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藥治通義》~ 卷十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6)

1. 製藥

徐洄溪曰。製藥之法。古方甚少。而最詳於宋之雷斅。後世製藥之法。日多一日。內中亦有至無理者。固不可從。若其微妙之處。實有精義存焉。凡物氣厚力大者。無有不偏。偏則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則用法以制之。則藥性之偏者醇矣。其制之義。又各不同。

或以相反為制。或以相資為制。或以相惡為制。或以相畏為制。或以相喜為制。而製法又復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質。此皆巧於用藥之法也。古方製藥無多。其立方之法。配合氣性。而桂枝湯中用白芍。亦即有相制之理。故不必每藥制之也。若後世好奇眩異之人。

心求貴重怪僻之物。其製法大費工本。以神其說。此乃好奇尚異之人。造作以欺誑富貴人之法。不足憑也。惟平和而有理者。為可從耳。(源流論○按芍藥古無赤白之辨。洄溪白芍之說非是。)

陳月朋曰。凡藥製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火制四。有煅。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漬。或泡。或洗之弗等。水火共製造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餘外制雖多端。總不離此二者。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製升提。薑製發散。入鹽走腎藏。

仍仗軟堅。用醋注肝經。且資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制。甘緩難化。增益元陽。陳壁土製。竊真氣驟補中焦。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豬酥油塗燒。咸滲骨。

容易脆斷。有剜去瓤。免脹。有抽去心。除煩。大概具陳。初學熟玩。(本草蒙筌。)

按玉函經曰。凡草木有根莖枝葉。皮毛花實。諸石有軟硬消走。諸蟲有毛羽甲角。頭尾骨足之屬。有須燒煉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後方。順方是福。逆之者殃。又或須皮去肉。或去皮須肉。或鬚根去莖。又須花須實。依方揀採治削。極令淨潔。然後升合秤兩。勿令參差。又千金方。

論市上僱人搗合之弊曰。塵埃穢氣入藥中。羅篩粗惡。隨風飄揚。眾口嘗之。眾鼻嗅之。藥之精氣。一切都盡。與朽木不殊。並是合和之總訣。而序例所舉修治諸說。皆絮劑之要領也。如雷公炮炙。多系煩瑣。適用不便。又宋人方書。如雞峰普濟方。本事方。十便良方之類。

間載炮製之法。學者宜參互考究焉。

又按製藥字面。如㕮咀。陶隱居所謂。皆細切之。較略令如㕮咀者。是也。(先兄紹翁曰。㕮。哺。古文同。猶父與甫通。許氏說文云。哺。咀也。咀。含味也。而無㕮字。此說與段若膺說文注相符矣。)仲景鄉語。云炒作熬。是劉河間說。(見宣明論。櫟蔭府君以為本於揚雄方言。

)又備預百要方。修合法所舉。其說稍詳。曰。炮者。置藥於煻灰中。轉轉令微拆而用。或以濕紙裹。入煻灰令熱通而用。炒者置藥於器中。火上熱令香氣出。或令色黃或焦黑。熬者。置藥於器中。用小水逼干於火上。或令色黃。或至赤黑。煨者。用生藥入火煨之。亦以濕紙裹而煨之。

焙者。高置火上令乾也。爁者。與炒同也。凡藥不云炮炙者。皆洗去泥土。或日乾。或焙乾。或陰乾。切者。斷切而用。銼者。細切而用。或有粗銼者。又李念莪本草通玄曰。煅則通紅。炮則煙起。炒則黃而勿焦。烘。與焙同。燥而不黃。今詳如炙(以物舉於火上而燔之也。

)燎(燒去毛也。)泡(猶洗濯也。)疱(與淘同義。)之類。二書所漏。亦間有之。須考索補足也。

白話文:

徐洄溪說:製藥的方法,古代的配方很少記載,而宋朝雷斅的著作最為詳細。後代製藥的方法越來越多,其中有些甚至毫無道理,絕對不能採用。如果其中有精妙之處,確實有值得學習的精髓。任何藥物,藥性強烈者,必然會有偏性,而這種偏性有利也有弊。想要利用它的好處,去除它的壞處,就必須通過加工炮製來加以控制,這樣藥性才能變得純正。

