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通祖方》~ 十八、保元湯 (2)
十八、保元湯 (2)
1. 十八、保元湯
神效黃耆湯
治氣虛,耳目不明。
保元湯用黃耆二錢,人參、甘草各一錢,加白芍一錢、蔓荊子二分、橘皮五分。
耳目之患,氣虛而陰火上乘者,宜益氣聰明湯;無陰火者宜神效黃耆湯,用者審之。
千金托裡散
治氣血虛寒,潰瘍不收。
保元湯加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白芍、天冬、連翹、忍冬、生薑。
參耆內托散
治潰瘍感冒風邪、痘疹觸穢伏陷及癰疽久不潰。
保元湯加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木香、厚朴。
本方去木香,名十宣散,治痘癰。
托裡消毒散
治癰疽、痘疹,毒盛不能起發。
保元湯加當歸、芍藥、茯苓、白朮、忍冬、白芷、連翹。
內補黃耆湯
治潰瘍膿水出多,虛熱不寐、盜汗。
保元湯加白朮、茯苓、五味、棗仁。
人參固肌湯
治痘瘡表虛,斑斕不能收靨。
保元湯加當歸、白朮、茯苓、棗仁、忍冬、連翹。
補中益氣湯
治內傷中氣下陷。下元虛者禁用。
保元湯本方,參、耆、甘草減半,加白朮一錢,當歸、橘皮、柴胡各八分,升麻五分。勞力感寒,加羌活、薑、棗。冬加桂枝,春加香豉、蔥白。
調中益氣湯
治身體沉重,百節煩疼,胸滿短氣,心煩耳鳴,目熱如火,口中沃沫,飲食失味,嗜臥溺赤。
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白芍藥。
升陽益胃湯
治脾胃受傷,邪熱內陷,外反惡風、厥冷,脈沉,大小便秘澀,不可誤認陰寒而用熱藥,又不可誤認實火而用涼藥,宜此湯升舉,微汗則愈。
補中益氣湯去升麻、當歸,加羌活、獨活、白芍、防風、半夏、茯苓、澤瀉、酒煮黃連、薑、棗。服藥後忌言語一二時,戒酒、面、生冷,薄滋味以養胃氣,稍食美食以助藥力,更宜小役形體,使胃氣與藥轉運升發,慎勿大勞,以傷脾胃生髮之氣。
升陽順氣湯
治飲食不節,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畏寒,飢則常如飽,不喜飲食。
補中益氣湯去白朮,加半夏、草豆蔻、神麯、黃柏、生薑。
瀉陰火升陽湯
治火鬱發熱。
補中益氣湯去白朮、當歸、橘皮,加羌活、蒼朮、黃芩、黃連、石膏。早飯後大溫服,服後宜禁一加升陽益胃湯。如見火旺及督、任、沖三脈盛,用酒炒黃柏、知母少許,不可久服,恐助陰氣為害也。
沖和養胃湯
治風虛目患,空中有黑花,神水變淡綠色,次變淡白,漸成內障。
補中益氣湯去橘皮,加羌活、防風、黃連、白芍、五味、生薑。
通氣防風湯
治太陽氣鬱,肩背不可回顧。
補中益氣湯去白朮、當歸,加防風、羌活、藁本、黃柏、白豆蔻、青皮。
清暑益氣湯
治暑傷無形之氣,口燥頭痛,發熱溺赤。
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加麥門冬、五味子、蒼朮、葛根、澤瀉、黃柏、神麯、青皮。
白話文:
神效黃耆湯
治療氣虛,導致耳鳴、視力模糊。
此方用黃耆八克,人參、甘草各四克,再加白芍四克、蔓荊子零點八克、橘皮二克。
耳鳴、視力模糊的問題,如果是氣虛且有虛火上炎的情況,應該使用益氣聰明湯;如果沒有虛火,則應該使用神效黃耆湯,使用時請仔細辨別。
千金托裡散
治療氣血虛弱,身體虛寒,導致潰瘍難以癒合。
此方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白芍、天冬、連翹、忍冬、生薑。
參耆內托散
治療潰瘍時又感冒風邪,或是痘疹遇到不潔之物而伏藏不發,以及癰疽久久無法潰破的情況。
此方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木香、厚朴。
