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 三、膏方 (5)
三、膏方 (5)
1. 三、膏方
石馬蘭頭洗去泥搗爛後,即以雞毛蘸汁搽之。燥則再換。頸項肋縫中潰爛,以此汁調六一散,搽之即愈。屢試屢驗。此汁並治口疳,以此過口,熱則吐出再換,神效也。
夾紙膏
專治一切爛腿臁瘡,腐爛臭穢或癢或痛,久而不愈者,以此膏貼之,即化毒生肌,應效如神。用時將膏以針刺空洞扎之,一日一換。
明乳香(六錢),沒藥(六錢),白洋樟(四錢),制甘石,全當歸(一兩),淨輕粉(五錢),老白占(六兩),黃占(五兩),板豬油(四斤)
諸藥共為細末,將豬油兩占同烊化後,和入前藥末攪勻,用白皮紙拖之候陰乾,此膏試效如神,良方也。
結毒靈膏
治楊梅結毒等症。
蔥頭(七個)
用麻油四兩,煎枯去渣,入廣丹一兩攪勻,又入黃白占各五錢,熔化毒,入乳沒藥各二錢,輕粉三錢,犀黃一分,珠粉二分,攪成膏。
三香膏
此膏專治爛腿。
輕粉,乳香,松香(各三錢)
菜油一斤,用黃白占約油多少,作法與夾紙同。
痘毒膏
此膏專治小兒痘後結毒,破潰腐爛,及牛痘餘毒,並大人因染痘漿,觸發毒氣,結毒破潰,皆以此膏貼之神效。
紅花(四兩),紫草(一兩),豬油(一斤)
煎枯去渣,加入黃白占各一兩。
熬頭提毒散
冰片(二分),麝香(一分),腰黃,雄黃(各一錢),辰砂,蟾酥(各七分),紅升(七分),蓖麻子肉(三錢),巴豆肉(去油)
先將蓖麻去皮打如魚凍水,入諸藥打成膏,瓷罐收貯,勿令泄氣。
凍瘡膏(與前方異)
粉甘草,粉甘遂,全當歸,松香,鹿骨膠(各二兩,或虎骨亦可)
用陳酒烊化,與羊脂油全搗為度,攤油紙上貼之,數日愈。
沖和膏
專治癰疽發背,陰陽不和,冷熱瘀凝者,用此膏敷之,能行氣疏風,活血定痛,散瘀消腫,祛冷軟堅,誠良藥。屢試屢效如神。
紫荊皮(五兩),香獨活(三兩),香白芷(三兩),赤芍(二兩),石菖蒲(一兩五錢)
鐵桶膏
專治一切癰疽大毒,未潰已潰,根腳走散,瘡不收束者用之。
銅綠(五錢),膽礬(三錢),明礬(四錢),白及(五錢),掃盆(二錢),玉金(二錢),五倍子(一兩),元寸(三分)
諸藥共研極細末,用醋調敷。
萬應膏滋藥補身,神。曾戒菸尤效
蜜炙粟殼(一斤八兩),潞黨參(二斤),川杜仲(九兩),砂仁末(三兩),炮姜(五兩),陳皮(四兩),肉桂(一兩),焦楂肉(六兩),炙甘草(一兩),苦杏仁(五兩),麥冬(一兩),茯苓(七兩),當歸(四兩),制香附(二兩),蜂蜜(七兩)
神應膏
宋褚防禦治理宗久漏瘡諸方不效,獨此膏愈之,如腸毒胃毒,服之神效。
當歸(一兩一錢),赤芍,大黃(各一兩五錢),香白芷,官桂(各一兩),元參(一兩三錢),川續斷(一兩二錢),莪朮(一兩),生地黃(一兩二錢)
白話文:
三、膏方
石馬蘭頭汁
將石馬蘭頭洗淨,搗爛後,用雞毛沾取汁液塗抹患處。如果汁液乾了,就再換新的。對於頸部和肋骨縫隙間的潰爛,可以用這種汁液調和六一散塗抹,很快就會好。這個方法屢試屢驗。這種汁液還可以治療口瘡,用來漱口,感覺熱了就吐掉再換新的,效果非常神奇。
夾紙膏
專門治療各種爛腿、臁瘡,無論是腐爛發臭、搔癢疼痛,久治不癒的,用這種藥膏貼上,就能化解毒素、促進肌肉生長,效果如同神助。使用時,先用針在藥膏上刺幾個小洞,每天更換一次。
