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十二畫 (10)
十二畫 (10)
1. 十二畫
薑黃(二錢如無則以嫩莪朮代之),芍藥,當歸,海桐(去角皮),白朮(以上各一錢半),羌活,甘草(炙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一鍾。去滓。磨沉香汁少許。食前服。(大全良方。名舒經湯。直指增味五痹湯。無防己。)
惺惺散,治小兒風熱瘡疹。傷寒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局方)治頭痛壯熱喘急。此攻毒散熱之劑。(保赤)
人參(去蘆),甘草(炙),細辛(去葉),瓜蔞根,茯苓(去皮),白朮,桔梗(各一兩半)
上件同杵。羅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薄荷三葉。同煎至四分。溫服。要和氣。即入生薑煎服。不計時。一方無瓜蔞根。有川芎。
普濟消毒飲,治時毒疫癘。初覺憎寒發熱。肢體沉重。次傳頭面作腫。或咽喉不利。舌乾口燥。煩渴不寧者服。(正宗)
黃芩,黃連(各二錢),人參(一錢),陳皮(去白),玄參,甘草,柴胡,桔梗(炒各一錢五分),連翹,牛蒡子,馬勃,板藍根(一作大青),升麻,殭蠶(各五分)
水二碗。煎八分。食後服。如大便燥。加煨大黃一錢。或二錢。以利為度。腫勢甚者。宜砭去惡血。
開結舒經湯,婦人手足麻痹者。七情六淫。鬱滯經絡也。(回春)
紫蘇,陳皮,香附,烏藥,川芎,蒼朮(米泔制),羌活,南星,半夏(薑製),當歸(各八分)桂枝,甘草(各四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臨服入竹瀝薑汁少許同服。
訶梨勒散,氣利主之。(金匱嘔吐)
訶梨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順氣和中湯,治嘔吐翻胃。嘈雜吞酸。痞悶噫氣噎膈。心腹刺痛。噁心吐痰水。(回春)
陳皮(鹽水浸炒一錢),半夏(薑汁炒七分),白茯苓(去皮七分),白朮(去蘆炒七八分),枳殼(麩炒五分),香附(薑汁炒黑一錢),砂仁(炒三分),黃連(六分薑汁和豬膽汁拌炒),山梔(薑汁炒黑一錢),神麯(炒六分),甘草(炙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長流水。入嬌泥攪澄清。水一鍾。煎至七分。入竹瀝童便薑汁。不拘時。細細溫服。
萆薢湯,治結毒筋骨疼痛。頭脹欲破。及已潰腐爛。並效。(正宗)
川萆薢(二錢),苦參,防風,何首烏(各一錢),威靈仙,當歸,白芷,蒼朮,胡麻,石菖蒲,黃柏(各六分),羌活,川椒(各四分),龜板(一錢五分),紅花(三分),甘草(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臨服入酒一杯。量病上下服之。
雄黃熏,蝕於肛者熏之。(金匱)
雄黃
上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脈經云。病人或從呼吸。上蝕其咽。或從下焦蝕之肛陰。蝕上為惑。蝕下為狐。狐惑者。豬苓散主之。(百合病)
白話文:
舒經湯(或增味五痹湯):
使用薑黃(如果沒有就用嫩莪朮代替),芍藥,當歸,去皮海桐,白朮,羌活,炙甘草。每種藥材的用量分別是:薑黃二錢,其餘各一錢半。
將這些藥材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下一碗。濾掉藥渣後,加入少量磨好的沉香汁,在吃飯前服用。
惺惺散:
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瘡疹,以及感冒時出現的頭痛發燒,眼睛乾澀想睡,咳嗽喘氣粗重,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狀。這也是一種治療頭痛發燒、喘急的藥方,能攻毒散熱。
藥方:
人參(去蘆頭),炙甘草,細辛(去葉),瓜蔞根,去皮茯苓,白朮,桔梗。每種藥材的用量都是一兩半。
將上述藥材一起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三片薄荷葉一同煎煮至剩下四分,溫服。服藥時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情。如果需要調和氣血,可以加入生薑一同煎煮服用,不限時間。有的藥方中沒有瓜蔞根,而是用川芎。
普濟消毒飲:
治療流行性瘟疫,初期症狀是怕冷發熱,身體沉重。接著頭面部會腫脹,或出現咽喉不適、舌頭乾燥、口渴煩躁等症狀。
使用藥材:黃芩,黃連,人參,去白陳皮,玄參,甘草,柴胡,炒桔梗,連翹,牛蒡子,馬勃,板藍根(或用大青),升麻,殭蠶。其中,黃芩、黃連各二錢,人參一錢,其餘各一錢五分,連翹、牛蒡子、馬勃、板藍根、升麻、殭蠶各五分。
加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如果大便乾燥,可以加入煨製過的大黃一錢或二錢,以達到排便順暢為度。腫脹情況嚴重者,應放血去除惡血。
開結舒經湯:
治療婦女因情緒或外感因素導致經絡阻滯,引起手足麻木。
使用藥材:紫蘇,陳皮,香附,烏藥,川芎,用米泔水泡製過的蒼朮,羌活,南星,薑製半夏,當歸。每種藥材用量各八分。桂枝,甘草各四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臨服藥時加入少量竹瀝和薑汁一同服用。
訶梨勒散:
主要治療氣滯導致的排便不順。
使用煨製過的訶梨勒十枚。
將訶梨勒磨成粉末,用粥水攪拌後一次性服用。
順氣和中湯:
治療嘔吐,胃部不適,打嗝,心腹刺痛,噁心想吐痰水等症狀。
使用藥材:用鹽水浸泡後炒過的陳皮,薑汁炒過的半夏,去皮白茯苓,去蘆頭炒過的白朮,麩皮炒過的枳殼,薑汁炒黑的香附,炒過的砂仁,用薑汁和豬膽汁拌炒過的黃連,薑汁炒黑的山梔,炒過的神麯,炙甘草。其中,陳皮一錢,半夏七分,白茯苓七分,白朮七八分,枳殼五分,香附一錢,砂仁三分,黃連六分,山梔一錢,神麯六分,甘草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用流動的清水,放入嬌泥攪拌澄清後的水一碗,煎煮至剩下七分。加入竹瀝、童便和薑汁,不拘時間,慢慢溫服。
萆薢湯:
治療結毒引起的筋骨疼痛、頭部脹痛欲裂,以及已經潰爛的症狀,都有療效。
使用藥材:川萆薢,苦參,防風,何首烏,威靈仙,當歸,白芷,蒼朮,胡麻,石菖蒲,黃柏,羌活,川椒,龜板,紅花,甘草。其中,川萆薢二錢,苦參、防風、何首烏各一錢,威靈仙、當歸、白芷、蒼朮、胡麻、石菖蒲、黃柏各六分,羌活、川椒各四分,龜板一錢五分,紅花三分,甘草五分。
加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臨服用時加入一杯酒,根據病情上下酌量服用。
雄黃熏:
用於熏肛門,治療肛門被侵蝕的疾病。
使用雄黃。
將雄黃磨成粉末,用兩片筒瓦合在一起燒熱,對著肛門熏蒸。根據《脈經》記載,這種病症有時候會侵蝕咽喉,有時候會侵蝕肛門陰部。侵蝕咽喉稱為“惑”,侵蝕肛門稱為“狐”。狐惑病應使用豬苓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