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沈良方》~
1. 卷第一
2. 脈說
脈之難,古今之所病也。至虛有盛候,大實有羸狀。差之毫釐疑似之間,便有死生禍福之異,此古今所病也。病不可不謁醫,而醫之明脈者,天下蓋一二數。騏驥不時有,天下未嘗徒行;和扁不世出,病者終不徒死,亦因其長而護其短爾。士大夫多秘所患,以求診,以驗醫之能否。
使索病於冥漠之中,辨虛實冷熱於疑似之間。醫不幸而失,終不肯自謂失也。則巧飾掩非以全其名,至於不救。則曰是固難治也。間有謹願者,雖或因主人之言,亦復參以所見。兩存而雜治,以故藥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吾平生求醫,蓋於平時,默驗其工拙,至於有疾而求療,必先盡告以所患,而後求診,使醫瞭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後求之診,虛實冷熱先定於中,則脈之疑不能惑也。
故雖中醫治吾病常愈,吾求疾愈而已,豈以困醫為事哉!
白話文:
脈象診斷的困難,古今中醫都深感棘手。極度虛弱的人可能出現虛不受補的盛候,而極度實證的人卻可能呈現虛弱的羸弱狀態。診斷上絲毫的偏差,都會導致生死禍福的巨大差異,這就是古今醫家都感到困難的地方。生病不可不求醫,但真正精通脈診的醫生,天下卻寥寥無幾。好馬並非隨時都有,但天下人總不至於都步行;神醫扁鵲也不是每個時代都有,病人總不至於都等死,這也是因為他們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緣故。
士大夫們往往隱瞞病情,只為了測試醫生的能力,讓醫生在茫茫迷霧中尋找病因,在虛實冷熱之間分辨真偽。醫生如果不幸診斷失誤,卻從不肯承認自己失誤,反而巧妙地掩飾錯誤以保全名聲,導致病人無法得到救治,就說這是本來就難治的病。有些醫生雖然謹慎,但即使參考了病人的描述,也會摻雜自己的判斷。兩種觀點並存而混雜治療,結果藥物無效,這是當今醫界的通病,卻沒有人意識到。
我一生求醫,都在平常時就暗中觀察醫生的水平高低,等到生病求醫時,一定先詳細告知我的病情,然後再請他診脈,讓醫生清楚了解病症的所在。這樣,在診脈前,虛實冷熱的判斷已經心中有數,脈象的疑難也就不能迷惑我了。
因此,雖然中醫常常治好我的病,但我只是求治癒,怎麼會故意刁難醫生呢!
3. 蒼耳說
藥至賤而為世要用,未有如蒼耳者。他藥雖賤,或地有不產。惟此藥不為間南北夷夏,山澤斥鹵,泥土沙石,但有地則產。其花葉根實皆可食。食之如菜,亦治病無毒。生熟丸散無適不可,多食愈善。久乃使人骨髓滿,肌理如玉,長生藥也。雜療風痹癱瘓,癃瘧瘡癢,不可勝言,尤治癭金瘡,一名鼠黏子,一名羊負菜,詩謂之卷耳,疏謂之枲耳,俗謂之道人頭,海南無藥,惟此藥生舍下,多於茨棘,遷客之幸也。己卯二月望日書。
白話文:
蒼耳說
蒼耳是世上最便宜卻又最常用的藥材,沒有任何藥物能比得上它。其他藥物即使便宜,也可能某些地方不生產。但蒼耳卻不然,不論南北、夷夏,山地、澤地、荒地,甚至泥土、沙石地,只要有土地就能生長。它的花、葉、根、果實都能食用,像蔬菜一樣,而且具有療效,沒有毒性。無論是生吃還是熟吃,做成丸藥或散劑,都能使用,吃得越多越好。長期服用還能使人骨髓充盈,肌膚光滑細膩,有益長壽。它還能治療風痹、癱瘓、癃閉、瘧疾、瘡瘍等各種疾病,功效不可勝數,尤其擅長治療癭瘤和刀傷。蒼耳還有其他名稱,例如鼠黏子、羊負菜,詩經中稱它為卷耳,本草疏中稱它為枲耳,民間則稱它為道人頭。海南島藥材缺乏,唯獨蒼耳這種植物在房屋附近大量生長,比荊棘還多,算是當地遷客的幸事了。己卯年二月十五日所記。
4. 記菊
菊,黃中之色,香味和正,花葉根實皆長生藥也。北方隨秋之早晚。大略至菊,有微霜乃開,獨嶺南不然,至冬至乃盛發。嶺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開後,考其理,菊性介,然不與百卉盛衰,須霜降乃發。而嶺海常以冬至微霜故也。其天姿高潔如此,宜其通仙靈也,吾在南海,藝菊九畹,以十一月望,與客泛菊作重九。書此為記。
白話文:
記菊
菊花,有著黃色的花瓣,香味濃郁而純正,它的花、葉、根、莖都是長壽的良藥。北方地區菊花開花時間依秋季的早晚而定,大致來說,等到有微微的霜降時才會盛開,只有嶺南地區例外,要到冬至時節才會盛開。嶺南地區地處溫暖,百花都在不同時間盛開,唯獨菊花開花較晚。探究其原因,菊花的性情孤傲,它不隨其他花草的盛衰而變化,必須等到霜降之後才會綻放,而嶺南地區通常在冬至時節才會出現些許霜凍,所以才會如此。菊花具有如此高潔脫俗的品格,因此才會被認為能通達仙靈之氣。我在南海種植了九畹的菊花,在十一月的十五日,與友人一起賞菊,仿效重陽節的習俗。寫下這篇文章以作紀念。
5. 記海漆
吾謫海南,以五月出陸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夾道。如芍藥而小,紅鮮可愛,樸嫰叢生,土人云:倒黏子花也。至儋則已結子,如馬乳。爛紫可食,味甘美。中有細核,並嚼之,瑟瑟有聲,亦頗苦澀。兒童食之或大便難通,葉皆白,如石葦之狀,野人夏秋痢下,食其葉輒已,取膠以代柿漆,即愈於柿也,余久苦小便白濁,近又大腑滑,百藥不瘥。取倒黏子嫩葉,酒蒸焙燥為末,酒糊丸。
吞百餘,二腑皆平復。然後知奇藥也。因名之曰海漆。而私記之,以貽好事君子。明年子熟,當取子。研濾曬煮為膏以劑之,不復用糊矣。戊寅十一月一日記。
白話文:
我被貶謫到海南,五月離開藤州上岸。從藤州到儋州,路旁野花盛開。像芍藥卻比較小,紅色鮮豔可愛,叢生且嫩綠,當地人說那是倒黏子花。到了儋州,它已經結果了,果實像馬的乳頭。果實成熟後呈紫紅色,可以食用,味道甘美。果實裡面有細小的核,一起嚼碎時,會發出沙沙的聲音,也略帶苦澀。兒童食用後,有時會便秘。它的葉子都是白色的,像石葦一樣。當地人在夏秋季節患痢疾,吃它的葉子就能痊癒;用它的樹膠代替柿漆,療效也比柿漆更好。我長期以來飽受小便白濁、大便稀溏的困擾,服用許多藥物都沒有好轉。後來我取了倒黏子嫩葉,用酒蒸後烘乾研磨成粉末,再用酒糊做成藥丸服用。服用了百餘粒後,大小便都恢復正常了。這才明白它是奇特的藥材。因此我將它命名為海漆,並私下記錄下來,以贈予有志於此道的君子。明年果實成熟時,我打算採摘果實,研磨過濾曬乾後熬製成膏藥服用,就不再需要用酒糊了。戊寅年十一月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