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白主人

《救生集》~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小兒門

濟嬰丸小引,(永豐),早春胡梅。

原夫嬰孩出生,運行之氣末健,流通之氣尚微,腹中稍有胎惡胎滯未行,勢必阻遏氣道,遂至胸腹作脹,或見大小便不通,或腹痛夜啼,或氣逆嘔吐,甚則或溢人諸絡而為胎癇,或逼上胸胃牙腮,而為鵝口、馬牙、撮口、臍風等症,皆胎氣不行為病也。又諸書俱言兒出胎時,乘其啼聲未發,急以指拭其口內,令惡血淨盡,不使下咽即無他病,此法百中,不能行其一二,而世之穩婆伶俐便捷者,未易多見。

若委之粗蠢之婦,誠恐別有妨誤,旦嬰孩初生必先咽而後眼開聲出,在此一閃之頃,欲拭其口中含惡本難為力,帷在洗包嬰兒後一二刻許,即將濟嬰丸研服八九丸,化消腸胃滯氣穢物,可保無虞矣。

濟嬰丸(又名急救臍風丸),巴豆(去殼取白仁,再外去白膜內去心葉,一錢六分,研如泥,紙包,壓去油,取霜八分),真北防風二錢,羌活一錢五分,殭蠶二錢(微炒,揀直者洗淨),皂角刺(揀尖者)二錢,明雄黃七分,山甲鱗(土炒成珠)一錢五分,三稜(醋煮)一錢五分,莪朮(醋煮)一錢五分,薄荷葉一錢,甘草三分。共研極細末,濃煎,陳枳殼湯煮蕎麥粉成糊,作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五丸,症重者七九丸,開水研服,以大便行為度,不行再服。此丸能治嬰兒撮口,臍風,牙關緊閉,不能吮乳,即宜服此丸,服後二三刻大便一解,即愈;如大便不解宜再服,服至吮乳如常,則每日服二三丸,服至七日不致再發。若至頭上發熱,面上或鼻上發黃之重症,只要藥能下咽,服藥後大便有解亦可救。又治鵝口、馬牙、腮腫、荷包口,腹脹腸鳴,夜啼,胎癇,驚風等症,服法同前。又嬰孩初生未吃乳之先,用此丸開口滾水化服八九丸,俟解盡胎糞,方與乳吃,然後七日內,每日服二三丸,永免以上諸病,出疹痘亦稀。此丸須收藏嚴密,不可令黴,黴則無力。又陳至一年者亦少效,又黴過者可以治痢,小兒二三丸,大人五七丸,服二次,無論紅白俱茶吞,噤口痢桑葉湯吞。

凡鵝口、馬牙,服丸藥後,用指甲或新青布刮去牙齦上白胎,用硼砂散頻擦之。如白胎厚硬,用線扎針頭向胎上蜜刺之,令血出盡,亦用硼砂散或立效散頻搽。

硼砂散(治小兒口內諸病),硼砂二錢,熟石膏一錢,青黛三分,共研末。頻搽。

立效散(治小兒走馬牙疳,牙齦口唇糜爛及鵝口、馬牙等症),枯白礬一錢,馬牙硝一錢,硃砂三分(飛過)。共研末,頻搽。如口唇乾爛,用麻油調搽。

小兒一二歲時,在夏秋六七月間,患肚腹緊脹、泄瀉、潮熱、口渴,或嘔吐,或喜覆面睡,幼科名為三氣,症重者謂之暑風驚,此脾胃停滯之病也。或因食生冷油膩,或飲食後當風睡臥,或在母懷食乳對兒搖扇招風,乳飽即行睡著,皆能令脾胃停滯。治者不察,始則退熱止瀉,繼則去風化。

白話文:

[小兒門]

濟嬰丸小引

嬰兒剛出生時,體內的氣還不夠強健,氣血循環也不夠順暢。如果腹中有一些胎毒或胎滯沒有排出,就容易阻礙氣的運行,導致胸腹脹滿,或者大小便不通暢,或者腹痛夜裡哭鬧,或者氣逆嘔吐。嚴重的話,胎毒可能會侵入身體各處經絡而引起胎癇,或者向上衝到胸胃牙齦部位,引起鵝口瘡、馬牙、撮口風、臍風等疾病。這些都是因為胎氣運行不順暢而導致的。另外,書上都說,嬰兒出生時,應該趁著還沒發出哭聲,趕緊用手指擦拭嬰兒口中,讓惡血完全清除,不要讓嬰兒吞下去,這樣就不會生病。這種方法應該是很有效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現在的接生婆又俐落又方便的實在不多見。

