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塾方與方極》~ 方極 (2)
方極 (2)
1. 方極
茯苓澤瀉湯。治心下悸。小便不利、上衝、及嘔吐、渴欲飲水者。
澤瀉湯。治苦冒眩、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治消渴、小便不利、若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
茵陳五苓散。治發黃兼前方證者。
豬苓湯。治小便不利、若淋瀝、若渴欲飲水者。
豬苓湯。治渴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牡蠣澤瀉散。治身體水腫、腹中有動、渴而小便不利者。
八味丸。治臍下不仁、小便不利者。
栝蔞瞿麥丸。治心下悸、小便不利、惡寒而渴者。
麻黃湯。治喘而無汗、頭痛、發熱、惡寒、身體疹者。
麻黃加朮湯。治本方證、而小便不利者。
麻黃甘草湯。治喘急迫。或自汗、或不汗者。
麻黃附子甘草湯。治前方證、而惡寒、或身微痛者。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麻黃附子甘草湯證、而不急迫、有痰飲之變者。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麻黃甘草湯證、而咳煩渴者。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前方證、而不煩渴、有水氣者。
牡蠣湯。治麻黃甘草湯證、而胸中有動者。
麻黃醇酒湯。治喘而發黃、或身疼者。
半夏麻黃丸。治喘而嘔者。
小青龍湯。治咳喘。上衝、頭痛、發熱、惡風、或乾嘔者。
大青龍湯。治喘及咳嗽、渴欲飲水、上衝、或身疼、惡風寒者。
文蛤湯。治煩渴而喘咳急者。
越婢湯。治大青龍湯證。而不咳嗽上衝者。
越婢加朮湯。治本方證、而小便不利者。
越婢加半夏湯。治本方證而嘔逆者。
葛根湯。治項背強急、發熱、惡風、或喘、或身疼者。
葛根加半夏湯。治本方證而嘔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治項背強急、心悸、而下利者。
小柴胡湯。治胸脅苦滿、或寒熱往來、或嘔者。
柴胡加芒硝湯。治小柴胡湯證、而苦滿難解者。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治小柴胡湯證、而渴不嘔者。
柴胡桂枝湯。治小柴胡湯與桂枝湯二方證相合者。
柴胡桂枝幹薑湯。治小柴胡湯證、而不嘔、不痞、上衝而渴、腹中有動者。
大柴胡湯。治小柴胡湯證。而心下不痞鞕、腹滿拘攣、或嘔者。
白虎湯。治大渴引飲、煩躁者。
白虎加人參湯。治本方證、而心下痞鞕者。
白虎加桂枝湯。治白虎湯證、而上衝者。
小承氣湯。治腹滿而大便鞕者。
厚朴七物湯。治腹滿發熱、上逆、嘔者。
大承氣湯。治腹堅滿、若下利臭穢、若燥屎者。(凡有燥屎者。臍下必磊砢也。肌膚苦燥。)
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心煩、心下痞、按之濡者。
瀉心湯。治心氣不定、心下痞、按之濡者。
附子瀉心湯。治瀉心湯證、而惡寒者。
大黃附子湯。治腹絞痛、惡寒者。
大黃甘遂湯。治小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或經水不調者。
抵當湯。治瘀血者。(凡有瘀血者二焉。少腹鞕滿。小便快利者。一也。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二也。急則以湯。緩則以丸。)
白話文:
[方極]
茯苓澤瀉湯: 用於治療心悸、小便不順暢、氣往上衝、想吐、口渴想喝水等症狀。
澤瀉湯: 用於治療頭暈目眩、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五苓散: 用於治療口渴、小便不順暢,或口渴想喝水但喝了就吐等症狀。
茵陳五苓散: 用於治療黃疸,同時兼具前面所述五苓散症狀的情況。
豬苓湯: 用於治療小便不順暢、小便淋漓不盡,或口渴想喝水等症狀。
