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嘉言
《方劑辭典》~ 十五畫 (3)
十五畫 (3)
1. 十五畫
廣濟半夏湯,療胸脅不利。腹中脹。氣急妨悶。(外臺)腳氣心煩悶氣急不安方。(同上)
半夏(一升湯洗去滑),生薑(八兩),桂心(三兩),檳榔(二兩半末)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減半。內檳榔仁末。煎取二升八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五六里。進一服。微利為度。
蔓荊子散,治大焦熱。耳內生膿。或耳鳴而聾。(回春)
蔓荊子,升麻,木通,赤芍,麥門冬(去心),炙甘草,生地,前胡,赤苓,桑白皮(蜜水炒),甘菊花(各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後服。
蔞貝養榮湯,痰涎湧甚。胸膈不清者宜之。(溫疫)
知母,天花粉,貝母,瓜蔞實,橘紅,白芍,紫蘇子
水姜煎服。
潰堅湯,治五積六聚。諸般癥瘕。痃癖。血塊之總司也。(回春)
當歸,白朮(去蘆),半夏(姜炒),陳皮,枳實(麩炒),砂仁,香附子,山楂肉,厚朴(姜炒),木香(各等分)
上銼一劑。姜一片。水煎。磨木香調服。
白話文:
廣濟半夏湯,治療胸部和兩側肋骨不適,腹部脹滿,呼吸急促,感到胸悶。(出自《外台秘要》)這個方子也可用於腳氣病引起的心煩、胸悶、呼吸急促、坐立不安。
藥材:
- 半夏(一升,用湯洗去黏滑物)
- 生薑(八兩)
- 桂心(三兩)
- 檳榔(二兩半,磨成粉末)
將以上四味藥切碎,加水八升,煮到剩下一半時,加入檳榔粉末,再煎煮至剩二升八合。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間隔時間大約是人走五六里路的距離。服藥後稍微腹瀉即可。
蔓荊子散,治療身體極度發熱,耳朵內流膿,或是耳鳴導致聽力下降。(出自《回春》)
藥材:
- 蔓荊子
- 升麻
- 木通
- 赤芍
- 麥門冬(去心)
- 炙甘草
- 生地
- 前胡
- 赤茯苓
- 桑白皮(用蜜水炒過)
- 甘菊花(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取一劑,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蔞貝養榮湯,適合痰液湧出很多,胸部和膈膜不清爽的人。(出自《溫疫論》)
藥材:
- 知母
- 天花粉
- 貝母
- 瓜蔞實
- 橘紅
- 白芍
- 紫蘇子
加水和生薑一起煎煮服用。
潰堅湯,是治療五積、六聚、各種癥瘕、痃癖、血塊的總方。(出自《回春》)
藥材:
- 當歸
- 白朮(去除蘆頭)
- 半夏(用薑炒過)
- 陳皮
- 枳實(用麩皮炒過)
- 砂仁
- 香附子
- 山楂肉
- 厚朴(用薑炒過)
- 木香(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取一劑,加生薑一片,用水煎煮,磨入木香粉末調和後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