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藥治通義》~ 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3)

1. 峻補

陰陽之氣,本自和平,過則生患。峻補之藥,施於倉卒,緣陽氣暴衰,真氣暴脫,或傷寒陰證諸疾,急於救療者,不可緩也。蓋人之稟受有限,嗜欲太過,疾病橫生,固當助陽氣,以扶衰弱,則峻補諸方,經所謂「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者」,此之謂也。(聖濟總錄。)

馮楚瞻曰:虛之甚者,補之甚;虛之輕者,補之輕;虛而欲脫者,補而還須接。所以有「補接」二字,書未講明。蓋脫勢一來,時時可脫,今用大補之劑,挽回收攝,若藥性少過,藥力一緩,脫勢便來,故峻補之劑,必須接續,日夜勿間斷也。俟元氣漸生於中,藥餌方可少緩於外。

虛病受得淺者,根本壯盛者,少年血氣未衰者,還元必快;衰敗者,還元自遲,必須補足,不可中止,工夫一到,諸候霍然。(錦囊秘錄。)

按陳若虛外科正宗云:凡大瘡,每日膿出一碗,用參必至三錢,以此為則,況本病出膿,日有三碗,用參二錢,謂之「大損小補」,豈不歸死。又外科乃破漏之病,最能走泄真氣,如損補兩不相敵,無以抵當,往往至於不救者多矣。蓋亦不啻外科,凡欲施峻補,當須識此意矣。

白話文:

陰陽之氣,原本是和平協調的,一旦過度就會產生疾病。所謂的峻補藥物,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因為陽氣突然衰弱,真氣大量脫失,或是傷寒陰證等疾病,急需救治時,不能拖延。因為人的體質稟賦有限,如果慾望過度,就容易生病。這時,確實應該幫助陽氣,扶持衰弱的身體,所以峻補的藥方,就像經典所說的「補下焦的藥要用急藥,藥味要濃厚」,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出自《聖濟總錄》)

馮楚瞻說:虛弱得很嚴重的,要用很強的補藥;虛弱比較輕微的,用輕一點的補藥;虛弱到快要脫失的,補藥還要能接續上。所以有「補接」這兩個字,但書中沒有明確說明。因為脫失的情況一旦出現,隨時都可能脫失,現在使用大補的藥物,目的是為了挽回和收攝,如果藥性稍微弱一點,藥力稍微慢一點,脫失的情況就又會出現。所以峻補的藥物,必須要接續服用,日夜都不能間斷。等到元氣在體內逐漸恢復,藥物才可以稍微減緩。

虛弱的病症,如果病得比較淺,身體根基強壯,年輕人氣血還沒有衰退,恢復就會比較快;如果身體衰敗,恢復就會比較慢,必須要把虛弱的補足,不能停止,只要功夫到了,各種症狀就會馬上好轉。(出自《錦囊秘錄》)

根據陳若虛《外科正宗》所說,凡是大瘡,每天流膿一碗,使用人參必須用到三錢,以此作為標準。何況本身的疾病,每天流膿有三碗,卻只用人參二錢,這就叫做「大損小補」,豈不是走向死亡?而且外科是破潰流膿的疾病,最容易耗散真氣,如果損傷和補益不相稱,就沒有辦法抵抗,往往會導致無法救治的結果。這道理不只是適用於外科,凡是想要使用峻補的方法,都應該要了解這個道理。

2. 補氣補血

李東垣曰。肺主諸氣。氣旺則精自生。形自盛。血氣以平。故曰。陽生則陰長。此之謂也。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血自旺矣。是陽主生也。若陰虛單補血。血無由而生。無陽故也。仲景以人參為補血藥。其以此歟。乃補氣補血之大略也。(醫學發明○按蘭室秘藏益胃升陽湯條。文異而意同。其云仲景以人參為補血藥者。豈據四逆加人參湯證歟。)

