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治通義》~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下法大旨

有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者。太僕以為瘴氣賊魅,蟲毒蜚屍,鬼擊沖薄,墜墮,風寒暑濕,斫射剝割撞撲之類。至如諸落馬墮井,打撲閃肭損折,湯沃火燒,車碾犬傷,腫發焮痛,日夜嚎泣不止者,予尋常談笑之間,立獲大效,可峻瀉三二十行,痛止腫消。乃以通經散、下導水丸等藥。

如瀉水少,則可再加湯劑瀉之。後服和血消腫散毒之藥,病去如掃。此法得之睢陽高大明侯德和,使外傷者,不致癃殘跛躄之患。余非敢掩人之善,意在救人耳。曾有鄰人,杖瘡發作腫痛,焮及上下,語言錯亂,時時嘔吐,數日不食,皆曰不救。余以通經散三四錢,下神祐丸百餘丸,

相併而下,間有嘔出者,大半已下膈矣。良久大瀉數行,穢不可近,膿血涎沫瘀血,約一二斗。其病人困睡不省一日一夜。領問予,予曰:「喘息勻停,腫消痛減,故得睡也。」來旦語清食進,不數日痊。救杖瘡欲死者,四十年間二三百,余追思舉世杖瘡死者,皆枉死也。自後凡見冤人被責者,

急以導水丸、禹攻散,大作劑料,瀉驚涎一兩盆,更無腫發痛焮之難。如導水丸、禹攻散,泄瀉不動,更加之通經散、神祐丸瀉之。瀉訖須忌熱物,止可吃新汲水一二頓,瀉止立愈。至如沉積多年羸劣者,不可便服陡攻之藥,可服纏積舟、三稜丸之類。《內經》曰:「重者因而減之。」若人年老衰弱,

有虛中積聚者,止可五日一服萬病無憂散。故凡積年之患,豈可一藥而愈?即可減而去之。以本草考之:下之寒者,有戎鹽之咸,犀角之酸鹹,滄鹽澤瀉之甘鹹,枳實之苦酸,膩粉之辛,澤漆之苦辛,杏仁之苦甘。下之微寒者,有豬膽之苦。下之大寒者,有牙消之甘,大黃瓜蒂牽牛苦瓠子藍汁牛膽羊蹄根苗之苦,

大戟甘遂之苦甘,樸消芒硝之苦辛。下之溫者,有檳榔之辛,芫花之苦辛,石蜜之甘,皂角之辛鹹。下之熱者,有巴豆之辛。下之辛涼者(按辛字,可疑),有豬羊血之咸。下之平者,有郁李人之酸,桃花萼之苦。上三十味,惟牽牛、大戟、芫花、皂角、羊蹄根、苦瓠子、瓜蒂有小毒,

巴豆、甘遂、膩粉、杏仁之有大毒,余皆無毒。設若疫氣冒風中酒,小兒瘡疹,及產後潮熱,中滿敗血,勿用膩粉杏仁大毒之藥,下之必死,不死即危。且如檳榔、犀角、皂角,皆溫平,可以殺蟲透關節,除腸中風火燥結。大黃、芒硝、樸消等,鹹寒,可以治傷寒熱病,時氣瘟毒,發斑瀉血,

燥熱發狂,大作湯劑,以盪滌積熱。澤瀉、羊蹄根苗、牛膽、藍葉汁、苦瓠子,亦苦寒,可以治水腫遍身腫大如鼓,大小便不利,及目黃濕毒九疸,食癆疳蟲,食土生米等物,分利水濕,通利大小便,盪滌腸胃間宿谷相搏。又若備急丸,以巴豆、乾姜、大黃,蜜和丸之,亦是下藥,然止可施於辛苦勞力。

白話文:

有些疾病不是因為體內氣機運行失常,而是因為外部因素引起的。像是太僕(官名)認為的瘴氣、鬼怪作祟、蟲毒、屍毒、鬼擊、衝撞、跌落、風寒暑濕侵襲、刀砍箭射、剝割撞擊等傷害,還有像是從馬上摔下來、掉進井裡、跌倒扭傷、燙傷燒傷、車輾狗咬造成的腫痛,患者日夜哭嚎不止。對於這種情況,我通常在談笑間就能見到顯著效果,可以使用峻烈的瀉藥,讓患者排便三、二十次,疼痛就能停止、腫脹也能消退。然後再用通經散、下導水丸等藥物。

