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沈良方》~
1. 卷第九
2. 治癰瘡瘍久不合
僕嘗讀《本草》,露蜂房、蛇蛻反,亂髮,各燒灰,每味取一錢匕,酒調服,治瘡久不合神驗,僕屢試之。燒灰略存性,治癰疽,忍冬嫩苗一握,葉尖圓莖生,莖葉皆有毛,生田野籬落,處處有之,兩葉對生。春夏新葉梢尖,而色嫩綠柔薄,秋冬即堅厚,色深而圓,得霜則葉卷而色紫,經冬不凋。
四月開花,極芬,香聞數步,初開色白,數日則變黃。每黃白相間,故一名金銀花。花開曳蕊數莖如絲,故一名老翁須,一名金釵股。冬間葉圓厚,似薜荔枝,一名大薜荔,可移根庭檻間,以備急。花氣可愛,似茉莉、瑞香、甘草。(生用半兩)
上忍冬爛研,同甘草,入酒一斤半,沙瓶中,塞口煮兩食頃,溫服。予在江西,有醫僧鑑清,善治發背疽,得其方,用老翁須,予頗神秘之。後十年過金陵,聞醫王琪亦善治瘍,其方用水楊藤,求得觀之,乃老翁須也。又數年,友人王子淵曰,言得神方,嘗活數人,方用大薜荔。
又過歷陽,杜醫者治瘍,常以二萬錢活一人,用千金藤。過宣州寧國尉王子駁,傳一方,用金銀花。海州士人劉純臣,傳一方,用金釵股,此數君皆自神其術。求其草視之,蓋一物也。予以《本草》考之,乃忍冬也。古人但為補藥,未嘗治疽。其用甘草煮飲之法,制方皆同。
若倉卒求不獲,只用干葉為散,每服三方寸匕,甘草方寸匕,酒煮服之亦可,然不及生者。
白話文:
我曾經讀過《本草綱目》,發現蜂房、蛇蛻的藥性相反,因此不使用。我用燒焦的頭髮和燒焦的蜂房,每味各取一錢(約3.75克),用酒調服,治療久治不癒的瘡瘍效果奇佳,我多次驗證過。燒成的灰燼略帶藥性,用來治療癰疽很有效。
忍冬(金銀花)的嫩苗,一握那麼多,葉子尖端圓潤,莖部生長,莖葉都長有細毛,生長在田野和籬笆邊,到處都有。春夏季節,新長出的葉子梢頭尖細,顏色嫩綠柔軟;秋冬季節則葉片變厚,顏色加深變圓,遇到霜降葉子就會捲曲變紫,整個冬天都不凋謝。
四月開花,香氣撲鼻,能聞到幾步遠,初開時是白色,幾天後變成黃色。花朵黃白相間,所以叫金銀花;花開時,花蕊伸出幾莖細絲,所以也叫老翁須、金釵股。冬天葉子圓厚,像薜荔的枝條,所以也叫大薜荔,可以移植到庭院中,以備急用。它的花香很好聞,像茉莉、瑞香、甘草。生用半兩(約18.75克)。
將忍冬搗爛研磨,和甘草一起,加入一斤半酒(約750毫升),用沙瓶盛裝,密封煮沸兩頓飯的時間,溫熱服用。我曾在江西,遇到一位名叫鑑清的醫生和尚,擅長治療發背疽,我得到他的藥方,用的就是老翁須,當時我對此藥方感到非常神奇。十年後,我到金陵,聽說一位名叫王琪的名醫也擅長治療瘡瘍,他的藥方是用水楊藤,我求得觀看,發現也是老翁須。又過了幾年,我的朋友王子淵說,他得到一個神效的藥方,曾救活過好幾個人,藥方用的是大薜荔。
後來,我到歷陽,一位杜姓醫生治療瘡瘍,經常花費二萬錢才能治癒一人,他用的是千金藤。在宣州寧國,尉官王子駁傳授我一個藥方,用的是金銀花。海州的士人劉純臣,傳授我一個藥方,用的是金釵股。這幾位醫生都對自己的藥方非常自信,我查看了他們的藥材,發現都是同一樣東西。我查閱《本草綱目》,確認就是忍冬。古人只把它當作補藥,從未用它治療癰疽。但他們用甘草一起煮服的方法,以及藥方配伍都相同。
如果緊急情況下找不到鮮品,可以用乾葉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方寸匕(約9克),甘草一方寸匕(約3克),用酒煮服也可以,但效果不如鮮品。
3. 小還丹
治背疽癰癤,一切膿腫。
膩粉,水銀,硫黃(各一分同研),大巴豆肉(十四個)
上將巴豆單覆排銚底,以三物按上巴豆令平,以甕器盞蓋之,四面濕紙,勿令氣泄,炭火四面緩緩燒,時於冷水中蘸銚底。少時又燒頻蘸為善,其盞上底內,滴水一點如大豆,干則再滴,以三滴乾為度。候冷,研陳米飲,丸作二十三丸,每服一丸,熟水吞下,疏下惡物,以白粥補之。
予族父藏此方,未易與人,吳中人往往知此藥,莫能得真方。一丸活一人,曾無死者,才取下,即時不痛,其瘡亦干。
白話文:
小還丹
此方治療背疽、癰疽、癤腫等一切膿腫。
將膩粉、水銀、硫磺等三味藥材,各取一份,研磨成細粉。另取大巴豆十四粒。將巴豆平鋪在銚子底部,再將研磨好的三味藥粉均勻地覆蓋在巴豆上。用瓦罐或碗蓋住銚子,四周用濕紙封好,防止藥氣外泄。用炭火緩慢加熱銚子,同時不時將銚子底部浸入冷水中降溫。 如此反覆加熱和降溫,直到瓦罐底部滴入的三滴水都蒸發乾涸。待其冷卻後,用陳米湯調和藥粉,製成二十三丸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開水送服,以排出體內毒邪,服用後再食用白粥來調理身體。
此方為家傳秘方,向來不輕易外傳。雖然吳地不少人知道有這種藥,但卻很少有人能得到真正的配方。此藥效力極佳,一丸就能救活一人,從未發生過服用後死亡的案例。藥效迅速,服藥後疼痛即刻消失,瘡瘍也會很快乾燥結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