如果把這種事情託付給粗心笨拙的婦女,很可能會出差錯。因為嬰兒剛出生時一定是先吞咽,然後才睜開眼睛、發出聲音,在這一瞬間,想要擦拭嬰兒口中的污穢實在是很難做到。最好在清洗完嬰兒後一兩個小時,就給嬰兒服用濟嬰丸,碾成粉末服用八九顆,可以化解腸胃中的滯氣和穢物,這樣就可以保證平安無事了。

濟嬰丸(又名急救臍風丸)

巴豆(去掉外殼,取出白色的仁,再去掉白膜和裡面的心葉,取一錢六分,研磨成泥狀,用紙包好,壓去油脂,取霜八分),真北防風二錢,羌活一錢五分,殭蠶二錢(稍微炒過,挑選直的洗淨),皂角刺(挑選尖的)二錢,明雄黃七分,穿山甲鱗片(用土炒成珠)一錢五分,三稜(用醋煮)一錢五分,莪朮(用醋煮)一錢五分,薄荷葉一錢,甘草三分。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濃稠的陳枳殼湯煮蕎麥粉成糊狀,做成芥菜籽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病情嚴重者可服用七到九顆,用開水研磨服用,以排便為度,如果沒有排便再服用。

這種藥丸可以治療嬰兒的撮口風、臍風、牙關緊閉、不能吸吮乳汁等症狀,應該馬上服用這種藥丸,服用後一兩個小時大便一解,就會好轉;如果沒有排便,應該再服用,直到能夠正常吸吮乳汁,然後每天服用二三顆,服用七天就不會再發病。如果出現頭上發熱、面部或鼻子上發黃等重症,只要藥物能夠吞下去,服藥後大便有排出也可以救治。另外,還可以治療鵝口瘡、馬牙、腮腫、荷包口、腹脹腸鳴、夜啼、胎癇、驚風等症狀,服用方法同上。嬰兒剛出生還沒喝奶之前,用這種藥丸用開水化開服用八九顆,等胎便排乾淨後,再開始餵奶,然後在七天內,每天服用二三顆,就可以永遠避免以上各種疾病,即使出疹子或痘痘也會很少。這種藥丸必須嚴密收藏,不能讓它發霉,發霉就沒有效果了。而且放置超過一年的藥丸效果也會降低,發霉過的藥丸可以治療痢疾,小孩子服用二三顆,大人服用五到七顆,服用兩次,無論是白痢或紅痢,都用茶水吞服,如果是噤口痢疾,用桑葉湯吞服。

凡是患有鵝口瘡、馬牙,服用藥丸後,用指甲或新的青布刮去牙齦上的白苔,再用硼砂散頻繁擦拭。如果白苔又厚又硬,可以用線扎針頭在白苔上輕刺,讓血流出,再用硼砂散或立效散頻繁擦拭。

硼砂散(治療小兒口內各種疾病)

硼砂二錢,熟石膏一錢,青黛三分,一起研磨成粉末。頻繁擦拭。

立效散(治療小兒走馬牙疳,牙齦口唇糜爛以及鵝口瘡、馬牙等症狀)

枯白礬一錢,馬牙硝一錢,硃砂三分(研磨過)。一起研磨成粉末,頻繁擦拭。如果口唇乾裂,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小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在夏秋六七月份,如果患有肚子緊脹、腹瀉、潮熱、口渴,或者嘔吐,或者喜歡趴著睡覺,幼科醫生稱之為“三氣”,病情嚴重者稱為“暑風驚”,這都是脾胃停滯引起的疾病。原因可能是吃了生冷油膩的食物,或者吃完東西後吹風睡覺,或者母親抱著孩子餵奶時,對著孩子搖扇子吹風,餵飽奶後就立刻睡著,這些都容易讓脾胃停滯。治療的人如果不仔細分辨,開始就退熱止瀉,然後就去風化痰,這樣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