李念莪曰。補氣用參耆。氣主煦之也。補血須歸地。血主濡之也。然久病積虛。雖陰血衰涸。但以參耆朮草為主者。經所謂無陽則陰無以生。是以氣藥有生血之功。血藥無益氣之理。夫氣藥甘溫。法天地春生之令。而發育萬物。況陽氣充。則脾土受培。轉輸健運。由是食入於胃。

變化精微。不特灑陳於六府而氣至。抑且和調於五藏而血生。故曰。氣藥有生血之功也。血藥冷潤。法天地秋肅之令。而凋落萬物。且黏滯滋潤之性。在上則泥膈而減食。在下則滑腸而易泄。故曰。血藥無益氣之理也。每見俗醫療虛熱之證。或同知蘗芩連而投之。脾土受傷。

上嘔下泄。至死不悟。幽潛沉冤。悔何及矣。(本草通玄。)

馮楚瞻曰。血少者養血。歸地芍藥之類。是也。氣虛者益氣。參耆苓朮之類。是也。真陰虧者補真陰。地茱麥冬之類。是也。真陽損者補真陽。桂附之類是也。如飢者與食。渴者與水。無不響應得宜。其血脫補氣者。雖謂陽旺能生陰血。究竟因當脫勢危迫。而補血難期速效。故不得已為從權救急之方。苟非命在須臾。還須對證調補。(錦囊秘錄。)

按朱丹溪曰。如氣病補血。雖不中病。亦無害也。血病補氣。則血愈虛散。散則氣血俱虛。是謂誅罰無過也。(出劉宗厚醫經小學。)王節齋明醫雜著。專宗丹溪。主張補陰。其說甚屬乖繆。虞恆德醫學正傳。及俞守約輩。則一據東垣。極辨節齋之非。殆為確核。恆德曰。惟真陰虛者。

將為勞極。參耆固不可用。恐其不能抵當。而反益病耳。非血虛者之所忌也。此為陰虛火亢。不受補者。而言耳。守約曰。凡人血病則當用血藥。若氣虛血弱。又當從氣虛。以人參補之。可謂片言居要矣。又聶久吾活幼心法晰氣血盈虧消長之理曰。予每治便血之虛滑者。婦人產後去血過多。

而大發熱者。婦人血虛崩漏。而下血不止者。俱用參耆姜附為主。而佐以血藥與升提藥。皆獲奇效。安在血病不可補氣乎。此說亦佳。(汪石山醫案附營衛論。極迴護丹溪。然猶辨氣虛補血之弊。)

白話文:

**李東垣說:**肺主管全身的氣。當氣旺盛時,精華自然產生,身體也隨之強盛,氣血就能夠平衡。所以說,陽氣生發,陰氣就會增長,就是這個道理。血不能自己產生,必須藉由能生發陽氣的藥物,血才能夠旺盛,因為陽氣主導著生命的生成。如果只是單純地補充陰血,血是無法產生的,因為缺少陽氣的推動。張仲景用人參來補血,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這就是補氣補血的大概原則。(醫學發明按語:蘭室秘藏的益胃升陽湯條文,雖然文字不同,但意思相同。其中說仲景用人參補血,可能是根據四逆加人參湯的證候而來的。)

**李念莪說:**補氣要用人參和黃耆,因為氣主導溫煦的功能。補血要用當歸和熟地,因為血主導濡養的功能。然而,對於久病體虛、陰血衰竭的人,仍應以人參、黃耆、白朮和甘草為主,因為經書上說「沒有陽氣,陰液就無法產生」。所以補氣藥具有生血的功效,而補血藥則沒有補益氣的作用。補氣藥味甘性溫,符合天地春生萬物的規律,能夠發育滋養萬物。而且陽氣充足,脾土就能得到滋養,運化能力就會增強。這樣,吃進去的食物才能轉化為精微物質,不僅能供應六腑,讓氣機暢通,更能調和五臟,使血得以生成。所以說,補氣藥有生血的功效。補血藥性冷而滋潤,符合天地秋肅萬物的規律,會使萬物凋零。而且其黏膩滋潤的特性,在上會阻塞胸膈、影響食慾,在下則會滑腸而容易腹瀉。所以說,補血藥沒有補益氣的作用。我經常看到庸醫治療虛熱的症狀,隨意使用黃柏、黃芩、黃連等苦寒藥,結果傷了脾胃,導致上吐下瀉,直到死亡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真是可悲可嘆。(本草通玄)

