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嘉言

《方劑辭典》~ 十二畫 (2)

回本書目錄

十二畫 (2)

1. 十二畫

黃耆(三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一方有人參)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蘗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

芍藥(三兩),黃耆(五兩),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金匱水氣)

黃耆湯,筋實極。則好怒。口乾燥。好嗔。身躁不定。調筋止怒定氣方。(外臺)

黃耆,芎藭,白柘皮(無刺者各二兩),通草,芍藥(各四兩),甘草(炙),桂心(各二兩),大棗(四十枚去核),石膏(八兩碎綿裹),竹葉(切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

黃耆湯,療虛勞裡急。少腹痛。氣引胸脅痛。或心痛。短氣方。(同上)

芍藥(六兩),黃耆(四兩),甘草(二兩炙),桂心(二兩),乾薑(四兩),當歸(四兩),大東(十二枚),飴糖(六兩)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飴糖令消。分三服。忌海藻。生蔥。菘菜。

黃耆湯,療消渴。(同上)

黃耆,茯苓,栝蔞,甘草(炙),麥門冬(去心各三兩),乾地黃(五兩)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忌蕪荑。酢物。海藻。菘菜。日進一劑。服十劑。托服丸藥。後腎消門中。宜補丸是。

黃耆湯,治咽喉中腫癢。微嗽聲不出方。(聖濟)

黃耆(一兩半),人參(一兩),赤茯苓(一兩半),桂枝(半兩),甘草(炙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半分。拍破。棗二枚擘。煎至五分去滓。空腹。食前。各一服。

黃耆湯,自汗屬表虛。宜此湯。無有不止者。然溫疫證。屬實常多。屬虛常少。邪氣盛為實。正氣奪為虛。虛實之分。在乎有熱無熱。有熱為實。無熱為虛。若顛倒誤用。未免實實虛虛之誤。臨證當慎。(溫疫)

黃耆(三錢),五味子(五分),當歸(一錢),白朮(一錢),甘草(五分)

照常煎服。如汗未止。加麻黃淨根一錢五分。

黃耆理中湯,治上焦虛寒。短氣不續。語聲不出。(千金)

黃耆,桂心(各二兩),五味子,桔梗,乾薑,茯苓,甘草,川芎(各三兩),丹參,杏仁(各四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為三服。

黃耆內托散,治臀癰已成。服活血散瘀湯。勢定者。欲其潰膿。宜服之。(正宗)

黃耆(二錢),當歸,川芎,金銀花,皂角刺,穿山甲,甘草節(各一錢)

白話文:

[十二畫]

黃耆桂枝湯:

使用黃耆、芍藥、桂枝各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有的人會加入人參)。將以上五味藥材加六升水煮成二升,溫熱服用,每次服用七合,一天服用三次。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有人問:「黃汗這種病,身體會腫脹、發熱、出汗而且口渴,症狀像風水病。汗液沾到衣服上,顏色是黃色的,像黃蘗的汁液。脈象是沉脈,請問這是怎麼得的?」醫生回答說:「因為出汗後進入水中,洗澡時水從汗孔進入身體而引起的。」

使用芍藥三兩,黃耆五兩,桂枝三兩。將以上三味藥材加入苦酒一升和水七升,一起煮成三升,服用一升。服藥後可能會感到心煩,服用六七天後就會好轉。如果心煩持續不止,是因為苦酒的作用阻礙了藥效。

黃耆湯(調筋止怒):

黃耆湯可以治療筋脈過於強硬,導致容易發怒、口乾舌燥、容易生氣、身體躁動不安的症狀。這個方子可以調和筋脈,平息怒氣,安定氣息。

黃耆湯(外臺):

使用黃耆、芎藭、無刺的白柘樹皮各二兩,通草、芍藥各四兩,炙甘草、桂心各二兩,去核的大棗四十枚,搗碎後用棉布包裹的石膏八兩,切碎的竹葉一升。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煮成三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海藻、菘菜、生蔥、桃子李子和麻雀肉。

黃耆湯(虛勞):

黃耆湯可以治療虛勞導致的裡急(腹部痙攣)、小腹疼痛、氣往胸脅處拉扯疼痛、或心痛、呼吸短促等症狀。

黃耆湯(消渴):

使用芍藥六兩,黃耆四兩,炙甘草二兩,桂心二兩,乾薑四兩,當歸四兩,大棗十二枚,飴糖六兩。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成三升,去除藥渣後加入飴糖使其融化,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海藻、生蔥和菘菜。黃耆湯可以治療消渴症。

黃耆湯(咽喉腫癢):

使用黃耆、茯苓、栝蔞、炙甘草、麥門冬(去心)各三兩,乾地黃五兩。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蕪荑、酸的食物、海藻和菘菜。每天服用一劑,連續服用十劑後,可接著服用丸藥。

黃耆湯(聖濟):

黃耆湯可以治療咽喉腫痛發癢,輕微咳嗽且聲音發不出來的症狀。

黃耆湯(表虛自汗):

使用黃耆一兩半,人參一兩,赤茯苓一兩半,桂枝半兩,炙甘草一兩。將以上五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匕的藥末,加入一杯水和拍破的生薑半分、掰開的大棗兩枚,煮到剩五分時去除藥渣,空腹或飯前服用。

黃耆湯可以治療表虛引起的自汗,通常都會有效。但是溫病(傳染病)通常屬於實證,虛證比較少。邪氣旺盛為實證,正氣虛弱為虛證。虛實的區別在於是否有發熱,有發熱為實證,無發熱為虛證。如果搞錯而用藥,就會導致實證更實,虛證更虛的錯誤。在診斷時應當謹慎。

黃耆理中湯:

使用黃耆三錢,五味子五分,當歸一錢,白朮一錢,甘草五分。依照常規煎煮方法服用。如果汗還沒止住,可以加入麻黃淨根一錢五分。

黃耆理中湯可以治療上焦虛寒,導致呼吸短促、說話氣息不足、聲音發不出來的症狀。

黃耆湯(千金):

使用黃耆、桂心各二兩,五味子、桔梗、乾薑、茯苓、甘草、川芎各三兩,丹參、杏仁各四兩。將以上十味藥材略微搗碎,加入九升水煮成三升,分三次服用。

黃耆內托散:

使用黃耆二錢,當歸、川芎、金銀花、皂角刺、穿山甲、甘草節各一錢。

黃耆內托散可以治療臀部癰腫已經形成,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後病情穩定,想要使其化膿時可以服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