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為則

《家塾方與方極》~ 方極後序

回本書目錄

方極後序

1. 方極後序

夫醫之學也方而已。其義乃法仲景也。推功實也。仲景已沒也。王叔和之徒出焉。乃始拔功之實乃逐理之末。歧之又歧。以為百端也。噫。亦已甚矣。往者可往。其奈毒於千載之下。其奈夫後世喜方之徒。恢恑憰怪。猶以為不足。必斷略於憶。於是彼醫路之廢也。不可再興也。

雖百世可知也。獨予家翁生於千載之下。憂彼醫路之廢也。不可再興也。以為己任也。乃謂予曰。夫醫之學也方而已。故功實所處。雖則今世之方。壹是皆取之。如其取之臆也。其斷去之。此之謂法仲景之古。既而集其所試之方。名之曰方極。蓋極也者。取洪範皇極之義也。

建極於醫路。家翁又謂予曰。此書行之與不行。乃在命而已。世醫其罪我乎。吾豈畏世醫所不容乎。予終欲贊父之業。議之諸友。諸友曰。子志善矣。於是謹作之跋。

寶曆十二年冬十二月,別猷之謹撰

白話文:

[方極後序]的

醫學的本質就是藥方而已。它的義理,就是遵循張仲景的方法。追求實際的療效。然而,張仲景已經不在了,後來出現了像王叔和這樣的學者。他們開始過分追求實際效果,卻忽視了理論的根本。這導致醫學理論的分支越來越多,形成各種不同的學說。唉,這種情況已經太過分了。過去的已經過去,但是對後世的醫者來說,這種過度追求奇效,甚至覺得還不夠,必須依靠個人的回憶來斷章取義,這使得醫學的道路被荒廢,再也無法復興。

雖然經過百代,但我的父親生於千年之後,他憂慮醫學的道路被荒廢,無法再興。他將恢復醫學正道視爲自己的責任。他對我說,醫學的本質就是藥方,所以,無論現在的藥方是什麼,我們都要採納。但如果藥方只是憑空猜測,那麼就要果斷地摒棄。這就是所謂的遵循張仲景的古法。然後,他收集了自己試驗有效的藥方,命名爲《方極》。“極”這個字,取自《洪範》中的“皇極”,意爲在醫學道路上樹立標準。

我的父親又對我說,這本書是否能流傳下去,全看天命。或許世上的醫者會因此責怪我,但我豈會畏懼不被世人接受呢。我始終想幫助父親完成他的事業。我與朋友們討論此事,他們都說,你的想法很好。於是,我謹寫下了這篇跋。

寶曆十二年冬十二月,別猷謹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