豬苓湯: 用於治療口渴、心悸、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牡蠣澤瀉散: 用於治療身體水腫、腹部有動感、口渴、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八味丸: 用於治療肚臍以下麻木不仁、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栝蔞瞿麥丸: 用於治療心悸、小便不順暢、怕冷且口渴等症狀。
麻黃湯: 用於治療喘息、不出汗、頭痛、發燒、怕冷、身體出疹等症狀。
麻黃加朮湯: 用於治療麻黃湯證狀,且兼有小便不順暢的情況。
麻黃甘草湯: 用於治療喘息急促,或有時出汗、有時不出汗的情況。
麻黃附子甘草湯: 用於治療麻黃甘草湯證狀,且兼有怕冷或身體輕微疼痛的情況。
麻黃附子細辛湯: 用於治療麻黃附子甘草湯證狀,但病情不緊急,且有痰飲變化(體內積水)的情況。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用於治療麻黃甘草湯證狀,且兼有咳嗽、煩躁、口渴等症狀。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用於治療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證狀,但不煩躁口渴,且體內有水氣的情況。
牡蠣湯: 用於治療麻黃甘草湯證狀,且胸中有跳動感的情況。
麻黃醇酒湯: 用於治療喘息,同時出現黃疸或身體疼痛的情況。
半夏麻黃丸: 用於治療喘息且想吐的情況。
小青龍湯: 用於治療咳嗽、喘息、氣往上衝、頭痛、發燒、怕風,或乾嘔等症狀。
大青龍湯: 用於治療喘息、咳嗽、口渴想喝水、氣往上衝,或身體疼痛、怕風寒等症狀。
文蛤湯: 用於治療煩躁口渴且喘息、咳嗽急促的情況。
越婢湯: 用於治療大青龍湯證狀,但不咳嗽、氣不往上衝的情況。
越婢加朮湯: 用於治療越婢湯證狀,且兼有小便不順暢的情況。
越婢加半夏湯: 用於治療越婢湯證狀,且想吐的情況。
葛根湯: 用於治療脖子和背部僵硬、發燒、怕風,或喘息、或身體疼痛等症狀。
葛根加半夏湯: 用於治療葛根湯證狀,且想吐的情況。
葛根黃芩黃連湯: 用於治療脖子和背部僵硬、心悸,且伴隨腹瀉等症狀。
小柴胡湯: 用於治療胸脅脹滿、或忽冷忽熱、或想吐等症狀。
柴胡加芒硝湯: 用於治療小柴胡湯證狀,且胸脅脹滿難以緩解的情況。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用於治療小柴胡湯證狀,且口渴但不想吐的情況。
柴胡桂枝湯: 用於治療小柴胡湯和桂枝湯兩種方證狀同時出現的情況。
柴胡桂枝乾薑湯: 用於治療小柴胡湯證狀,但不想吐、胸部不脹滿、氣往上衝且口渴、腹部有動感的情況。
大柴胡湯: 用於治療小柴胡湯證狀,但心下不痞硬、腹部脹滿拘攣、或想吐的情況。
白虎湯: 用於治療極度口渴,喝水很多,煩躁不安等症狀。
白虎加人參湯: 用於治療白虎湯證狀,且心下痞硬的情況。
白虎加桂枝湯: 用於治療白虎湯證狀,且氣往上衝的情況。
小承氣湯: 用於治療腹部脹滿且大便硬結的情況。
厚朴七物湯: 用於治療腹部脹滿發熱、氣往上逆、想吐的情況。
大承氣湯: 用於治療腹部堅硬脹滿,或腹瀉帶有惡臭,或大便乾硬的情況。(凡大便乾硬者,肚臍下必定有硬塊,皮膚乾燥。)
大黃黃連瀉心湯: 用於治療心中煩悶、心下痞滿,按壓柔軟的情況。
瀉心湯: 用於治療心氣不定、心下痞滿,按壓柔軟的情況。
附子瀉心湯: 用於治療瀉心湯證狀,且怕冷的情況。
大黃附子湯: 用於治療腹部絞痛、怕冷的情況。
大黃甘遂湯: 用於治療小腹脹滿如鼓、小便稍有困難,或月經不調的情況。
抵當湯: 用於治療體內有瘀血的情況。(凡體內有瘀血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少腹硬滿,小便順暢;另一種是腹部不滿,但患者自覺腹部脹滿。情況緊急就用湯劑,情況緩慢就用丸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