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選方》~ 下卷 (11)
下卷 (11)
1. 諸物入耳門
(附,入鼻,入目,眼被物撞著)
療耳中有物不可出方。(千金)以弓弦。從一頭令散。傅好膠。拄耳中物上停之。令相著。徐徐引出。(肘後附方云。麻繩剪令頭散。)
百蟲入耳(千金),蜀椒末一撮。以醋半升調。灌耳中。行二十步即出。又方。火熨桃葉卷之。取塞耳立出。又方。以蔥涕灌耳中。蟲即出。又方。若甲蟲入耳者。以火照之。即嚮明出。或蚰蜒諸蟲入耳。以酢灌之。或麻油。或人尿亦佳。
又方(衛生易簡),用雞冠血。滴入耳中即出。又方。用蒼耳草。搗自然汁。灌少許於耳內。其蟲即傾出。
百蟲入耳。不可驚動。如在左耳。以手緊閉右耳。及兩鼻孔。努氣至左耳。蟲自出。右耳亦然。(集驗良方),又方。宜閉口勿言。以紙塞耳竅鼻竅。只空蟲入之耳。用麻油滴入耳竅中。或出或死。(瘍醫大全)
如蟲夜間暗入者。切勿驚慌喊叫。逼蟲內攻。宜正坐點燈光向耳竅。其蟲見光即出。對面有人。其蟲不出。(正宗)
蜈蚣入耳(肘後),以木葉裹鹽。炙令熱。以掩耳上。即出。冷復易之驗。又閉氣。滿即吐之。復閉准前。以出為度。或死耳中。徐徐以鉤針出之。
又方(救急易方),用生薑汁。灌耳中自出。又方(本朝經驗),用蘿蔔汁。灌耳中亦佳。
蚰蜒入耳(聖惠),小蒜搗研取汁。灌耳中自出。又方。地龍一條。納蔥葉中。化水滴耳中。其蚰蜒亦化為水。
又方(瑞竹堂方),蝸牛全捶碎。置於耳邊即出。
又方(衛生易簡),用龍腦少許。吹入耳中。其蟲即化為水。又方。用貓尿灌耳中立出。取貓尿。用盆盛貓。以生薑擦牙。
飛蛾入耳(肘後),先大嗡氣。仍閉口掩鼻呼氣。其蟲隨氣而出。又方。閉氣以葦管極吸之即出。亦療百蟲入耳。(百代醫宗。吸蟲訣云。療諸蟲入耳。藥品不便者。此法最妙。竹管入透半耳中。使口用力一吸。其蟲隨氣而出。俗人未識此捷。)
又方(衛生易簡),用醬汁灌耳中。又擊銅器於耳傍。
蟻入耳(肘後),燒陵鯉甲末。以水和灌之。
療小蟲蟻入耳挑不出(衛生易簡),燈心浸油釣出蟲。
療百節蚰蜒並蟻入耳(本草附方),苦酒注之。起行即出。
水入耳中(救急易方),用薄荷汁點之立效。又用麻油點耳內立出。
水銀入耳。及入六畜等耳皆死。(怪症方)以金銀著耳邊。水銀即吐出。
療黃豆入耳(救急易方)用鵝翎管。截作長一二寸許。去其中膜。留少許於一頭。以有膜之頭。入耳中。口氣吸之即出。
又方(本朝經驗),若在左耳。以手緊塞右耳。及兩鼻孔。令閉氣。一人將中指緊按豆入耳根下凹處。一手將耳朵向下引挽。患人一勢努氣。豆自出。右耳亦然。
諸物入鼻不出(本朝經驗),作紙捻刺鼻打嚏一聲即出。若不出。頻頻取嚏為佳。
白話文:
標題:[各類異物進入耳朵的處理方法]
內容:
-
如果有東西卡在耳朵裏取不出來,可以使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出自《千金要方》)拿弓弦的一端,讓它散開,並塗上黏性膠,將其放置在耳朵中的異物上,讓它粘住異物,然後緩緩拉出。(另一種方法是用麻繩,剪開讓其末端散開。)
-
若有小蟲飛進耳朵,(出自《千金要方》)取一些蜀椒末,用半升醋調和,倒入耳朵中,走個二十步蟲子就會出來。另一個方法是,將加熱過的桃葉捲起來塞入耳朵,蟲子立刻就會出來。或者,使用蔥汁倒入耳中,蟲子也會出來。如果甲蟲進入耳朵,可以用光照它,蟲子會朝着亮處爬出。對於蚰蜒等蟲子進入耳朵,可以使用醋、麻油或人尿。
-
另一個方法(出自《衛生易簡》),使用雞冠血滴入耳中,蟲子就會出來。或者,使用蒼耳草,搗碎取汁,倒入耳內少量,蟲子就會傾倒出來。
-
如果蟲子在夜晚黑暗中進入耳朵,不要驚慌喊叫,這會迫使蟲子往裏鑽。應該正坐,點燈對準耳朵,蟲子見光就會出來。但如果對面有人,蟲子可能不會出來。(出自《正宗》)
-
若蜈蚣進入耳朵,(出自《肘後方》)可以用包裹着鹽的木葉,加熱後蓋在耳朵上,蜈蚣就會出來。或者,閉氣,當氣滿時再呼出,重複這個過程直到蜈蚣出來,或者死在耳朵裏,再用鉤針小心取出。
-
飛蛾進入耳朵,(出自《肘後方》)先深深吸一口氣,閉口掩鼻呼氣,蟲子會隨氣流出來。或者,閉氣並用葦管深深吸入,蟲子就會出來。這也適用於各種蟲子進入耳朵。
-
螞蟻進入耳朵,(出自《肘後方》)燒製陵鯉魚的鱗片,用水調和倒入耳中。
-
若水進入耳朵,(出自《救急易方》)使用薄荷汁滴入耳朵中立即見效。或者,使用麻油滴入耳內。
-
黃豆進入耳朵,(出自《救急易方》)使用鵝毛管,截取長一二寸左右,去除中間部分,保留一端的膜,將有膜的一頭插入耳朵,口部吸氣,黃豆就會出來。
-
各種異物進入鼻子不出,(出自《本朝經驗》)製作紙捻刺激鼻子打噴嚏,一聲就會出來。如果還不行,可以反覆嘗試。
-
眼睛被異物刺痛,如草、沙石等無法取出,(出自《肘後方》)可以磨好的墨水,用新筆尖點在瞳孔上。
-
眼睛被麥芒刺傷,(出自《外臺祕要》)煮大麥汁注入眼睛,即可取出。
-
眼睛被撞擊,(出自《聖惠方》)杏仁搗爛,用人奶浸泡,頻繁點眼。
以上爲古代中醫文獻中關於異物進入身體不同部位的處理方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