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沈良方》~ 卷第二 (1)
卷第二 (1)
1. 木香散
治臟腑冷極及久冷傷憊,口瘡下泄,穀米不化,飲食無味,肌肉瘦悴,心多嗔恚,婦人產後虛冷下泄,一切水瀉冷痢。
白話文:
木香散
治療臟腑極度寒冷以及長期寒冷導致的虛弱無力,症狀包括口腔潰瘍、大便稀溏、米飯難以消化、飲食無味、肌肉消瘦、容易發怒,婦女產後虛寒導致的大便稀溏,以及各種寒涼引起的腹瀉和痢疾。
木香,破故紙,高良薑,砂仁,厚朴(薑汁炙各三分),赤芍藥,陳橘紅,肉桂,白朮(各半兩),胡椒,吳茱萸(湯洗去黑水各一分),肉豆蔻(四枚),檳榔(一個)
上為散。每服三錢,不經水豬肝四兩許,去筋膜,批為薄片,重重摻藥。置一鼎中,入漿水一碗,醋一茶腳許,蓋覆。煮肝熟,入鹽一錢,蔥白三莖細切,生薑彈子許捶碎,同煮水欲盡。空心,為一服冷食之。初服微瀉不妨,此是逐下冷氣。少時自止,經年冷利滑瀉。只是一服,渴即飲粥湯下。
忌生冷油膩物。如不能食冷物,即添少漿水暖服。《張簡夫職方》,嘗久瀉。忽有人召食,以疾辭不往。主人曰:「吾有良藥,一服可瘥」。煮藥而召之。簡至,先服藥,便就席,熟醉而歸,竟不復瀉。簡夫得此方,與人服,莫不神應。嘉興謝醫得此方,惡其煩。只用漿水煮豬肝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粥飲下,其效亦同。若暴瀉利,只是一服。唯熱痢熱瀉不治。予家極寶此藥,可大驚異,非余藥可比。
白話文:
木香散
此方由木香、破故紙、高良薑、砂仁、厚朴(薑汁炙)、赤芍藥、陳橘紅、肉桂、白朮、胡椒、吳茱萸(湯洗去黑水)、肉豆蔻、檳榔等藥材組成。每次服用三錢,與約四兩豬肝(去筋膜,切薄片)混合均勻,放入鍋中,加入一碗漿水、少許醋,加蓋煮熟。豬肝熟後,加入一錢鹽、切細的蔥白三莖和拍碎的生薑,繼續煮至水分將盡。空腹服用,冷食。初服若略微腹瀉無妨,這是藥物驅除體內寒氣的表現,稍後會自行停止,可有效治療長期腹瀉、腸道滑利等症狀。只需服用一次,若口渴可飲粥湯。
忌食生冷油膩食物。若不能食用冷食,可加少許漿水溫服。此方據張簡夫記載,曾治癒他長期的腹瀉。據說,張簡夫因腹瀉而拒絕赴宴,主人拿出此方,服用後即痊癒,並能飲酒作樂。張簡夫因此廣為流傳此方,療效顯著。嘉興謝姓醫生嫌此方服用麻煩,將藥物與漿水煮豬肝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粥飲送服,療效與散劑相同。若為急性腹瀉,只需服用一次即可。但此方不適用於熱痢或熱性腹瀉。此方在我家珍藏已久,療效驚人,遠勝其他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