炮製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用相反的藥性來制約,有的用相互輔助的藥性,有的用相互厭惡的藥性,有的用相互畏懼的藥性,有的用相互喜好的藥性。而炮製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改變藥物的形狀,有的改變藥物的藥性,有的改變藥物的味道,有的改變藥物的質地。這些都是巧妙運用藥物的方法。古代配方中,需要炮製的藥物不多,因為配方中已經考慮到藥物之間的氣性,例如桂枝湯中用白芍,就含有相制約的道理,所以不必每味藥都炮製。如果後世有人喜歡追求奇特怪異的東西,

一心想要找珍貴稀有的藥材,其炮製的方法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用來宣揚自己的學說,這不過是一些喜歡追求奇異的人,用來欺騙有錢有勢的人的手段,不足為憑。只有平和而符合道理的製藥方法,才是可以採用的。(補充說明,古代芍藥不分赤白,洄溪所說的白芍並不正確。)

陳月朋說:藥物的炮製,貴在適中。如果炮製不足,功效難以發揮;如果炮製過度,則會失去藥物的原味。火製方法有四種:煅、炮、炙、炒,各有不同。水製方法有三種:漬、泡、洗,也各有不同。水火共同炮製的方法有兩種:蒸和煮。其他的炮製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總體不脫離這兩大類,並非故意玩弄花樣,而是各有其目的。用酒製的藥物有升提的作用,用薑製的藥物有發散的作用。用鹽製的藥物可以入腎,並有軟堅的作用。用醋製的藥物可以入肝經,並能止痛。用童便製的藥物可以去除藥性的劣性,使之下降。用米泔水製的藥物可以去除藥物的燥性,使之平和。用乳汁製的藥物可以滋潤,使枯槁的藥物恢復生機,並有助於生成陰血。用蜂蜜製的藥物具有甘緩的特性,難以消化,可以增強元陽。用陳年的壁土製的藥物可以迅速補益中焦的真氣。用麥麩皮製的藥物可以抑制藥物的劇烈藥性,避免傷害上膈。用烏豆湯或甘草湯浸泡後曝曬,可以解毒,使藥性變得平和。用羊油或豬油塗抹燒灼過的藥物,可以使藥物中的成分滲入骨骼,

但容易使骨骼變得脆弱易斷。有些藥物需要剜去瓤,避免脹氣;有些藥物需要抽去心,去除煩躁。這裡大致介紹了藥物炮製的方法,初學者應該仔細學習。(《本草蒙筌》)

根據《玉函經》記載,凡是草木,無論是根、莖、枝、葉、皮、毛、花、實;石頭,無論是軟硬、可消化的還是不可消化的;蟲子,無論是毛、羽、甲、角、頭、尾、骨、足等,都有它們各自的炮製方法,需要燒煉、炮炙,生用或熟用都有規定,一定要按照配方。順應配方的要求,就能帶來好的效果;違背配方,就會有不好的結果。有的藥材需要去皮留肉,有的需要去皮去肉留皮,有的需要去根留莖,有的要用花,有的要用實,都要按照配方挑選,清理乾淨,然後稱量配比,不能有絲毫差錯。《千金方》中,

論述了在市場上僱人搗藥的弊端:塵土污穢會進入藥中,篩子粗糙,藥粉隨風飄散,眾人品嚐,眾人嗅聞,藥物的精氣全都散失,就像腐朽的木頭一樣,這也是配藥的總訣。而序例中所提到的修治方法,都是絮劑的要領,例如雷公炮炙,大多繁瑣,不適用。宋朝的方書,如《雞峰普濟方》、《本事方》、《十便良方》等,

都間或記載了一些炮製方法,學者應該互相參照研究。

另外,關於製藥的文字描述,例如㕮咀,陶弘景所說的,就是把藥材細切,較為粗略地切成㕮咀狀。(我的哥哥紹翁說:㕮和哺,是古字同用,就像父和甫通用一樣。《說文解字》說,哺,咀也。咀,含味也。沒有㕮這個字。這個說法和段若膺的《說文注》相符。)仲景的鄉語中,把炒叫做熬,這是劉河間的說法。(見《宣明論》,櫟蔭府君認為這出自揚雄的《方言》。)

