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嘉言

《方劑辭典》~ 三畫 (13)

回本書目錄

三畫 (13)

1. 三畫

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此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同上)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同上)傷寒五六日。

嘔而發熱者此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此湯證仍在者。復與此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此湯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同上)陽明病。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此湯。

(同上陽明)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此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同上)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

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此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屎。腹滿加噦者。不治。(同上)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此湯。(同上)嘔而發熱者主之。(同上厥陰)傷寒瘥以後。

更發熱者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同陰陽易)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此湯。(金匱)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

故大便難。產婦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處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者主之。(同上)治婦人。在草蓐。

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此湯。頭不痛。但煩者。三物黃芩湯主之。(同上)

柴胡(半斤),黃芩,人參(各三兩),甘草(炙),生薑(各二兩切),半夏(半斤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傷寒六書。加陳皮。芍藥。柴胡雙解散。又全生集方。加枳實。桔梗二味。)

白話文:

不可以是少陰病。原因是因為少陰病不應該有汗。現在頭部卻出汗,所以知道不是少陰病。可以使用這個藥方。如果吃了藥還沒有完全好,會解大便後痊癒。(與前段相同)婦人得了風邪,發燒怕冷,月經剛來,發病七八天後,熱退了但脈搏變慢,身體涼了但胸脅下脹滿,像結胸的樣子,說胡話,這是熱邪進入血室。應該針刺期門穴,順著實證的方向瀉邪。(與前段相同)傷寒五六天,出現嘔吐發熱,這代表此方證狀出現。如果吃了其他瀉下的藥,此方證狀還在,仍然可以使用此方。這樣雖然已經瀉過,但不會有反效果。服藥後必定會感到身體發熱顫抖,然後發熱出汗而痊癒。如果心下脹滿且硬痛,這是結胸,要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只是脹滿而不痛,這是痞證,這個藥方不適用,應該用半夏瀉心湯。(與前段相同)陽明病,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脅脹滿的症狀不消除,可以使用這個藥方。(與前段相同,屬於陽明病)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且嘔吐,舌苔是白色的,可以使用這個藥方。讓上焦疏通,津液可以向下流動,胃氣因此調和,身體會微微出汗而痊癒。(與前段相同)陽明中風,脈象呈現弦浮大而短促,腹部脹滿,脅下和心口疼痛,按壓很久氣都不通暢,鼻子乾燥不出汗,喜歡睡覺,全身發黃,小便困難,有潮熱,時常打嗝,耳朵前後腫脹。針刺後稍微好轉,但外面的症狀沒有解除。如果病程超過十天,脈搏仍然浮,可以使用這個藥方。如果脈搏只是浮,沒有其他症狀,可以使用麻黃湯。如果沒有大便,腹部脹滿又加上打嗝,就無法治療。(與前段相同)原本是太陽病沒有好,轉變成少陽病,出現脅下硬滿,乾嘔不能吃東西,忽冷忽熱,還沒有吐或瀉,脈象是沉緊的,可以使用這個藥方。(與前段相同)嘔吐又發燒,主要用這個藥方來治療。(與前段相同,屬於厥陰病)傷寒病好了之後,又發燒,主要用這個藥方來治療。脈象浮的,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脈象沉實的,用瀉下的方法來解除。(與前段相同,屬於陰陽易病)各種黃疸病,腹痛又嘔吐的,適合用這個藥方。(出自《金匱要略》)有人問,新生產的婦女,有三種病,一種是痙攣,一種是昏厥,一種是大便困難,這是為什麼?醫生說,新產婦女因為血虛容易出汗,容易中風,所以會得痙攣;失血又出汗,寒氣多,所以會昏厥;津液流失,胃部乾燥,所以大便困難。產婦昏厥,脈象微弱,不能吃東西,大便反而堅硬,只有頭部出汗。原因是因為血虛導致厥逆,厥逆就一定會昏厥,昏厥的時候,身體想要恢復正常,就一定會大量出汗。因為血虛下陷,只有陽氣向上升,所以頭部出汗。產婦容易出汗的原因是因為失去陰血導致血虛,陽氣獨自旺盛,所以會出汗,等到陰陽恢復平衡就沒事了。大便堅硬,嘔吐不能吃東西,主要用這個藥方來治療。(與前段相同)治療婦人,在草墊上坐月子,自己吹風受寒,四肢感到煩熱,頭痛的,可以使用這個藥方。如果頭不痛,只是煩躁,應該用三物黃芩湯來治療。(與前段相同)

柴胡(半斤),黃芩,人參(各三兩),甘草(炙),生薑(各二兩切片),半夏(半斤洗過),大棗(十二枚擘開)

以上七味藥,用水一斗二升,煮到六升,去除藥渣,再煎到三升,溫服一升,每天三次。如果胸中煩躁但不嘔吐,去掉半夏和人參,加入栝蔞實一枚。如果口渴,去掉半夏,加入人參,與前面的藥材加起來共四兩半,再加栝蔞根四兩。如果腹痛,去掉黃芩,加入芍藥三兩。如果脅下痞硬,去掉大棗,加入牡蠣四兩。如果心悸,小便不利,去掉黃芩,加入茯苓四兩。如果不口渴,身體稍微發熱,去掉人參,加入桂枝三兩,蓋被子取微微出汗即可痊癒。如果咳嗽,去掉人參,大棗,生薑,加入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傷寒六書》方中,加入陳皮、芍藥,成為柴胡雙解散;《全生集方》中,又加入枳實、桔梗兩味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