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

《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 一、丸部 (1)

回本書目錄

一、丸部 (1)

1. 一、丸部

琥珀定痛丸

專治諸瘡腫痛不止,服之神效。

琥珀(五錢),黃占(五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白礬(一錢),大土灰(五分)

共研細末,將佔烊化為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開水送下。

陽和丸

專治一切陰痰流注,皮色不變,漫腫不收等症。每服二三錢。

大熟地(六兩),鹿角膠(三兩),炮薑炭(五錢),白芥子(二兩),安桂(一兩),生麻黃(五錢),生甘草(一兩)

研細末,以鹿角膠酒化為丸。

拔管丸

專治一切遠年瘡毒,起管成漏,膿水時流,久不收口等症。

蛐蟮(一斤,韭菜地上者佳,酒洗淨,泥瓦上炙灰),蜣螂蟲(八個,瓦上炙灰),刺蝟皮(五錢),象牙屑(一兩),穿山甲(一兩,炙黃)

諸藥共研末,爛蜜為丸,如桐子大。大人服八分,小兒服五分。

秘製分清泄濁丸

治肝經濕火,淋濁管痛,小溲不利,並治下疳濕爛火盛。

生大黃(一兩),西琥珀(一錢)

用雞蛋清雄頭七枚搗丸,准作三日服,燒酒送下此丸。屢試屢效。

椒梅丸

治和營理氣,消散痞瘕。

川花椒(四兩),烏梅肉(二兩),茯苓(四錢),砂仁(四兩),木香(四兩),烏藥(八兩),厚朴(八兩),茴香(四錢),廣皮(八兩),當歸(四兩)

諸藥共研細末,搗和為丸。

九香如意丸

專治平肝和胃。

檀香(二兩),降香(二兩),沉香(六錢),木香(三兩),丁香(六錢),藿香(五錢),砂仁(二兩),烏藥(三兩),厚朴(二兩),廣皮(二兩),蒼朮(二兩)

水泛為丸,枟香為衣。

定吼丸

南沙參(三斤),豆豉(三斤),黑蘇子(五斤),杏仁(五斤),橘紅(二斤),製半夏(三斤),白桑皮(五斤),象貝母(五斤),白芥子(一斤),蔞皮(一斤),萊菔(二斤)

諸藥研末,水泛為丸。此丸化痰降氣。

新制定痛丸

的乳香(三錢),制沒藥(三錢),朱竭(一錢),菸灰(二錢五分)

共研細末,以黑棗肉三枚為丸,如綠豆大。大人服三粒,小兒服一粒。硃砂為衣,此丸神效。

靈驗白濁丸

海金沙,甘草,滑石,生大黃,黃柏(各一兩),琥珀(一錢)

研末,雞蛋清搗丸,如桐子大。

止瀉丸

雲茯苓(二兩),薄荷(四錢),陳倉米(四兩),蘇梗(四錢),藿香(四錢),防風(四錢),菸灰(一兩)

諸藥秤准,生曬,研細末,將灰入水研化,再加水,以倉米分煮粥,入藥煉丸,如桐子大,用硃砂為衣。

追管丸

專治疔漏,不拘遠年近日,有漏通腸,汙從孔出者,先用此方追盡膿毒後,服消管丸,自然見效。

胡黃連(一兩,薑汁炒),刺蝟皮(一兩),當門子(二分)

白話文:

一、丸部

琥珀定痛丸

專門治療各種瘡腫疼痛不止的情況,服用後效果極佳。

藥材:琥珀(五錢)、黃占(五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白礬(一錢)、大土灰(五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將黃占融化後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外面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開水送服。

陽和丸

專門治療一切因陰寒引起的痰液積聚,導致皮膚顏色不變,腫脹不消等症狀。每次服用二三錢。

藥材:大熟地(六兩)、鹿角膠(三兩)、炮薑炭(五錢)、白芥子(二兩)、肉桂(一兩)、生麻黃(五錢)、生甘草(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鹿角膠以酒融化後做成丸子。

拔管丸

專門治療各種多年積累的瘡毒,形成管道漏孔,膿水時常流出,傷口久不癒合等症狀。

藥材:蚯蚓(一斤,以韭菜地上長的為佳,用酒洗淨後在泥瓦上烤成灰)、蜣螂蟲(八個,在瓦上烤成灰)、刺蝟皮(五錢)、象牙屑(一兩)、穿山甲(一兩,烤黃)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成人服用八分,兒童服用五分。

秘製分清泄濁丸

治療肝經濕熱,小便混濁疼痛,小便不暢,以及治療下疳濕爛火熱。

藥材:生大黃(一兩)、西琥珀(一錢)

做法:用七個雞蛋的蛋清與雄雞頭一起搗爛後做成丸子,分成三天服用,用燒酒送服。多次試驗都有效。

椒梅丸

調和營氣,理順氣機,消除腹中痞塊。

藥材:川花椒(四兩)、烏梅肉(二兩)、茯苓(四錢)、砂仁(四兩)、木香(四兩)、烏藥(八兩)、厚朴(八兩)、茴香(四錢)、廣陳皮(八兩)、當歸(四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搗勻後做成丸子。

九香如意丸

專門治療平肝和胃。

藥材:檀香(二兩)、降香(二兩)、沉香(六錢)、木香(三兩)、丁香(六錢)、藿香(五錢)、砂仁(二兩)、烏藥(三兩)、厚朴(二兩)、廣陳皮(二兩)、蒼朮(二兩)

做法:用水將藥材做成丸子,外層裹上檀香粉。

定吼丸

藥材:南沙參(三斤)、豆豉(三斤)、黑蘇子(五斤)、杏仁(五斤)、橘紅(二斤)、製半夏(三斤)、白桑皮(五斤)、象貝母(五斤)、白芥子(一斤)、蔞皮(一斤)、萊菔子(二斤)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用水做成丸子。此丸可以化痰降氣。

新制定痛丸

藥材:乳香(三錢)、製沒藥(三錢)、朱竭(一錢)、菸灰(二錢五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三枚黑棗的棗肉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成人服用三粒,兒童服用一粒。外層裹上硃砂,此丸效果極佳。

靈驗白濁丸

藥材:海金沙、甘草、滑石、生大黃、黃柏(各一兩)、琥珀(一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用雞蛋清搗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

止瀉丸

藥材:雲茯苓(二兩)、薄荷(四錢)、陳倉米(四兩)、蘇梗(四錢)、藿香(四錢)、防風(四錢)、菸灰(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準確稱量後,生曬乾,研磨成細末,將菸灰放入水中攪勻,再加水,用倉米煮粥,將藥材和粥煉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硃砂裹在外面。

追管丸

專門治療疔瘡漏管,無論病程長短,有漏管與腸道相通,污穢從孔流出的情況。先用此方追出膿毒,再服用消管丸,自然能見效。

藥材:胡黃連(一兩,用薑汁炒)、刺蝟皮(一兩)、當門子(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