另外,《備預百要方》的修合法中,對炮製方法有較為詳細的描述:炮,是把藥物放在熱灰中,翻動使之微裂而用;或者用濕紙包好,放在熱灰中使熱氣透徹而用。炒,是把藥物放在容器中,加熱使其散發香味,或者使其變黃或焦黑。熬,是把藥物放在容器中,加入少量水,在火上逼干,或使藥物變黃,或至赤黑。煨,是用生藥放在火中煨烤,也可以用濕紙包起來煨烤。

焙,是把藥物放在高處用火烘乾。爁,和炒的方法相同。凡是藥材沒有說明要炮或炙的,都要洗去泥土,或者曬乾,或者烘乾,或者陰乾。切,是切斷使用。銼,是細切使用,也有粗銼的情況。另外,李念莪的《本草通玄》說:煅,是燒到通紅;炮,是煙霧繚繞;炒,是炒到變黃但不焦;烘,和焙的方法相同,是使其乾燥但不變黃。現在詳細解釋一下炙(把藥物放在火上燒烤)、

燎(燒掉毛髮)、泡(類似洗滌)、疱(和淘洗的意思相同)等方法,這兩本書中遺漏的,也需要考證補充。

2. 藏藥貯擬法

孫真人曰。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聖之至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賢人之用心。所以神農鳩集百藥,黃帝篡錄針經,皆備預之常道也。且人疴瘵,多起倉卒,不與人期,一朝嬰已,豈遑知救。想諸好事者,可貯藥藏用,以備不虞。所謂起心雖微,所救惟廣。見諸世祿之家,有善養馬者,尚貯馬藥數十斤,不見養身者有蓄人藥一錙銖。以此類之,極可愧矣。貴畜而賤身,誠可羞矣。傷人乎,不問馬,此言安用哉。至如人或有公私使命,行邁邊隅,地既不毛,藥物焉出。忽逢瘴癘,素不資貯,無以救療,遂拱手待斃,以致夭歿者,斯為自致,豈是枉橫。何者,既不能深心以自衛,一朝至此,何嘆惜之晚哉。故置藥藏法,以防危殆云爾。石藥、灰土藥、水藥、根藥、莖藥、葉藥、花藥、皮藥、子藥、五穀、五果、五菜、諸獸齒牙骨角蹄甲皮毛尿屎等藥、酥髓乳酪醍醐、石蜜沙糖飴糖、酒醋膠面糵豉等藥。上件藥,依時收採,以貯藏之。蟲豸之藥,不收採也。秤斗升合、鐵臼、木臼、絹羅、紗羅、馬尾羅、刀砧、玉槌、瓷缽、大小銅銚鐺釜、銅鐵匙等,上合藥所須,極當預備。凡藥皆不欲數數曬曝,多見風日,氣力即薄歇,宜熟知之。諸藥未即用者,候天大晴時,於烈日中,曝令大幹,以新瓦器貯之,泥頭密封,須用開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風濕之氣,雖經年亦如新也。其丸散以瓷器貯,蜜蠟封之,勿令泄氣,則三十年不壞。諸杏仁及子等藥,瓦器貯之,則鼠不能得之也。凡貯藥法,皆須去地三四尺,則土濕之氣不中也。(千金方)

又曰。夫尋方學之要,以救速為貴,是以養生之家,須遇合成熟藥,以備倉卒之急。(同上)

按真人之言,深切周詳,洵醫家之模範也。徐洄溪亦有論,曰。其丸散,有非一時所能合者,倘有急迫之疾,必須丸散,俟丸散合就,而人已死矣。惟醫家合之留待,當用者用之,不終棄也。又有不常用不易得之藥,儲之數年,難遇一用,藥肆之中,因無人問,則亦不備。惟醫者自蓄之,乃可待不時之需耳。云云。蓋本諸真人也。又時賢產經,治橫逆難產,催生鉛丹方後曰。上譬如停水滅火,積年無用,偶爾不虞,乃救一時之急也,可謂能近取譬矣。

