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嘉言

《方劑辭典》~ 十一畫 (16)

回本書目錄

十一畫 (16)

1. 十一畫

川大黃,朴硝,甘草(炙各二十兩),連翹(去梗二斤半),梔子,黃芩,薄荷(去土各十兩)

上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竹葉七片。蜜少許。同煎至七分。食後溫服。小兒可服半錢。更隨歲數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正宗有石膏)

涼榮瀉火湯,治婦人懷抱。憂鬱不清。致生內熱。小水澀滯。大便秘結。及陰中火鬱作痛。亦如澀淋。宜此瀉之。(正宗)

川芎,當歸,芍藥,生地,黃芩,黃連,山梔,木通,柴胡,茵陳,龍膽草,知母,麥門冬(各一錢),甘草(五分),大黃(酒炒二錢)

上粗末。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便利。去大黃。

崔氏療腳氣遍身腫方。(外臺)

大豆(二大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豆),桑白皮(一握切),檳榔(七枚碎),茯苓(二兩切)

上四物。將三物。以前豆汁。浸經宿。煮取二升。絞去滓。添酒二合。內藥中。隨多少服之。忌醋物。

崔氏療漆瘡方。(同上)

頻以鹽湯洗之。大良。

陳橘皮湯,治乾霍亂。腹脅脹滿。不吐利。心胸悶亂。不可忍方。(聖濟)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兩),蜀椒(去目並開口炒出汗四十枚)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牽牛子湯,此藥不獨療水病。凡肺氣腳氣奔豚氣。上築心胸。不可忍。皆治之。(聖濟)

牽牛子,檳榔(煨),木香,赤茯苓,陳皮(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三兩沸。去滓溫服。

啟脾丸,消食。止瀉止吐。消疳。消黃。消脹。定腹痛。益脾健胃。(回春)

人參,白朮(去蘆油炒),白茯苓(去皮),陳皮,蓮肉(各一兩去心),山楂肉,山藥(炒),澤瀉,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湯下。或米湯研化服。亦可。小兒常患傷食。服之立愈。

鹿肉湯,治產後虛羸。勞損補之方。(千金)

鹿肉(四斤),乾地黃,甘草,芎藭,黃耆,芍藥,麥門冬,茯苓(各三兩),人參,當歸,生薑(各一兩),半夏(半斤),大棗(二十枚)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二斗五升。煮肉取一斗三升。去肉。內藥煎。取五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陰毒甘草湯,治傷寒初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或服藥六七日以上。至十日。便成陰毒。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短氣不得息。嘔逆唇面青黑。四肢厥冷。其數沉細緊數。仲景云。此陰毒之候。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千金方)

甘草,升麻(各半兩),當歸,蜀椒(各六銖),鱉甲(一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人行五里。須臾進一服。溫服發汗。當從汗出。汗出則愈。若不汗。則不除。重作服。(仲景方去蜀椒)

白話文:

[十一畫]

瀉火通便藥方

將川大黃、芒硝、炙甘草各二十兩,連翹(去梗)二斤半,梔子、黃芩、薄荷(去土)各十兩,一起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入七片竹葉,少許蜂蜜,一起煎煮到七分。飯後溫服。小孩可以服用半錢,並根據年齡大小酌量增減。服藥後如果排便順暢,就停止服藥。(正宗的配方有加入石膏)

涼榮瀉火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婦女懷孕期間,因為憂愁鬱悶導致內熱,小便不暢、大便秘結,以及陰部因火氣鬱結而疼痛,像是淋病一樣的狀況。可以用這個藥方來瀉火。(正宗的配方)

調和氣血、清熱解毒藥方

將川芎、當歸、芍藥、生地、黃芩、黃連、山梔、木通、柴胡、茵陳、龍膽草、知母、麥門冬各一錢,甘草五分,以及用酒炒過的大黃二錢,一起搗成粗末。用水兩杯煎煮至八分,空腹服用。排便順暢後,就去掉大黃。

治療腳氣全身腫脹的藥方

將大豆二大升用水一斗煮取五升,去除豆渣,再加入切好的桑白皮一握、搗碎的檳榔七枚、切好的茯苓二兩,這四種藥材。把後三種藥材用煮好的豆汁浸泡一晚,然後煮取二升,過濾掉藥渣,加入酒二合到藥汁中。根據情況服用適當的藥量。服藥期間忌食醋等酸性食物。

治療漆瘡的藥方

頻繁地用鹽水清洗患處,效果很好。

陳橘皮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乾霍亂,症狀包括腹部和脅肋脹滿,沒有嘔吐或腹瀉,心胸煩悶,難以忍受。將用熱水浸泡過、去除白色內膜並烘乾的陳橘皮三兩,以及去籽並炒出汗的蜀椒四十枚,一起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杯半,加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至一杯。去除藥渣後溫服,不拘時間。

牽牛子湯

這個藥方不僅僅治療水腫病,凡是肺氣、腳氣、奔豚氣向上衝擊心胸,難以忍受的症狀都可以治療。將牽牛子、煨過的檳榔、木香、赤茯苓、陳皮各一兩,一起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煎煮三沸,去除藥渣後溫服。

啟脾丸

這個藥方能幫助消化、止瀉止吐、消除疳積、黃疸、腹脹,止腹痛,並能增強脾胃功能。將人參、炒過的白朮(去蘆油)、去皮的白茯苓、陳皮、去心的蓮肉各一兩,以及山楂肉、炒過的懷山藥、澤瀉、炙甘草各五錢,一起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在空腹時送服,也可以用米湯化開服用。經常傷食的兒童服用後,很快就能見效。

鹿肉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產後身體虛弱、勞累損傷,用來滋補身體。將鹿肉四斤,乾地黃、甘草、川芎、黃耆、芍藥、麥門冬、茯苓各三兩,人參、當歸、生薑各一兩,半夏半斤,以及大棗二十枚,一起搗碎。加入水二斗五升,煮肉取一斗三升,去除肉渣後加入藥材煎煮,取五升,去除藥渣後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陰毒甘草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傷寒初期一兩天,大便秘結形成陰毒,或者服藥六七天以上,到十天左右形成陰毒,症狀包括身體沉重、背部僵硬、腹部絞痛、咽喉不暢、毒氣攻心、心下堅硬、呼吸短促、噁心嘔吐、嘴唇和臉色青黑、四肢厥冷,脈象沉細緊數。張仲景認為,這是陰毒的症狀,身體像被毆打一樣,五六天可以治療,到七天就難以治療了。將甘草、升麻各半兩,當歸、蜀椒各六銖,以及鱉甲一兩,一起搗碎。加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間隔像人走五里的時間,趁溫熱服用,發汗。如果能發汗,病就能治癒,如果不能發汗,病就無法消除,需要再次服藥。(此方為張仲景方,去蜀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