**馮楚瞻說:**血少的人要養血,用當歸、熟地、芍藥等藥物。氣虛的人要益氣,用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等藥物。真陰虧虛的人要補真陰,用生地、知母、麥冬等藥物。真陽虧損的人要補真陽,用桂枝、附子等藥物。就好像飢餓的人給予食物,口渴的人給予水,都能立即見效。至於血脫時補氣,雖然說陽氣旺盛可以生陰血,但當血脫的狀況危急時,補血很難快速見效,所以才不得已採取權宜之計,使用補氣的方法來救急。如果不是命在旦夕,還是應該針對具體的證候進行調養。(錦囊秘錄)

**朱丹溪說:**如果氣病而用補血的方法,即使不對症,也不會有害。如果血病而用補氣的方法,反而會讓血更加虛散,血一散,氣血都會更加虛弱,這就是所謂的「誅罰無過」。(出自劉宗厚《醫經小學》)王節齋的《明醫雜著》完全採用朱丹溪的觀點,主張補陰,這個說法非常荒謬。虞恆德的《醫學正傳》和俞守約等人,則完全根據李東垣的觀點,極力辨正王節齋的錯誤,這才是正確的。虞恆德說:只有在真陰虛弱、病情十分嚴重的時候,人參黃耆才不可使用,因為恐怕身體無法承受,反而會加重病情。這並非是針對血虛的人來說的。這只是針對陰虛火旺、不適合進補的情況而言。俞守約說:凡是血病,就應該使用補血的藥物。如果氣虛血弱,更應該從補氣入手,用人參來補氣,這句話可謂抓住了要點。此外,聶久吾的《活幼心法》明確闡述了氣血盈虧消長的道理,他說:我經常治療便血虛滑、婦人產後失血過多而發高燒、婦人血虛崩漏不止等情況,都以人參、黃耆、生薑、附子為主,並佐以補血藥和升提藥,都能獲得奇效。哪裡說血病就不能補氣呢?這個說法也很好。(汪石山醫案附《營衛論》,極力維護丹溪的觀點,但仍然指出氣虛補血的弊端。)

3. 補要陰陽相濟

火來坎戶。水到離扃。陰陽相應。方乃和平。陰不足,則濟之以水母。陽不足,則助之以火精。陰陽濟等,各有攀陵。(中藏經。)

王安道曰:經曰:謂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屬也者,其樞要之所存乎。斯旨也。王太僕知之,故曰: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又曰: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籲!混乎千言萬語之間,殆猶和璧之在璞也。其珤久湮,豈過焉者石之而弗鑿乎?余僭得而推衍之。夫偏寒偏熱之病,其免者固千百之一二,而積熱沉寒,亦恐未至於數見也。然而數見者,得非粗工不知求屬之道,不能防微杜漸,遂致滋蔓難圖,以成之歟?夫寒之而熱者,徒知以寒治熱,

而不知熱之不衰者,由乎真水之不足也。熱之而寒者,徒知以熱治寒,而不知寒之不衰者,由乎真火之不足也。不知真水火不足,泛以寒熱藥治之,非惟藏府習熟,藥反見化於其病,而有者弗去,無者弗至矣。故取之陰,所以益腎水之不足而使其制夫心火之有餘;取之陽,所以益心火之不足,

而使其勝夫腎水之有餘也。其指水火也。屬猶主也。謂心腎也。求其屬者,言水火不足,而求之於心腎也。火之原者,陽氣之根,即心是也。水之主者,陰氣之根,即腎是也。非謂火為心而原為肝,水為腎而主為肺也。寒亦益心,熱亦強腎。此太僕達至理於規矩準繩之外,而非迂士麴生之可以跂及矣。

(醫經溯洄集。)

