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袞

《博濟方》~ 卷四 (2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0)

1. 萬金散

治小兒疳蚘咬心痛,面伏地臥,口吐清水痰涎。

白檳榔(半分),苦楝根,石榴(根皮),鶴蝨,藜蘆

上五味同為末,空心熱茶調下一錢,更臨時看見大小加減,藥,忌餳糖黏滑食,凡疳在內即脹澀肚脹,痢色無定,或如靛青,日漸瘦弱,此乃內疳之候。若鼻下赤爛,自揉鼻,頭上有瘡,瘡不著痂,漸漸繞耳生瘡,頭大項細,此腦疳之候。若唇被蝕,齒作五色,或峭黑,口下疳白瘡,上齶孔子,口中臭氣,唇齒稿爛,此乃口疳之候。若下部開張,痢下膿血,有時赤爛,痛不可忍,痢下又無度,臭不可聞,此是患疳之候。

白話文:

萬金散

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胃痛,孩子臉色蒼白,伏地而臥,口中吐出清水和痰涎。

藥方:白檳榔少許、苦楝根、石榴根皮、鶴蝨、藜蘆。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飯前用熱茶沖服一錢(約3克),視情況增減藥量。忌食甜膩、黏滑的食物。

若孩子肚子脹滿、便秘、腹瀉(大便顏色不定,有時像靛青色),日漸消瘦,這是內疳(內臟疳積)的症狀。如果鼻下皮膚紅腫潰爛,孩子經常揉鼻子;頭上長瘡,瘡口不結痂,瘡瘍逐漸蔓延到耳朵;頭大脖子細,這是腦疳(腦部疳積)的症狀。如果嘴唇潰爛,牙齒顏色發黑或呈現多種顏色;下嘴唇有白色潰瘍,上顎有潰瘍;口中臭氣,嘴唇和牙齒腐爛,這是口疳(口腔疳積)的症狀。如果下體紅腫潰爛,排泄物中有膿血,疼痛難忍,腹瀉不止,臭氣難聞,這是患疳積的症狀。

2. 萬壽方

治小兒疳氣羸瘦,腹大頸小,頭髮稀疏,臟腑不調,或瀉秘。

干蝸牛(半兩),干蚯蚓(半兩),蛇蛻皮(一分),干蝦蟆(三個),使君子(五個,炮),沒食子(五個,炮),麝香(一分)

右上四味入罐子內,封閉口,炭火燒通紅,同後三味研細,取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米飲下,一日二服。

白話文:

[萬壽方]

治療小兒疳氣導致消瘦,肚子大、脖子細,頭髮稀疏,臟腑功能失調,以及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將半兩乾蝸牛、半兩乾蚯蚓、一分蛇蛻皮、三個乾蟾蜍、五個炮製過的使君子、五個炮製過的沒食子、以及一分麝香,一起放入罐子內密封,用炭火燒至通紅。之後將後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與罐中藥材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3. 胡連丸

治小兒疳瀉痢等極妙。

胡黃連,丁香,密陀僧各半兩,肉豆蔻一個

上件同研細,入麝香一分,和勻,次入綠豆末少許,同水和為丸如麻子大,兒三歲以下一丸,三歲以上五丸。孩子腦疳,鼻癢及赤爛,黃連湯下。脾虛,羸瘦泄痢,四肢虛腫,青州棗湯下。肝疳,眼澀生瘡,甘草湯下。骨疳,冷地臥,愛食土,紫蘇茶湯調下。常服,米飲下。肺疳,上氣急喘,橘皮湯下。筋疳瀉血,鹽湯下。蟲疳,及瀉無定,生薑湯下。

白話文:

胡連丸治療小兒疳積、瀉痢等症效果極佳。

配方:胡黃連、丁香、密陀僧各半兩,肉豆蔻一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麝香一分,混合均勻,再加入少量綠豆粉,用水調和成如麻子大小的丸藥。三歲以下兒童每次服用一丸,三歲以上每次服用五丸。

服用方法:

  • 若為腦疳(腦部疳積),伴隨鼻癢、鼻孔紅腫潰爛,則用黃連湯送服。
  • 若為脾虛,體瘦消瘦,腹瀉痢疾,四肢浮腫,則用青州棗湯送服。
  • 若為肝疳(肝臟疳積),眼睛澀痛、長瘡,則用甘草湯送服。
  • 若為骨疳(骨骼疳積),怕冷,喜歡吃土,則用紫蘇茶湯送服。
  • 平時服用,可用米湯送服。
  • 若為肺疳(肺部疳積),伴隨呼吸急促、喘息,則用橘皮湯送服。
  • 若為筋疳(筋絡疳積),伴隨瀉血,則用鹽湯送服。
  • 若為蟲疳(蟲積),腹瀉不定時,則用生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