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醫通祖方》~ 七、朮附湯 (2)

回本書目錄

七、朮附湯 (2)

1. 七、朮附湯

詳附子湯與真武湯二方止差一味,一治少陰病始得之,便背惡寒、口中和,知其人真陽素虧,故用人參以助附子之雄,茯苓以行白朮之滯,又恐生附性悍傷犯真陰,故用芍藥以護持營血,營血得安而真陰受蔭矣。一以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自利,四肢沉重,或咳,或嘔,其人內外皆是水氣,故用生薑佐茯苓、朮、附以利水為務,水去則真陽自復。

當知此證皆由水氣鬱遏其陽,陽氣原不大虛,所以方中朮附僅用附子湯之半;又恐辛燥有傷其陰,因以芍藥保其營血,與附子湯之立法不殊;即過汗傷經,振振欲擗地者,亦不出是方也。

附子散

治陰痙。

朮附湯本方,二味各用一兩,加桂心、川芎、獨活各半兩,為散,每服三、四錢,薑棗湯煎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朮附湯)和附子湯、真武湯這兩個方子只差一味藥。一個是治療剛開始得少陰病,出現背部怕冷、口中不乾渴的症狀,知道這個人是本來陽氣就不足,所以用人參來幫助附子的陽剛之氣,用茯苓來疏通白朮的阻滯。又擔心生附子藥性太猛烈會傷害到真陰,所以用芍藥來保護營血,營血安定了,真陰也就得到滋養了。

另一個是治療少陰病兩三天沒好,到四五天時出現肚子痛、拉肚子、四肢沉重,或者咳嗽、嘔吐,這個人體內外都是水氣,所以用生薑輔助茯苓、白朮、附子來利水為主,水去除了,陽氣自然恢復。

應該知道,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水氣鬱結阻礙了陽氣,陽氣本來並沒有太虛弱,所以方子中白朮和附子的用量只有附子湯的一半。又擔心辛辣燥熱的藥會傷害到陰液,因此用芍藥來保護營血,和附子湯的立法原則沒有不同。即使是過度發汗損傷經絡,導致身體虛弱到快要倒在地上的人,也可用這個方子治療。

附子散

治療陰痙。

附子散是在朮附湯的基礎上,將白朮、附子各用一兩,再加入桂心、川芎、獨活各半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四錢,用薑棗湯煎服。