按醫壘元戎,易老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烏附之類是也。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則渴飲不思,蛤蠣之類是也。醫學正傳,亦舉啟玄語云:夫真水衰極之候,切不可服烏附等補陽之藥,恐反助火邪,而爍真陰。元陽虛甚之軀,亦不可投芎苓等辛散淡滲之劑,恐反開腠理而泄真氣。兩說並似失啟玄之意焉。又醫學心悟有說,見次卷清法內,宜參。

白話文:

補益陰陽的協調

火進入水的居所,水到達火的門戶,陰陽相互應和,這樣才能達到平和。如果陰液不足,就用滋潤的藥物來補充;如果陽氣不足,就用溫熱的藥物來幫助。陰陽互相補充平衡,各自都有其需要達到的目標。

王安道說:醫書上說,對於因為寒冷而發熱的病症,要用滋陰的藥物來治療;對於因為發熱而感到寒冷的病症,要用溫陽的藥物來治療。這就是所謂的尋求其歸屬之處。所謂的歸屬之處,就是病理的關鍵所在。王太僕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增強陽氣的來源,來消除陰寒的遮蔽;強盛陰液的主宰,來抑制陽熱的過盛。又說:治療心臟的病,不一定要只用熱藥;治療腎臟的病,不一定要只用寒藥。只要能增益心臟的陽氣,即使使用寒涼的藥物,也能順利通行;只要能強盛腎臟的陰液,即使使用溫熱的藥物,也是可以的。

唉!這些道理隱藏在眾多醫學理論之中,就像未經雕琢的美玉一樣。它的珍貴之處長期被埋沒,難道不應該像開採玉石一樣,將其挖掘出來嗎?我冒昧地推演這些道理。那些偏寒偏熱的病,能避免的人固然很少,但積熱和沉寒的情況,恐怕也不常見到。然而,之所以常見,難道不是因為庸醫不知道尋求病理歸屬的方法,不能防微杜漸,才會導致病情發展難以控制,最終釀成大患嗎?那些因為寒冷而發熱的病症,只是知道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發熱,卻不知道發熱之所以不能減退,是因為體內真陰之水不足的緣故。那些因為發熱而感到寒冷的病症,只是知道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寒冷,卻不知道寒冷之所以不能減退,是因為體內真陽之火不足的緣故。如果不知道真陰真陽不足,而隨意使用寒熱藥物來治療,不僅臟腑會對藥物產生適應,藥效反而會被疾病所利用,原有的問題不會去除,新的問題反而會出現。所以,使用滋陰的藥物,是為了增補腎陰的不足,使其能抑制心火的過盛;使用溫陽的藥物,是為了增補心陽的不足,使其能勝過腎水的過盛。這裡所說的水火,指的是心腎。尋求其歸屬之處,指的是陰陽水火不足,要從心腎入手去治療。火的源頭,是陽氣的根本,也就是心;水的根源,是陰氣的根本,也就是腎。並不是說火屬於心,而源頭在肝;水屬於腎,而主宰在肺。用寒藥也能增益心陽,用熱藥也能強盛腎陰。這表明王太僕已經在傳統理論之外,領悟了至深的道理,而不是那些迂腐的書呆子所能企及的。

根據醫學典籍的記載,易老說:增益陽氣的來源,來消除陰寒的遮蔽,這樣就能使大小便正常,就像使用烏頭、附子之類的藥物一樣;強盛陰液的主宰,來鎮攝陽熱的過盛,這樣就能使口渴得到緩解,就像使用蛤蠣之類的藥物一樣。《醫學正傳》也引用啟玄的話說:如果真陰衰竭到了極點,絕對不能服用烏頭、附子等溫補陽氣的藥物,恐怕會反而助長火邪,灼傷真陰。元陽虛弱到了極點的身體,也不能使用川芎、茯苓等辛散淡滲的藥物,恐怕會反而打開腠理而耗洩真氣。這兩種說法似乎都曲解了啟玄的原意。另外,《醫學心悟》中也有相關論述,在下一卷清法中可以看到,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