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沈良方》~ 卷第四 (8)
卷第四 (8)
1. 神聖香茸散
(出《吳兢五臟論》)治胃氣霍亂吐瀉,轉筋腹痛。
香薷穗(經霜者一兩半),新厚朴(取二兩心),川黃連(二兩),白扁豆(一兩焙)
上先用薑汁四兩,一處杵黃連厚朴二味,令細,炒成黑色,入香薷扁豆二味,都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酒一盞,共煎至一盞,入瓷瓶內,蠟紙封,沉入井底,候極冷,一併服二服,瀕死者亦生。京師賣此藥,一服百錢。治胃氣小腹切痛。
白話文:
神聖香茸散:
此方出自《吳兢五臟論》,主治胃氣引起的霍亂、嘔吐、腹瀉、抽筋、腹痛等症狀。
取經霜後的香薷穗一兩半,取新厚朴的內心二兩,川黃連二兩,白扁豆一兩(焙乾)。
先用四兩薑汁,將黃連和厚朴一起搗碎,搗至細膩,再炒至黑色,然後加入香薷和白扁豆,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酒一盞,一起煎煮至一盞的量,裝入瓷瓶內,用蠟紙封好,沉入井底,待完全冷卻後服用,服用兩次。即使是瀕臨死亡的人也能起死回生。據說京城裡有賣這種藥,一劑藥賣一百錢。此方也可用於治療胃氣引起的小腹劇烈疼痛。
2. 治腹中氣塊
大黃,蓽茇(等分皆生)
上蜜丸,桐子大,麝香水下二三十丸。空心,日三服。貴州守李承議,得嵐瘴。夫婦兒女數人,相繼而死。有二子歸嶺北,皆病腹中有塊如瓜,瘦苦欲死。陳應之,與此方。服及三十服,氣塊皆消。應之云:此寒熱相雜所致,當以寒熱二物攻之。
白話文:
治療腹部氣塊:
用大黃和蓽茇等量(都用生品),製成蜜丸,每丸如桐子大小,用麝香酒送服,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空腹服用,每日三次。貴州官員李承議,感染了瘴氣,妻子兒女多人相繼死去。他還有兩個兒子回到嶺北,都患有腹部有如瓜一樣大的氣塊,消瘦痛苦,快要死了。陳應之給他們開了這個方子。服用到三十服左右,氣塊都消失了。陳應之說:這是寒熱夾雜引起的,要用寒熱兩種藥物一起攻治。
3. 暴下方
歐陽文忠公常得暴下,國醫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藥,三文一貼甚效」。公曰:「吾輩臟腑,與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使以國醫藥雜進之,一服而愈。公召賣者厚遺之。求其方,久之乃肯傳。但用車前子一味為末,米飲下二錢匕。云此藥:利水道而不動氣,水道利則清濁分,谷臟自止矣。
白話文:
歐陽修經常嚴重腹瀉,很多名醫都治不好。他的夫人說:「市面上有一種藥,三文錢一帖,效果很好。」歐陽修說:「我們這些讀書人的臟腑,和一般百姓不一樣,不能服用。」他夫人還是偷偷地讓他服用,摻在名醫開的藥裡。服用一次就痊癒了。歐陽修重謝賣藥人,並央求他告知藥方,賣藥人很久才願意告訴他。原來只是用車前子研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兩錢。他說這個藥方能利尿通水道,卻不會傷及元氣,水道通暢了,就能夠區分清濁,腹瀉自然就會停止。
4. 治瀉痢方
肉豆蔻刳作甕子,入通明乳香少許,復以末塞之,不盡即用面和少許,裹豆蔻煨熟,焦黃為度,三物皆研末,仍以茶末對烹之。
白話文:
將肉豆蔻挖空作成小甕狀,放入少許乳香粉末,再用肉豆蔻研磨成的粉末塞滿空心處,如果粉末塞不滿,就用麵粉和一點點肉豆蔻粉末混合,裹住肉豆蔻再煨熟,直到焦黃為止。然後將這三種藥材(肉豆蔻、乳香、麵粉)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茶水沖泡服用。
5. 茶方
憲宗賜馬總治,瀉痢腹痛方。
以生薑和皮,切碎如粟米。用一大盞,並草茶,相對煎服。元祐二年,文忠公得此疾,百藥不效,予傳此方而愈。
白話文:
[茶方]
唐憲宗皇帝賜給馬總的一道治療瀉痢腹痛的方子。
將帶皮的生薑切成像小米一樣碎末。用一大杯水,加入薑末和草藥煎煮服用。元祐二年,文忠公得了這種病,很多藥都不見效,我傳給他這個方子,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