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治通義》~ 卷八 (1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2)

1. 澀法鎮法

按:心神失守,龍骨、牡蠣以收固之。諸逆上衝,硃砂、鐵粉以墜壓之。然則鎮法,亦澀法之類也。

至真要大論曰:「高者抑之。」又曰:「驚者平之。」並重縋之謂矣。蓋腳氣上入,及奔豚疝氣之類,亦重縋所宜。如養正丹、黑錫丹,其效最著。

鄭端友全嬰方論,載交泰丹,治小兒因吐瀉之後,變成慢驚,累服熱藥,上熱下冷,涎鳴氣粗,服藥雖多,止在鬲上,不入中下。此意殆足通他病矣!(其方用黑鉛、硫黃、鐵液粉等十二味。)

雖然,金石之藥,宜暫用而不可久用。王中陽養生主論稱鎮墜久服,則陽亢陰消,果為下虛。瀕湖於鉛丹條云:「性帶陰毒,不可多服,恐傷心胃。」俱可為鑑矣!

白話文:

心神不穩,就像丟了魂一樣,要用龍骨、牡蠣這些藥材來收斂固澀。各種氣逆往上衝的狀況,要用硃砂、鐵粉這些藥材來鎮壓往下。所以說,鎮法其實也算是澀法的一種。

《黃帝內經·至真要大論》說:「高起的要壓制下去」,又說「驚恐的要使其平靜」,這都是用重物往下壓的意思。像腳氣向上衝、奔豚、疝氣這類疾病,也適合用重鎮的方法。例如養正丹、黑錫丹,效果最顯著。鄭端友的《全嬰方論》記載交泰丹,治療小孩因為吐瀉之後,變成慢驚,連續服用熱性藥物,導致上熱下冷,喉嚨有痰聲、呼吸粗重,吃了很多藥,藥效都停留在胸膈以上,無法進入中下焦。這個道理大概可以推論到其他疾病。(它的藥方用黑鉛、硫黃、鐵液粉等十二種藥材。)

雖然如此,金石類的藥物,適合暫時使用,不能長期服用。王中陽《養生主論》說,長期服用鎮壓的藥物,會導致陽氣過盛,陰氣消退,造成下焦虛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鉛丹條中說,鉛丹帶有陰毒,不可以多吃,恐怕會傷到心胃。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鏡。

2. 殺蟲

吳鶴皋曰:古方殺蟲,如雷丸、貫眾、乾漆、蠟塵、百部、鉛灰,皆其所常用也。有加附子、乾薑者,壯正氣也;加苦參、黃連者,蟲得苦而安也;加烏梅、訶子者,蟲得酸而軟也;加藜蘆、瓜蒂者,欲其帶蟲而吐也;加芫花、黑醜者,欲其帶蟲而下也。用雄黃、川椒、蛇床、樟腦、水銀、檳榔者,治疥瘡之蟲也。

用胡桐淚、莨菪子、韭子、蟾酥者,治齲齒之蟲也。用川槿皮、海桐皮者,治風癬之蟲也。用青葙子、覆盆菜者,治九蟲䘌蝕之蟲也。用敗鼓心、桃符、板虎糞、骨、死人枕、獺爪、鸛骨者,驅瘵蟲也。(醫方考。)

按此說不醇,姑錄存之。蓋蛔之為物,與四氣七情,本無關涉,自是一種病由,故其方藥,亦有出於諸法之外者。汪訒庵別設一類,良有以也。考之經旨,甘草粉蜜湯,安蛔之治也;烏梅丸,為厥陰正方,而殺蟲之治也。胃之寒熱,皆足動蛔,而其偏寒者,必兼溫中;其偏熱者,必兼清中,或兼轉刷。前人之法備矣。如近今所用鷓鴣菜,殆殺蟲聖藥也。又張景岳全書曰:「逐治之法,旋逐旋生,終非善策。欲杜其源,必須溫養脾胃,脾胃氣強,蟲自不生矣。」然蛔病有嘔痛危劇,亟須驅逐者,景岳之言,豈善後之策歟?

又按張戴人儒門事親曰:夫蟲之所生,必於脾胃深處,藥之所過,在於中流,蟲聞藥氣,而避之群著,安得取之?予之法,先令飢甚,次以檳榔、雷丸為引子,別下蟲藥,大下十數行,可以搐而空,穩上張子政用此法,下蟲數百相銜,長丈餘。蓋此術,本於外臺療食症發症方,而言頗有理,學者宜試用焉。

白話文:

吳鶴皋說,古代用來殺蟲的藥方,像是雷丸、貫眾、乾漆、蠟塵、百部、鉛灰等等,都是常用的藥材。有些方子會加上附子、乾薑,這是為了增強身體的正氣;有些會加苦參、黃連,這是因為蟲喜歡苦味,讓蟲覺得舒服;有些會加烏梅、訶子,這是因為蟲喜歡酸味,讓蟲軟化;有些會加藜蘆、瓜蒂,是想讓蟲跟著嘔吐出來;有些會加芫花、黑醜,是想讓蟲跟著排泄出來。

用雄黃、川椒、蛇床、樟腦、水銀、檳榔這些藥材,是為了治療疥瘡的蟲;用胡桐淚、莨菪子、韭子、蟾酥,是為了治療蛀牙的蟲;用川槿皮、海桐皮,是為了治療皮膚癬的蟲;用青葙子、覆盆菜,是為了治療九蟲侵蝕的蟲。至於用敗鼓心、桃符、板虎糞、骨頭、死人枕頭、水獺的爪子、鸛鳥的骨頭,是用來驅除癆蟲。(以上出自《醫方考》)

但我認為以上說法不夠精確,姑且先記錄下來。因為蛔蟲這種東西,和情緒、天氣其實沒有關聯,它本身就是一種病因,所以治療蛔蟲的藥方,也有些超出一般方法之外。汪訒庵特別把蛔蟲病獨立出來分類,確實有道理。考究經典,用甘草粉蜜湯,可以讓蛔蟲安靜;用烏梅丸,是治療厥陰病的標準方子,也能殺蟲。胃的寒熱都會影響蛔蟲活動,胃偏寒的,必須兼顧溫暖脾胃;胃偏熱的,必須兼顧清熱;或是要促進腸胃蠕動。前人的方法都很完備了。像是最近常用的鷓鴣菜,可以說是殺蟲的良藥。

張景岳的《全書》也說,用驅逐的方法來治療,往往會驅走一批又生一批,不是好辦法,想要徹底根治,必須要溫養脾胃,脾胃強健,蟲自然就不會產生了。但是蛔蟲病有時候會引起劇烈嘔吐疼痛,需要立刻驅除蟲,張景岳的說法,難道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嗎?

再說,張戴人在《儒門事親》說,蟲通常生長在脾胃深處,藥物只能到達腸道的中段,蟲聞到藥味就會躲起來聚集,怎麼可能把它們抓出來呢?我的方法是,先讓病人餓到極點,再用檳榔、雷丸當作引導藥,接著用其他殺蟲藥,大量瀉下十幾次,就可以把蟲排空。張子政也用這個方法,曾經排出數百條連在一起、長達一丈多的蟲。這個方法出自《外臺秘要》治療食積發病的方法,而且頗有道理,學者可以嘗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