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嘉言

《方劑辭典》~ 三畫 (8)

回本書目錄

三畫 (8)

1. 三畫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大建中湯,治虛勞。寒澼。飲在脅下。泱泱有聲。已如從一邊下。決決然有頭。並沖皮起引兩乳內痛。裡急。善夢。失精。氣短。目䀮䀮惚惚多忘方。(千金方)

蜀椒(二合),半夏(一升),甘草,生薑(二兩),人參(三兩),飴糖(八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三升。去滓內糖。溫服七合。裡急拘引。加芍藥。桂心。各三兩。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一枚。勞者加黃耆一兩。

大建中湯,治五勞七傷。小腹急。臍下彭亨。兩脅脹滿。腰脊相引。鼻口乾燥。目暗䀮䀮。憒憒不樂。胸中氣急。逆不下食飲。莖中策策痛。小便黃赤。尿有餘瀝。夢與鬼神交通。失精驚恐虛乏方。

飴糖(半斤),黃耆,遠志,當歸(千金翼無),澤瀉(各三兩),芍藥,人參,龍骨,甘草(各二兩),生薑(八兩),大棗(十一枚)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湯成內糖。令烊。一服八合。消息。又一服。(深師無飴糖。遠志。澤瀉。龍骨。有桂心六兩。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大半夏湯,胃反嘔吐者主之(金匱嘔吐)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嘔吐方。(千金)治嘔心下痞硬者。(外臺)

半夏(二升洗浣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有白朮一升生薑三兩)

大半夏湯,肉極。虛寒脾咳。其狀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痛。不可以動。動則咳。腹脹滿。留飲痰癖。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寒主之。(外臺)

半夏(一升洗),白朮,茯苓,人參,甘草(炙),附子(炮),橘皮(各二兩),生薑(八兩),桂心(三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三升。去滓分為四服。忌羊肉。餳。桃李。雀肉。生蔥。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大半夏湯,胃反不食。食已嘔吐。(同上)

人參(一兩),茯苓(四兩),青竹茹(五兩),大黃(六兩),橘皮,乾薑(各三兩),澤瀉,甘草(炙),桂心(各二兩)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去大黃。用泉水。東流水。尤佳。忌海藻。菘菜。生蔥。大酢。(千金。備急。張文仲同。方中無半夏。未詳其名。)

大半夏湯,治胃中虛冷。腹滿塞下氣方。(千金方)

半夏(一升),大棗(二十枚),甘草,附子,當歸,人參,厚朴,茯苓,枳實(各二兩),桂心(五兩),生薑(八兩),蜀椒(二百粒)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大黃湯,療兩眼痛方。(外臺)

白話文:

[三畫]

將以上三種藥材,加入四升水煮成二升,去除藥渣,加入一升膠飴,用小火熬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溫服。大約經過一頓飯的時間,可以喝兩升粥,之後再服用一次藥,當天吃粥並注意保暖。

大建中湯,用來治療虛勞,身體虛寒怕冷,胸脅下有水飲,感覺水聲潺潺,好像從一邊往下流動,有時會有跳動的感覺,並會衝向皮膚,牽引兩邊乳房內側疼痛,腹部緊迫,容易做夢,遺精,氣短,眼睛昏花、健忘。

蜀椒(二合),半夏(一升),甘草,生薑(二兩),人參(三兩),飴糖(八兩)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成三升,去除藥渣,加入糖,溫服七合。如果腹部緊迫拘攣,加入芍藥、桂心各三兩;如果手腳冰涼、腰背發冷,加入附子一枚;如果身體勞累,加入黃耆一兩。

大建中湯,用來治療五勞七傷,小腹急痛,肚臍下方膨脹,兩脅脹滿,腰背互相牽引疼痛,鼻子嘴巴乾燥,眼睛昏花,心神煩亂,胸中氣悶,不能進食,陰莖時常疼痛,小便黃赤,尿後仍有餘滴,容易夢到鬼神,遺精,感到驚恐和身體虛弱。

飴糖(半斤),黃耆,遠志,當歸(千金翼無),澤瀉(各三兩),芍藥,人參,龍骨,甘草(各二兩),生薑(八兩),大棗(十一枚)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成二升半,湯藥煮好後加入糖,使其融化,一次服用八合,視情況再服用一次。(深師的藥方中沒有飴糖、遠志、澤瀉、龍骨,有桂心六兩、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大半夏湯,主要治療胃氣上逆嘔吐。(金匱嘔吐篇)治療胃氣上逆,不能進食,吃完就嘔吐。(千金方)治療嘔吐,心下痞硬。(外臺)

半夏(二升,洗淨),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將以上三種藥材,加入一斗二升水,與蜂蜜混合攪拌均勻二百四十下,煮成二升半,溫服一升,剩餘的分兩次服用。(千金方中多了白朮一升、生薑三兩)

大半夏湯,用來治療身體極度虛弱,寒性脾咳,症狀是右脅下痛,隱隱牽引到肩背疼痛,不能動彈,動則咳嗽,腹部脹滿,有痰飲積滯,大小便不暢,小腹劇痛,膈上寒證。

半夏(一升,洗淨),白朮,茯苓,人參,甘草(炙),附子(炮),橘皮(各二兩),生薑(八兩),桂心(三兩)

將以上九種藥材,加入一斗水煮成三升,去除藥渣,分四次服用。忌食羊肉、麥芽糖、桃李、麻雀肉、生蔥、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大半夏湯,用來治療胃氣上逆,不能進食,吃完就嘔吐。(同上)

人參(一兩),茯苓(四兩),青竹茹(五兩),大黃(六兩),橘皮,乾薑(各三兩),澤瀉,甘草(炙),桂心(各二兩)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煮成三升,服用七合,一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如果腹瀉,去除大黃。用泉水或東流的水來煎煮效果更好。忌食海藻、菘菜、生蔥、大醋。(千金方、備急方、張文仲的方子相同,方中沒有半夏,具體名稱不詳。)

大半夏湯,用來治療胃中虛冷,腹部脹滿,氣機不暢。(千金方)

半夏(一升),大棗(二十枚),甘草,附子,當歸,人參,厚朴,茯苓,枳實(各二兩),桂心(五兩),生薑(八兩),蜀椒(二百粒)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成三升,分兩次服用。

大黃湯,用來治療兩眼疼痛。(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