將此方去掉木香,就稱為十宣散,可以用來治療痘瘡和癰。
托裡消毒散
治療癰疽、痘疹,毒素過於強盛,導致無法順利發出來的情況。
此方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當歸、芍藥、茯苓、白朮、忍冬、白芷、連翹。
內補黃耆湯
治療潰瘍膿液流出過多,導致虛熱、失眠、盜汗。
此方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白朮、茯苓、五味子、酸棗仁。
人參固肌湯
治療痘瘡表面虛弱,導致斑點無法收斂的情況。
此方在保元湯的基礎上,加入當歸、白朮、茯苓、酸棗仁、忍冬、連翹。
補中益氣湯
治療因內傷導致中氣下陷的情況。下焦虛弱的人禁用此方。
此方以保元湯為基礎,將人參、黃耆、甘草的用量減半,再加入白朮四克、當歸、橘皮、柴胡各三點二克、升麻二克。如果因為勞累又受寒,可以加入羌活、生薑、大棗。冬天可以加入桂枝,春天可以加入豆豉和蔥白。
調中益氣湯
治療身體沉重、全身關節疼痛、胸悶氣短、心煩耳鳴、眼睛發熱像火燒、口中不斷產生唾沫、味覺失常、嗜睡且小便顏色發紅等症狀。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入五味子、白芍藥。
升陽益胃湯
治療脾胃受損,導致邪熱內陷,反而出現怕風怕冷、手腳冰涼、脈搏沉弱、大小便秘結的情況。不能誤以為是陰寒而使用溫熱藥,也不能誤以為是實火而使用寒涼藥,應該用此方來升提陽氣,稍微出汗就會好轉。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掉升麻、當歸,加入羌活、獨活、白芍、防風、半夏、茯苓、澤瀉、酒製黃連、生薑、大棗。服藥後一兩個小時內要避免說話,戒酒、麵食和生冷食物,飲食要清淡以養胃氣,稍微吃些美食來幫助藥效發揮,更應該適量活動身體,使胃氣與藥力能夠轉運升發,但切記不要過度勞累,以免損傷脾胃的生髮之氣。
升陽順氣湯
治療因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所引起的腹部、脅肋脹滿、氣短、到了春天就口淡無味、夏天即使天氣熱還是怕冷、肚子餓的時候感覺像吃飽了一樣、不喜歡吃東西等症狀。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掉白朮,加入半夏、草豆蔻、神麯、黃柏、生薑。
瀉陰火升陽湯
治療火氣鬱結導致發熱的情況。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掉白朮、當歸、橘皮,加入羌活、蒼朮、黃芩、黃連、石膏。早飯後溫服此藥,服藥後要禁食,並可以考慮搭配升陽益胃湯。如果發現火氣旺盛,且督脈、任脈、沖脈的脈象都很強,可以加入少量的酒炒黃柏和知母,但不可長期服用,以免助長陰氣而產生危害。
沖和養胃湯
治療因風虛導致的眼疾,例如:眼睛看東西會出現黑影,眼球中的液體顏色先變淡綠色,接著變淡白色,最後逐漸形成內障。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掉橘皮,加入羌活、防風、黃連、白芍、五味子、生薑。
通氣防風湯
治療太陽經氣鬱結,導致肩背無法轉動的情況。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掉白朮、當歸,加入防風、羌活、藁本、黃柏、白豆蔻、青皮。
清暑益氣湯
治療因暑氣所傷導致氣虛,出現口乾舌燥、頭痛、發熱、小便顏色發紅等症狀。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掉柴胡,加入麥門冬、五味子、蒼朮、葛根、澤瀉、黃柏、神麯、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