白話文:

孫思邈說:要懂得在平安時不忘記危險,在安定時不忘記可能發生的災難,這是聖人的至理名言,也是賢人關心百姓疾苦,體恤百姓隱藏的痛苦的用心所在。所以神農氏收集各種藥材,黃帝編纂針灸經典,都是為了防患於未然。而且人的疾病,大多來得突然,不會事先通知,一旦發生,哪裡來得及救治?希望那些有心的人,可以儲備藥物,以備不時之需。這個想法雖然微小,但能救助的人卻很廣泛。我看到那些有地位的富貴人家,懂得飼養馬匹的人,還會儲存幾十斤的馬藥,卻不見有人為了養生而儲備一點點的藥物,這樣比較起來,實在是令人感到慚愧。看重畜生而輕視自己的身體,實在是可恥。只關心馬卻不關心人,那這樣的話有什麼用呢?至於有些人,有公務或私事,必須到偏遠地區,那裡土地貧瘠,哪裡能找到藥物?如果突然遇到瘟疫,平時又沒有儲備藥物,沒有辦法治療,就只能等死,導致喪命,這是自己造成的,哪裡能說是冤枉?為什麼呢?既然不能用心保護自己,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再來嘆息就太晚了。所以設立儲備藥物的方法,就是為了防備危險。

要儲備的藥物包括:礦物藥、灰土類藥、水藥、根部藥、莖部藥、葉部藥、花部藥、皮部藥、種子藥、五穀、五果、五菜、各種動物的牙齒、骨頭、角、蹄、指甲、皮毛、尿液、糞便等藥、酥油、骨髓、乳酪、醍醐、石蜜、砂糖、飴糖、酒、醋、膠、麵、麥芽、豆豉等藥。以上這些藥,要按照季節採集,然後儲藏起來。昆蟲類的藥物,就不用採集了。

秤、斗、升、合等量具、鐵製的臼、木製的臼、絲綢篩、紗布篩、馬尾毛篩、刀、砧板、玉製的槌子、陶瓷缽、大大小小的銅製鍋子、銅製或鐵製的湯匙等,以上這些是製作藥物所需要的,都應事先準備好。

所有藥物都不宜經常拿出來曝曬,經常吹風曬太陽,藥力就會減弱,這一點要特別注意。那些還不需要馬上用的藥物,要等到天氣晴朗的時候,在烈日下曝曬,使其完全乾燥,然後用新的瓦器裝起來,用泥土封好瓶口,需要用藥時打開,用完立刻封好,不要讓風濕之氣進入,這樣即使經過多年,藥物也還像新的一樣。丸劑和散劑要用瓷器裝,用蜂蜜和蠟封口,不要讓藥氣洩露,這樣可以保存三十年而不壞。像是杏仁和種子類的藥物,用瓦器裝,老鼠就無法吃到。凡是儲藏藥物,都要離地三四尺高,這樣地面的潮濕之氣才不會影響到藥物。

(《千金方》)

孫思邈又說:研究醫藥方劑的要點,是以快速救治為貴,因此,養生保健的人家,應該遇到合適的成藥就儲備起來,以應對突然的急症。

(同上)

依據孫思邈的說法,他考慮得非常周詳,確實是醫家的模範。徐洄溪也有相關的論述,他說:丸劑和散劑,有些不是一時之間就能製成的,萬一遇到緊急的疾病,必須使用丸劑和散劑,等到丸劑和散劑製成,病人恐怕已經死了。只有醫生事先配製好並儲備起來,當需要使用時就能用,這樣才不會浪費藥材。還有一些不常用且不容易得到的藥材,儲藏幾年,可能都遇不到一次使用的機會,藥材店因為沒有人問,也就不會準備這些藥。只有醫生自己儲備,才能應對不時之需。這些論點,都是以孫思邈的理念為基礎。

另外,現代醫書中有治療難產、催生的鉛丹方子,後面寫道:「這就像是儲存水來滅火一樣,平常雖然沒有用,萬一發生意外,就能夠及時派上用場。」這可說是能從生活中取材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