如果瀉下的水分太少,可以再用湯藥瀉之。之後再服用和血消腫散毒的藥物,病就能像掃地一樣痊癒。這個方法是從睢陽高大明侯德和那裡學來的,可以讓外傷患者不至於殘廢。我不敢隱藏別人的優點,只是想救人而已。我曾有一個鄰居,因為棍傷導致瘡腫發作,腫痛蔓延,甚至上下都受到影響,出現語言錯亂、時常嘔吐、數日不進食的情況,大家都認為沒救了。我用通經散三四錢,搭配神祐丸一百多顆,一起讓他服用。偶爾會有嘔吐的情況,但大部分藥物都已進入腸胃。過了一段時間,他開始大量腹瀉,排泄物非常污穢,有膿血、涎沫、瘀血等,大概有一兩斗之多。病人因為太虛弱而昏睡不醒,過了一天一夜才醒來詢問我的情況。我說,他的呼吸平穩,腫脹消退,疼痛減輕,所以才能睡得這麼安穩。第二天他就能說話、進食,沒過幾天就痊癒了。我用這種方法救治棍傷垂死的人,四十年來大概有二三百人。我想到世上因為棍傷而死的人,都是冤死的。從那之後,凡是看到有人遭到杖責,我就會立刻用導水丸和禹攻散,加大劑量,讓他排出像一兩盆的驚嚇涎液,這樣就不會再有腫痛發炎的情況。如果導水丸和禹攻散瀉不下來,就再加上通經散和神祐丸來瀉。瀉完之後,必須禁食熱性食物,只能喝一兩頓新汲的水,瀉止病就好。至於那些積勞成疾、體質虛弱的人,不能馬上使用猛烈的瀉藥,可以服用像纏積舟、三稜丸之類的藥物。《內經》說:「重病要用減法治療。」如果老年人體虛,又有體內積聚,只能每五天服用一次萬病無憂散。所以凡是多年積累的疾病,怎麼可能用一味藥就治好呢?應該逐步減輕病情。根據本草藥性,瀉藥中屬於寒性的有戎鹽的鹹味、犀角的酸鹹味、滄鹽和澤瀉的甘鹹味、枳實的苦酸味、膩粉的辛味、澤漆的苦辛味、杏仁的苦甘味;屬於微寒性的有豬膽的苦味;屬於大寒性的有牙硝的甘味、大黃、瓜蒂、牽牛子、苦瓠子、藍汁、牛膽、羊蹄根苗的苦味,以及大戟、甘遂的苦甘味、樸硝、芒硝的苦辛味;屬於溫性的有檳榔的辛味、芫花的苦辛味、石蜜的甘味、皂角的辛鹹味;屬於熱性的有巴豆的辛味;屬於辛涼性的(按,辛字可疑)有豬羊血的鹹味;屬於平性的有郁李人的酸味、桃花萼的苦味。以上三十種藥物中,只有牽牛子、大戟、芫花、皂角、羊蹄根、苦瓠子、瓜蒂有小毒,巴豆、甘遂、膩粉、杏仁有大毒,其他都沒有毒。

如果因為感染疫氣、冒風受寒、飲酒過度,或是小兒出疹、產後發熱、腹部脹滿、敗血等情況,千萬不要使用膩粉、杏仁等有大毒的藥物,用了必死,不死也會很危險。還有,像檳榔、犀角、皂角,性質都溫和,可以殺蟲、疏通關節,清除腸道中的風火燥結。大黃、芒硝、樸硝等,性質鹹寒,可以治療傷寒發熱、時疫、溫毒、發斑瀉血、燥熱發狂等症狀,可以大量煎煮服用,來清除體內積熱。澤瀉、羊蹄根苗、牛膽、藍葉汁、苦瓠子等,性質也苦寒,可以治療水腫、遍身腫脹如鼓、大小便不暢,以及目黃、濕毒、九疸、食勞疳蟲、食土生米等症狀,可以幫助利水滲濕、通利大小便,清除腸胃中的宿食積滯。另外,像備急丸,是用巴豆、乾薑、大黃、蜂蜜和製而成的,也是瀉藥,但只適用於辛勤勞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