將盡,放土地上,用瓦盞之類蓋之,存性研為末,預將硃砂透明者為極細末,水飛過。如臍帶有五分重,用硃砂二分五釐同研,以生地黃、當歸身煎濃汁一二蜆殼調和前二味末,抹搽兒上齶間及乳母乳頭上,一日之內晚至盡,小兒服之,次日遺下穢汙濁垢之物,終身永無瘡疹諸疾,生一子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白話文:

黑丸(又名太真丸),這個藥方和之前的藥方治療的症狀相似,但適用於病情較輕微,或是有長期發熱、痰多喘息等症狀的小孩。藥材包含:製過的大黃(用酒拌過,多次蒸曬)一錢二分,琥珀六分,製過的礞石六分,天竺黃六分(如果沒有就用之前的替代),飛過的硃砂六分,炒過的天麻一錢,用薑汁拌炒過的白附一錢,炒過的茯苓一錢,炒過的茯神一錢,洗過炒過的殭蠶六分,天冬和麥冬(去掉心,兩者都搗成泥狀),炒過的膽南星一錢,以及製過的半夏一錢。將這些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顆大約重二分。每次服用一顆,可以用薄荷湯、薑湯或陳皮湯送服。

以上這五個藥方是胡梅先生在徽州婺源時,從董採章先生家裡抄錄的,據說是方村明朝的方升巡按福建時從海上得到的。這五個藥方對於治療風寒、食物積滯、熱痰等實證,效果非常好。這些都是小孩常見的疾病,所以應該經常準備這些藥,以備不時之需。至於那些面色青白、嘴唇發白、聲音低微、呼吸急促、疲倦想睡、怕光、食慾不振、不愛說話,或是長期發熱神志不清、長期嘔吐腹瀉等情況,則應該使用異成散、附子理中湯,或針對腹瀉不止的情況,使用丁桂、訶蔻理中丸等藥方,務必仔細分辨。

壽春丸,藥材包含:蒸過的銀柴胡五錢,炒過的陳皮三錢,洗淨的殭蠶三錢,炒過的膽南星五錢,用薑汁拌炒過的羌活四錢,炒過的天麻三錢,炒過的茯苓四錢,用蜜炒過的桔梗四錢,用薑汁拌炒過的獨活三錢,炒過的法半夏四錢,甘草二錢,炒過的前胡四錢,洗過烘乾的全蠍三錢,用薑汁拌炒焦的厚朴四錢,白枯礬二錢,川芎四錢,去根節炒過的麻黃二錢,用麥麩拌炒過的枳殼三錢,用薑汁拌炒過的白附四錢。將這些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吳神麯製成的糊做成藥丸,每顆大約重三分,再用飛過的硃砂裹在外面。這個藥丸可以治療小孩的各種疾病,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怕冷發熱、腹痛腹瀉、胸悶氣喘、痰多咳嗽、嘔吐厭食、角弓反張、四肢冰冷等症狀。這是冬春兩季初期生病的重要藥物,夏秋則使用青丸,其他疾病的治療則參考前面五個藥方的主治。

肥兒丸,藥材包含:炒過的茯苓、不宜用火的鉤藤、去核用醋炒過的山楂、用土炒過的白朮、不宜用火的廣木香、炒過的檳榔、炒過的龍膽草、炒過並去皮的使君子肉,以及用新燈盞裝盛,再用燈盞蓋上黃泥包起來用火煅燒,燒到煙盡的蘆薈,每樣各五錢。另外還有醋炒過的吳曲、炒過的川黃連、甘草、蕪荑仁、去核用醋炒過的川楝子肉,每樣各三錢。將這些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五錢麥芽煎水,煮早米粉做成糊狀,製成如芥菜籽大小的藥丸。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二三分。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可以放在粥裡、蒸餅裡或藕粉裡一起餵服。如果有腹瀉的情況,則不宜服用。這個藥丸可以治療小孩因消化不良導致的臉色發黃、身體消瘦,或是在生病後肌肉不豐滿的情況。服用一個月後,身體就會強壯起來,對於治療痞塊、積食和肚子裡有寄生蟲的情況,效果都非常好。

延生第一方,是鎮江錢醫官傳下來的。

小孩剛出生,臍帶脫落後,將臍帶放在新的瓦片上,用炭火燒到四周快燒完,放在地上,用瓦罐之類的東西蓋住,讓它保留藥性,然後磨成粉末。事先準備好透明的硃砂,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水飛過。如果臍帶有五分重,就用二分五釐的硃砂一同研磨,用生地黃和當歸身煎濃汁,取一兩個蛤蜊殼的量,調和之前磨好的兩種粉末,塗抹在小孩的上顎和母親的乳頭上,從早到晚塗抹完。小孩服用了之後,第二天會排出污穢之物,這樣終生就不會長瘡疹等疾病。生一個孩子,就會得到一個孩子的保護,這是非常神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