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通祖方》~ 三十、五苓散
三十、五苓散
1. 三十、五苓散
五苓散(《玉函》)
治傷寒表裡未解,渴而小便不利。
白朮(生),茯苓,豬苓(各一二錢),澤瀉(三錢),桂(一錢)
上五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或生料煎服,溫覆取微似汗。
按:五苓散本治太陽經邪犯本,渴而小便不利,飲水即吐之水逆,故用二苓、澤、術利水生津,又需桂以蒸動其津,則渴者自不渴矣。後人不達此義,每用五苓治陰虛泉竭之證,重涸其水,發熱、發渴勢必轉劇,豈方之咎歟?況有去桂而用四苓者,曷知此方全賴桂之辛溫,則術不至壅滿。用方者常須識此,無愧聖賢一脈。
豬苓湯(《玉函》)
治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及少陰病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
五苓散去朮、桂,加滑石、阿膠等分,水煎去滓,溫服,日三。
按:此太陽少陰藥也。五苓散用術以導水滋干,即兼桂之辛溫以蒸動其津氣;此用滑石之清熱利水,即兼阿膠之甘潤以保護其血液。汗乃血之液,故汗出多而渴者禁用。
豬苓散(《金匱》)
治嘔吐思水。
五苓散去澤瀉、桂,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澤瀉湯(《金匱》)
治支飲眩暈。
五苓散去豬苓、茯苓、桂。
茯苓澤瀉湯(《金匱》)
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
五苓散去豬苓,加甘草、生薑(《家秘》加蘆根。)
茯苓戎鹽湯(《金匱》)
治胞中精枯血滯,小便不利。
五苓散去豬苓、澤瀉、桂,加戎鹽(即青鹽。)
桂苓丸
治腎氣上逆,水泛為痰,逆沖膈上,及冒暑煩渴,飲水過多,腹脹,小便不利。
五苓散去豬苓、澤瀉、白朮,用桂一兩、茯苓二兩,蜜丸,沸湯下二錢,日三服(作湯名桂苓飲。)
桂苓甘露飲
治溫熱病,小便不通,煩渴引飲。
五苓散加真寒水石、石膏、滑石。
四苓散
治小便赤澀脹痛,及溫熱時行,煩渴。
五苓散去桂。
茵陳五苓散(《金匱》)
治黃疸,小便不利。
五苓散加茵陳蒿。
春澤湯
治氣虛傷濕,小便不利。
五苓散加人參。
葶藶木香散
治陽水腹脹,大小便秘。
五苓散加葶藶、木香、木通、滑石、甘草。
白話文:
【三十、五苓散】
五苓散源自古書《玉函》。
主治傷寒病初期,身體內外尚未完全抵抗病毒,口渴且小便不順暢。
成分包含:生白朮、茯苓、豬苓(各約3克)、澤瀉(約9克)、桂枝(約3克)。
以上五種材料研磨成粉,每次服用約一茶匙,一天三次,或可煎煮成藥汁服用,服用後應保暖,讓身體微微出汗。
解析:五苓散主要治療因太陽經絡受邪氣侵擾,導致口渴及小便不順暢,喝水後會嘔吐的水逆症狀。使用茯苓、豬苓、澤瀉、白朮來利尿生津,再加入桂枝蒸動津液,使口渴得到緩解。但後人誤解此方,常用於治療陰虛水涸的情況,這會加重脫水,使發燒、口渴情況更嚴重,這不能怪罪於藥方本身。另外,有人去除了桂枝,只使用茯苓、豬苓、澤瀉、白朮,卻不知此方全靠桂枝的辛溫特性,防止白朮造成腹部脹滿。使用此方者,必須瞭解這些細節,才能不愧對於前人的智慧。
【豬苓湯】
豬苓湯出自《玉函》。
主治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以及少陰病下痢,咳嗽、嘔吐、口渴、心煩無法入眠。
將五苓散中的白朮、桂枝去除,加入等量的滑石、阿膠,用水煎煮,濾掉渣滓,溫熱服用,一天三次。
解析:此方為太陽與少陰病的治療藥物。五苓散中使用白朮來利尿滋養乾燥,並配合桂枝的辛溫特性蒸動津氣;而此方使用滑石來清熱利尿,加上阿膠的甘潤保護血液。因為汗水是血液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出汗後口渴的人,禁用此方。
【豬苓散】
豬苓散出自《金匱》。
主治嘔吐,想喝水。
將五苓散中的澤瀉、桂枝去除,研磨成粉,每次服用約一茶匙,一天三次。
【澤瀉湯】
澤瀉湯出自《金匱》。
主治胸水造成的頭暈目眩。
將五苓散中的豬苓、茯苓、桂枝去除。
【茯苓澤瀉湯】
茯苓澤瀉湯出自《金匱》。
主治胃反,嘔吐且口渴想喝水。
將五苓散中的豬苓去除,加入甘草、生薑,部分版本還會添加蘆根。
【茯苓戎鹽湯】
茯苓戎鹽湯出自《金匱》。
主治胞宮中精血枯竭,小便不順暢。
將五苓散中的豬苓、澤瀉、桂枝去除,加入戎鹽(即青鹽)。
【桂苓丸】
桂苓丸主治腎氣上衝,水氣化為痰,向上沖擊膈膜,以及中暑煩渴,喝水過多,腹部脹大,小便不順暢。
將五苓散中的豬苓、澤瀉、白朮去除,保留桂枝10克、茯苓20克,製成蜜丸,用沸水吞服約6克,一天三次(若做成湯劑,稱為桂苓飲)。
【桂苓甘露飲】
桂苓甘露飲主治溫熱病,小便不通,煩渴想喝水。
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寒水石、石膏、滑石。
【四苓散】
四苓散主治小便顏色深紅,排尿疼痛,以及溫熱流行病,煩渴。
將五苓散中的桂枝去除。
【茵陳五苓散】
茵陳五苓散出自《金匱》。
主治黃疸,小便不順暢。
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茵陳蒿。
【春澤湯】
春澤湯主治氣虛受濕,小便不順暢。
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人參。
【葶藶木香散】
葶藶木香散主治水腫性腹脹,大小便不通。
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葶藶、木香、木通、滑石、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