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五畫 (11)
五畫 (11)
1. 五畫
水二鍾。煎七分。微溫服。
朮附湯,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補中。益精氣。(金匱)
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炙一兩)
上三味。銼。每五錢匕。姜五片。棗一枚。水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瓜蒂散,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之。(傷害論太陽)下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此方。(同上厥陰)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此湯。(金匱腹滿)治諸黃(同上黃疸)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之此湯。
仙遺糧湯,治楊梅結毒。初起筋骨疼痛。已破肌肉潰爛者。(正宗)
仙遺糧(即稱土茯苓四兩),防風,荊芥,川芎,當歸,天花粉,金銀花,白蒺藜,薏苡仁,威靈仙(各一錢),山梔子,黃連,連翹,乾葛,白芷,甘草,黃芩(各六分),牛膝(下部加之)
水三鍾。煎二碗。量病上下。食前後服。渣再煎一碗。服後飲酒一杯。忌牛肉。火酒。房事等件更妙。
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翻胃。並宜服之。(局方)
蒼朮(去粗皮米泔浸二日焙乾五斤炒),厚朴(去粗皮水浸一宿銼生薑汁製焙乾五十兩),陳皮(去白五十兩),甘草(銼炒十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二片。干棗兩枚。同煎至七分。去棗姜帶熱服。食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得。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闢風寒冷濕。四時非節之氣。
石膏湯,治腳氣風毒。熱毒氣上衝頭面。面赤鼻塞。來時令人昏憒。心胸恍惚。或若驚悸。身體戰掉。手足緩縱。或酸痹。頭目眩重。眼反鼻辛。熱氣出口中。或患味甜。諸惡不可名狀者方。(千金)
石膏,龍膽,升麻,芍藥,貝齒,甘草,鱉甲,黃芩,羚羊角(各一兩),橘皮,當歸(各二兩)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白話文:
[五畫]
水二鍾:兩碗水。 煎七分:煎煮至剩七分。 微溫服:稍微溫熱時服用。
朮附湯:治療因虛弱引起的頭部沉重、眩暈,嚴重到食不知味。能補養中氣,增強精氣。(出自《金匱要略》)
- 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製後去皮),甘草(炙過的一兩)
以上三味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後溫服。
瓜蒂散:
-
病情類似桂枝湯證,但頭不痛、脖子不僵硬,寸脈稍微浮起,胸中悶脹不舒,氣往上衝到喉嚨,呼吸困難者,這是因為胸中有寒氣。應當催吐,適用此方。(出自《傷寒論太陽篇》)
-
病人手腳冰冷,脈搏時緊時慢,邪氣結聚在胸中,心下滿悶而煩躁,肚子餓卻吃不下東西,這種病在胸中,應該催吐,適用此方。(出自《傷寒論厥陰篇》)
-
宿食停留在上脘部位,應該催吐,適用此方。(出自《金匱要略腹滿篇》)
-
治療各種黃疸。(出自《金匱要略黃疸篇》)
-
瓜蒂(一分,炒黃),赤小豆(一分)
以上兩味藥材,分別搗碎過篩成粉末,再混合一起。每次取一錢,加入香豉一合,用熱水七合煮成稀粥,去除豆渣取汁,調和藥粉,溫熱一次性服用。如果沒有吐,可以少量多次加藥,直至吐出為止。身體虛弱、失血過多的人,不可服用此藥。
仙遺糧湯:治療梅毒,初期筋骨疼痛,病情發展到肌肉潰爛者。(出自《正宗》)
- 仙遺糧(即土茯苓四兩),防風、荊芥、川芎、當歸、天花粉、金銀花、白蒺藜、薏苡仁、威靈仙(各一錢),山梔子、黃連、連翹、乾葛、白芷、甘草、黃芩(各六分),牛膝(下肢病症加用)。
用三碗水煎煮至兩碗,根據病情輕重、上部或下部病症,在飯前或飯後服用。藥渣再煎煮成一碗,服用後飲用一杯酒。忌食牛肉、烈酒、房事等,效果更佳。
平胃散:治療脾胃不和,導致不想吃飯、心腹及兩脅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悶氣短、噁心嘔吐、打嗝吞酸、面色萎黃、身體消瘦、疲倦嗜睡、身體沉重關節疼痛、經常腹瀉或發作霍亂、以及五噎八痞、膈氣翻胃等病症。(出自《局方》)
- 蒼朮(去除粗皮,用米泔水浸泡兩天後烘乾,再炒五斤),厚朴(去除粗皮,用水浸泡一晚,切碎後用生薑汁拌製並烘乾,五十兩),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五十兩),甘草(切碎後炒過,十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生薑兩片、紅棗兩枚,一同煎煮至剩七分,去除棗和生薑,趁熱服用。飯前加入少許鹽,用沸水沖服也可以。常服可以調理氣機,溫暖胃部,消化積食,消除痰飲,驅除風寒冷濕,以及應對四時不正之氣。
石膏湯:治療腳氣病導致的風毒,熱毒之氣上衝頭面,導致面色發紅、鼻塞,發作時令人頭暈昏沉、心胸恍惚、或驚悸、身體顫抖、手腳無力或酸麻、頭暈目眩、眼花、鼻子發酸、口中呼出熱氣或感覺嘴裡有甜味,以及各種難以描述的症狀。(出自《千金方》)
- 石膏、龍膽、升麻、芍藥、貝齒、甘草、鱉甲、黃芩、羚羊角(各一兩),橘皮、當歸(各二兩)
以上十一味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