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藥治通義》~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五藏苦欲補瀉

繆仲淳曰。五藏苦欲補瀉。乃用藥第一義。苦欲者。猶言好惡也。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藏之神之所好也。即補也。苦者。是本藏之神之所惡也。即瀉也。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為將軍之官。其性猛銳。急則有摧折之意。用甘草以緩之。即寬解慰安之義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扶蘇條達。木之象也。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解其束縛也。)以辛補之。(辛雖主散。遂其所欲。即名為補。)以酸瀉之。(如太過則制之。毋使逾分。酸可以收。芍藥之屬。)虛則補之。(陳皮生薑之屬。)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為形君。

神明之性。惡散緩而喜收斂。散緩違其性。斂則寧靜清明。故宜五味子之酸。以收其緩也。)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軟者。和調之義。心君本和。熱邪干之。則躁急。故須芒硝之鹹寒。除其邪熱。軟其躁急也。)以針補之。(澤瀉導心氣。以入腎。)以甘瀉之。(煩勞則虛而心熱。

參耆之甘溫。益元氣。而虛熱自退。故名為瀉。)虛則補之。(心以下交於腎為補。炒鹽之咸以潤下。使下交於腎。既濟之道也。)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為倉廩之官。屬土。喜燥。濕則不能健運。白朮之燥。遂其性之所喜也。)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稼穡之甘。

甘生緩。是其本性也。)以甘補之。(脾喜健運。氣旺則行。人參是也。)以苦瀉之。(濕土主長夏之令。濕熱太過。脾斯困矣。急以黃連之苦瀉之。)虛則補之。(甘草益氣。大棗益血。俱甘入脾。)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為華蓋之藏。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氣者也。

氣常則順。氣變則逆。逆則違其性矣。宜黃芩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肺主上焦。其政斂肅。故喜收。宜白芍藥之酸以收之。)以辛瀉之。(金受火制。急食辛以瀉之。桑白皮。是也。)以酸補之。(不斂。則氣無管束。肺失其職矣。宜五味子補之。酸味。遂其收斂。

以清肅乎上焦。)虛則補之。(義見上句。)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為作強之官。藏精。為水藏。主五液。其性本潤。是故惡燥。宜知母之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腎非堅無以稱作強之職。四氣遇濕熱即軟。遇寒冷則堅。五味得咸即軟。得苦即堅。故宜黃檗。

)以苦補之。(堅。即補也。宜地黃之微苦。)以咸瀉之。(咸能軟堅。軟。即瀉也。澤瀉是已。)虛則補之。(藏精之藏。苦固能堅。然非益精無以為補。故宜熟地黃山茱萸。○神農本草經疏○按原文稍繁。今節其要。且肝苦急以下。據李念莪醫宗必讀刪訂錄。)

又曰。經曰。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故曰。滿而不能實。是有補而無瀉者。其常也。藏偶受邪。則瀉其邪。邪盡即止。是瀉其邪。非瀉藏也。藏不受邪。毋輕犯也。世謂肝無補法。知其謬也。六府者。傳導化物糟粕者也。故曰。實而不能滿。邪客之而為病。乃可攻也。

中病乃已。毋盡劑也。病在於經。則治其經。病流於絡。則及其絡。經直絡橫。相維輔也。(同上)

按五藏苦欲補瀉。見藏氣法時論。而王海藏隸以各藥。殆不免牽執。(見湯液本草。)今繆氏就其意。敷演為說。亦似不確協。姑錄以備參酌焉。蓋雜病論。首辨藏府虛實之例。以示施治之法。必本於藏府之理。是以古經方。必論藏府虛實。而宋代官撰。聖惠濟眾聖濟等書。

其方藥尤備。皆深達經旨者矣。逮易水師弟。剏報使之說。而丹溪以來。專主張之。古義蕩然。庋而不講。唯滑攖寧著有五藏補瀉心要。豈有見於此歟。

又按十四難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蓋是與法時論。別發一義。而所謂益氣緩中者。猶足補脾一途。補彼以及此者也。(滑攖寧經本義曰。緩者。和也。又金匱。肝之病。補用酸。

助用焦苦。達用甘味之藥調之。尤飼鶴金匱心典。引難經為解。)至如瀉法。則繆氏以為藏偶受邪。則瀉其邪。此說誠是。蓋五藏無自實為病者。其所謂實者。客熱壅實已。故心脾肺之於瀉。皆不過清解其熱。但肝主條達。偶有抑怒憤郁。亦亢實為病。故清肝之外。更有疏肝代肝之法。

腎之於瀉。亦僅瀉其外府。錢仲陽曰。腎主虛。不受瀉。可謂確言矣。(此語。見小兒直訣睦親宅一大王瘡疹黑陷條中。又本草綱目大戟條。有說。宜相參。又宋學士文集。贈醫師賈某序。稱仲陽之術曰。建為五藏之方。各隨所宜。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

皆啟內經之秘。尤知者之所取法。考肝無補法。錢氏本無其說。且與經旨相戾。繆氏之辨為當。)補脾補腎之辨。載在後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