藥材成分:明乳香(22.5克)、沒藥(22.5克)、白洋樟(15克)、制甘石、全當歸(37.5克)、淨輕粉(18.75克)、老白占(225克)、黃占(187.5克)、板豬油(2000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把豬油和白占、黃占一起融化後,加入藥粉攪拌均勻。用白皮紙將藥膏攤平,待陰乾後即可使用。這個藥膏效果非常好,是個好方子。
結毒靈膏
治療梅毒等引起的結塊毒瘡。
藥材:蔥頭(七個)
做法:用麻油120毫升煎煮蔥頭至枯黃後撈出,留下油渣。將廣丹37.5克加入油中攪勻,再加入黃白占各18.75克使其融化,然後加入乳香、沒藥各7.5克,輕粉11.25克,犀黃0.375克,珠粉0.75克,攪拌均勻製成藥膏。
三香膏
專門治療爛腿。
藥材:輕粉、乳香、松香(各11.25克)
做法:菜油500毫升,用黃白占的量視油的多少而定。做法和夾紙膏相同。
痘毒膏
專門治療小兒出痘後引起的結塊毒瘡、破潰腐爛,以及牛痘餘毒,以及大人因為接觸痘漿而引發的毒氣、結塊潰爛。用這個藥膏貼敷,效果非常好。
藥材:紅花(150克),紫草(37.5克),豬油(500克)
做法:將紅花、紫草用豬油煎煮至藥渣枯黃後撈出,留下油渣。加入黃白占各37.5克。
熬頭提毒散
藥材:冰片(0.75克),麝香(0.375克),腰黃、雄黃(各3.75克),辰砂、蟾酥(各2.625克),紅升(2.625克),蓖麻子肉(11.25克),巴豆肉(去油)
做法:先將蓖麻子去皮,搗爛成糊狀,然後加入其他藥材,打成膏狀,裝在瓷罐中保存,注意密封,不要讓藥氣跑掉。
凍瘡膏(與上方不同)
藥材:粉甘草、粉甘遂、全當歸、松香、鹿骨膠(各75克,或用虎骨也可以)
做法:用陳酒將鹿骨膠融化,再加入羊脂油,一起搗勻。將藥膏攤在油紙上,貼在患處,幾天就能好。
沖和膏
專門治療癰疽發背,因為陰陽不調和、寒熱瘀滯引起的病症。用這個藥膏敷上,能疏通氣血、驅散風邪、活血止痛、化瘀消腫、祛寒軟化堅硬的腫塊,確實是好藥。屢次使用,效果都非常顯著。
藥材:紫荊皮(187.5克),香獨活(112.5克),香白芷(112.5克),赤芍(75克),石菖蒲(56.25克)
鐵桶膏
專門治療各種癰疽大毒,無論是還沒有潰爛還是已經潰爛,根腳散開,瘡口無法收斂的,都可以用這個藥膏。
藥材:銅綠(18.75克),膽礬(11.25克),明礬(15克),白及(18.75克),掃盆(7.5克),玉金(7.5克),五倍子(37.5克),元寸(1.125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醋調成糊狀敷在患處。
萬應膏滋藥
此藥補身效果極佳,對於戒菸尤其有效。
藥材:蜜炙粟殼(675克),潞黨參(750克),川杜仲(337.5克),砂仁末(112.5克),炮姜(187.5克),陳皮(150克),肉桂(37.5克),焦楂肉(225克),炙甘草(37.5克),苦杏仁(187.5克),麥冬(37.5克),茯苓(262.5克),當歸(150克),制香附(75克),蜂蜜(262.5克)
神應膏
宋朝的褚防禦用了很多方法都治不好宗久的漏瘡,只有這個藥膏治好了,而且對於腸道和胃部的毒素,服用後效果都非常好。
藥材:當歸(41.25克),赤芍、大黃(各56.25克),香白芷、官桂(各37.5克),元參(48.75克),川續斷(45克),莪朮(37.5克),生地黃(4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